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1290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它的刀体通过对接铆钉活动铆接于柄体前端,柄体由分别位于刀体两侧的左柄片和右柄片组成,所述刀体两侧的对接铆钉上分别设置有轴瓦,轴瓦内安装有钢珠,裸露在轴瓦外的钢珠与刀体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刀体和柄体之间设置有轴瓦安装钢珠,钢珠的运行轨迹更加稳定,而且由于刀体和钢珠之间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刀体无论打开或折合时都更加顺畅省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五金小刀,更具体地说是刀体可以折合进柄体内的一种新型 折叠小刀。
技术介绍
折叠小刀是一中携带方便、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五金小刀,基于其使用方式,刀体需 要经常打开和折合,在这过程中刀体会与柄体产生摩擦从而损耗,为了减少刀体与柄体之 间的摩擦力,往往需要在刀体与柄体铆接部位安装有垫片,但由于刀体和垫片之间是滑动 摩擦,其摩擦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滚动摩擦来降低刀 体与柄体之间的摩擦力的新型折叠小刀。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刀体通过对接铆钉活动铆接于柄体前端,柄体 由分别位于刀体两侧的左柄片和右柄片组成,所述刀体两侧的对接铆钉上分别设置有轴 瓦,轴瓦内安装有钢珠,裸露在轴瓦外的钢珠与刀体接触。上述轴瓦为独立结构,以对接铆钉为中心轴,内嵌安装于柄片内侧面。上述轴瓦由对接铆钉的端部经加工而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刀体和柄体之间设置有轴瓦安装钢珠,钢珠的运行轨 迹更加稳定,而且由于刀体和钢珠之间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刀体无论打 开或折合时都更加顺畅省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瓦为独立结构时实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瓦为独立结构时实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轴瓦由对接铆钉的端部经加工而成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到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刀体1通过对接铆钉4活动铆 接于柄体前端,柄体由分别位于刀体两侧的左柄片2和右柄片3组成,所述刀体1两侧的对 接铆钉4上分别设置有轴瓦5,轴瓦5内安装有钢珠6,裸露在轴瓦5外的钢珠6与刀体1 接触。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轴瓦5为独立结构,以对接铆钉4为中心轴,内嵌安装于 柄片内侧面。其中图2中轴瓦的结构是由穿过刀体的刀轴联体形成,其不仅用于安装钢珠,同时也起到连接铆钉的作用。该结构是图1中轴瓦的另一实施例,节省了部件的数量,有利于安装。 如图3所示上述轴瓦5由对接铆钉6的端部经加工而成。该结构进一步减少部件 的数量,方便组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刀体(1)通过对接铆钉(4)活动铆接于柄体前端,柄体由分别 位于刀体⑴两侧的左柄片⑵和右柄片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⑴两侧的对接 铆钉(4)上分别设置有轴瓦(5),轴瓦(5)内安装有钢珠(6),裸露在轴瓦(5)外的钢珠(6) 与刀体⑴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小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5)为独立结构,以对 接铆钉⑷为中心轴,内嵌安装于柄片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小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5)由对接铆钉(4)的 端部经加工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它的刀体通过对接铆钉活动铆接于柄体前端,柄体由分别位于刀体两侧的左柄片和右柄片组成,所述刀体两侧的对接铆钉上分别设置有轴瓦,轴瓦内安装有钢珠,裸露在轴瓦外的钢珠与刀体接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刀体和柄体之间设置有轴瓦安装钢珠,钢珠的运行轨迹更加稳定,而且由于刀体和钢珠之间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使得刀体无论打开或折合时都更加顺畅省力,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6B1/02GK201872174SQ20102064935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顾志刚 申请人:顾志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折叠小刀,刀体(1)通过对接铆钉(4)活动铆接于柄体前端,柄体由分别位于刀体(1)两侧的左柄片(2)和右柄片(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两侧的对接铆钉(4)上分别设置有轴瓦(5),轴瓦(5)内安装有钢珠(6),裸露在轴瓦(5)外的钢珠(6)与刀体(1)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顾志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