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00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包括小型潜水器、内推动件、取样筒以及闭合片;取样筒通过连杆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的底部,取样筒的底端呈收缩状。并且取样筒的内壁设有对称的推动槽;推动槽的槽底沿取样筒的轴向向下开有滑孔;内推动件包括内固定杆、内推动杆、推动盘、弹簧、上固定片、下固定片、导线以及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深水水域底泥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型潜水器的智能取样装置,可远距离控制进行底泥取样,取样更为便捷;小型潜水器在短暂地悬停后下移即可完成整个取样操作,显著提升取样效率;设备整体成本适中,生产制造方便,适于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利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底泥取样是指为了研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积累、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采集的泥沙样品。采集海洋等深水水域底泥时,需要使用拖曳式采样器、表层采样器以及柱状采样器三类。拖曳式采样器以拖曳方式采取表层样品,柱状采样器用于采集海底一定深度一下的柱状样品;无论是哪一种取样器,都需要依靠潜水器进行带动,或者需要潜水器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止,取样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针对深水水域底泥进行快速取样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包括小型潜水器、内推动件、取样筒以及闭合片;取样筒通过连杆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的底部,取样筒的底端呈收缩状。并且取样筒的内壁设有对称的推动槽;推动槽的槽底沿取样筒的轴向向下开有滑孔;内推动件包括内固定杆、内推动杆、推动盘、弹簧、上固定片、下固定片、导线以及电源;内固定杆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的底部,且与取样筒的位置相对应;内推动杆的顶部向内开有限位槽,底部配合固定推动盘;推动盘滑动配合于两个推动槽之间,上侧边缘通过弹簧与推动槽的上部相连,下侧边缘配合安装闭合片;上固定片为硅钢片,安装于内固定杆的底端;导线均匀缠绕于上固定片的表面,并连接电源形成回路;下固定片为铁片,安装于限位槽的槽底;闭合片的数量为两个,配合设于滑孔内,上端分别与推动盘的下侧边缘相连接,下端能够相互插接固定。进一步地,取样筒的底端设有圆环状的筒底,筒底的中心开有一圈取样孔;取样孔的孔壁向内开有与滑孔相连通的闭合片导出孔。进一步地,闭合片导出孔的宽度为取样孔的直径。进一步地,弹簧为钢制弹簧。进一步地,导线的表面还包裹有一层防水层。进一步地,内推动件还包括有开关;开关接入导线所在回路内。进一步地,开关为脉冲开关,设置于小型潜水器内部;电源为小型潜水器内自带电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针对深水水域底泥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型潜水器的智能取样装置,可远距离控制进行底泥取样,取样更为便捷;2、小型潜水器在短暂地悬停后下移即可完成整个取样操作,显著提升取样效率;3、设备整体成本适中,生产制造方便,适于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小型潜水器1、取样筒2、闭合片3、连杆4、推动槽5、内固定杆6、内推动杆7、推动盘8、弹簧9、上固定片10、下固定片11、导线12、电源13、开关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为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包括小型潜水器1、内推动件、取样筒2以及闭合片3。取样筒2通过连杆4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1的底部,取样筒2的底端呈收缩状,底端设有圆环状的筒底,筒底的中心开有一圈取样孔;并且取样筒2的内壁设有对称的推动槽5;推动槽5的槽底沿取样筒2的轴向向下开有滑孔,滑孔与闭合片导出孔相连通。以上闭合片导出孔的宽度为取样孔的直径。内推动件包括内固定杆6、内推动杆7、推动盘8、弹簧9、上固定片10、下固定片11、导线12以及电源13;内固定杆6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1的底部,且与取样筒2的位置相对应;内推动杆7的顶部向内开有限位槽,底部配合固定推动盘8;推动盘8滑动配合于两个推动槽5之间,上侧边缘通过弹簧9与推动槽5的上部相连,下侧边缘配合安装闭合片3;弹簧9为钢制弹簧;上固定片10为硅钢片,安装于内固定杆6的底端;导线12均匀缠绕于上固定片10的表面,并连接电源13形成回路,导线12的表面还包裹有一层防水层;下固定片11为铁片,安装于限位槽的槽底;闭合片3的数量为两个,配合设于滑孔内,上端分别与推动盘8的下侧边缘相连接,下端能够相互插接固定。以上内推动件还包括有开关14;开关14接入导线12所在回路内,开关14为脉冲开关,设置于小型潜水器1内部;并且电源13为小型潜水器1内自带电源。本实施例在运行时,远程控制小型潜水器1下潜至预定采样位置并将小型潜水器1稳定,控制开关14处于通路状态,导线12所在回路内流通有电流,表面带有通电导线12的上固定片10在电生磁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吸引下方的下固定片11连通内推动杆7克服弹簧9的弹力向上移动,进一步通过推动盘8带动闭合片3向上移,使取样孔打开。小型潜水器1继续下潜,将底泥取样至取样筒2内;取样完成后,断开开关4,上固定片10与下固定片11之间的吸附力消失,闭合片3在弹簧9的作用下迅速闭合,对取样孔进行封口。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型潜水器(1)、内推动件、取样筒(2)以及闭合片(3);所述取样筒(2)通过连杆(4)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1)的底部,取样筒(2)的底端呈收缩状,并且取样筒(2)的内壁设有对称的推动槽(5);所述推动槽(5)的槽底沿取样筒(2)的轴向向下开有滑孔;所述内推动件包括内固定杆(6)、内推动杆(7)、推动盘(8)、弹簧(9)、上固定片(10)、下固定片(11)、导线(12)以及电源(13);所述内固定杆(6)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1)的底部,且与取样筒(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内推动杆(7)的顶部向内开有限位槽,底部配合固定推动盘(8);所述推动盘(8)滑动配合于两个推动槽(5)之间,上侧边缘通过弹簧(9)与推动槽(5)的上部相连,下侧边缘配合安装闭合片(3);所述上固定片(10)为硅钢片,安装于内固定杆(6)的底端;所述导线(12)均匀缠绕于上固定片(10)的表面,并连接电源(13)形成回路;所述下固定片(11)为铁片,安装于限位槽的槽底;所述闭合片(3)的数量为两个,配合设于滑孔内,上端分别与推动盘(8)的下侧边缘相连接,下端能够相互插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水域底泥智能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型潜水器(1)、内推动件、取样筒(2)以及闭合片(3);所述取样筒(2)通过连杆(4)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1)的底部,取样筒(2)的底端呈收缩状,并且取样筒(2)的内壁设有对称的推动槽(5);所述推动槽(5)的槽底沿取样筒(2)的轴向向下开有滑孔;所述内推动件包括内固定杆(6)、内推动杆(7)、推动盘(8)、弹簧(9)、上固定片(10)、下固定片(11)、导线(12)以及电源(13);所述内固定杆(6)竖直固定于小型潜水器(1)的底部,且与取样筒(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内推动杆(7)的顶部向内开有限位槽,底部配合固定推动盘(8);所述推动盘(8)滑动配合于两个推动槽(5)之间,上侧边缘通过弹簧(9)与推动槽(5)的上部相连,下侧边缘配合安装闭合片(3);所述上固定片(10)为硅钢片,安装于内固定杆(6)的底端;所述导线(12)均匀缠绕于上固定片(10)的表面,并连接电源(13)形成回路;所述下固定片(11)为铁片,安装于限位槽的槽底;所述闭合片(3)的数量为两个,配合设于滑孔内,上端分别与推动盘(8)的下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志刚陈少忠刘桂斌韦举和
申请(专利权)人:顾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