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怡然专利>正文

儿童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172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的儿童车座椅,其中包括坐板、靠背、管围圈、前管挡杆、后支撑杆、水平的前支撑杆、左、右脚挡杆,管围圈上后部与靠背上部固定连接,靠背下部与坐板后边固定连接,后支撑杆上端与管围圈下面固定连接,坐板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坐板前边与前支撑杆固定连接,前支撑杆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为倒“U”管,左、右脚挡杆为“V”管,左、右脚挡杆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下部与前支撑杆中部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中的左、右边管分别插入左、右脚挡杆内侧边中并成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供儿童安全的坐在儿童车座椅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车座椅
技术介绍
常见儿童车座椅,其中包括坐板、靠背、管围圈、前管挡杆、后支撑杆、 水平的前支撑杆、左、右脚挡杆,管围圈上后部与靠背上部固定连接,靠背 下部与坐板后边固定连接,后支撑杆上端与管围圈下面固定连接,坐板与后 支撑杆固定连接,坐板前边与前支撑杆固定连接,前支撑杆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为倒"IT管,前管挡杆左、右边管下端 分别与左、右脚挡杆固定连接,使用此种儿童车座椅时,儿童坐在儿童车座 椅中,手抓住前管挡杆,经常活动,而前管挡杆只与脚挡杆连接,前管挡杆 容易活动,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儿童车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车座椅, 其中包括坐板、靠背、管围圈、前管挡杆、后支撑杆、水平的前支撑杆、左、 右脚挡杆,管围圈上后部与靠背上部固定连接,靠背下部与坐板后边固定连 接,后支撑杆上端与管围圈下面固定连接,坐板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坐板 前边与前支撑杆固定连接,前支撑杆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为倒"IT,管,其特点在于左、右脚挡杆为"V"管,左、右脚 挡杆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下部与前支撑杆中部 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中的左、右边管分别插入左、右脚挡杆内侧边中并成过盈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中左、右脚挡杆为"V"管, 左、右脚挡杆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下部与前支 撑杆中部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中的左、右边管分别插入左、右脚挡杆内侧边 中并成过盈配合,所以使用本技术时,儿童坐在儿童车座椅内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 一种儿童车座椅,其中包括坐板l、靠背2、管围圈3、前管挡杆4、后支撑杆5、水平的前支撑杆6、左、右脚挡杆7,管围圈3上后 部与靠背2上部固定连接,靠背2下部与坐板1后边固定连接,后支撑杆5 上端与管围圈3下面固定连接,坐板1与后支撑杆5固定连接,坐板1前边 与前支撑杆6固定连接,前支撑杆6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7固定 连接,前管挡杆4为倒"U"管,其特征在于左、右脚挡杆7为"V"管,左、 右脚挡杆7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3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4下部与前 支撑杆6中部固定连接,前管挡杆4中的左、右边管ll分别插入左、右脚挡 杆7内侧边中并成过盈配合;在本技术中,左、右脚挡杆7内侧边下部 分别向前固定连接有脚踏板9;在本技术中,脚踏板9其中包括上部的挡 板8、下部的脚板IO,挡板8可以防止儿童脚伸入车后轮中,脚板10方便放 脚。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车座椅,其中包括坐板(1)、靠背(2)、管围圈(3)、前管挡杆(4)、后支撑杆(5)、水平的前支撑杆(6)、左、右脚挡杆(7),管围圈(3)上后部与靠背(2)上部固定连接,靠背(2)下部与坐板(1)后边固定连接,后支撑杆(5)上端与管围圈(3)下面固定连接,坐板(1)与后支撑杆(5)固定连接,坐板(1)前边与前支撑杆(6)固定连接,前支撑杆(6)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7)固定连接,前管挡杆(4)为倒“U”管,其特征在于左、右脚挡杆(7)为“V”管,左、右脚挡杆(7)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3)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4)下部与前支撑杆(6)中部固定连接,前管挡杆(4)中的左、右边管(11)分别插入左、右脚挡杆(7)内侧边中并成过盈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脚挡杆(7)内侧边下部分别向前固定连接有脚踏板(9)。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9)其中包括上部的挡板(8)、下部的脚板(IO)。专利摘要一种安全的儿童车座椅,其中包括坐板、靠背、管围圈、前管挡杆、后支撑杆、水平的前支撑杆、左、右脚挡杆,管围圈上后部与靠背上部固定连接,靠背下部与坐板后边固定连接,后支撑杆上端与管围圈下面固定连接,坐板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坐板前边与前支撑杆固定连接,前支撑杆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为倒“U”管,左、右脚挡杆为“V”管,左、右脚挡杆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下部与前支撑杆中部固定连接,前管挡杆中的左、右边管分别插入左、右脚挡杆内侧边中并成过盈配合,本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供儿童安全的坐在儿童车座椅内。文档编号B62J1/00GK201283932SQ200820172439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龙怡然 申请人:龙怡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车座椅,其中包括坐板(1)、靠背(2)、管围圈(3)、前管挡杆(4)、后支撑杆(5)、水平的前支撑杆(6)、左、右脚挡杆(7),管围圈(3)上后部与靠背(2)上部固定连接,靠背(2)下部与坐板(1)后边固定连接,后支撑杆(5)上端与管围圈(3)下面固定连接,坐板(1)与后支撑杆(5)固定连接,坐板(1)前边与前支撑杆(6)固定连接,前支撑杆(6)左右两端与外侧的左、右脚挡杆(7)固定连接,前管挡杆(4)为倒“U”管,其特征在于:左、右脚挡杆(7)为“V”管,左、右脚挡杆(7)外侧边分别与管围圈(3)左、右端为一整体,前管挡杆(4)下部与前支撑杆(6)中部固定连接,前管挡杆(4)中的左、右边管(11)分别插入左、右脚挡杆(7)内侧边中并成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怡然
申请(专利权)人:龙怡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