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3111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表层1、中间层2、内衬层3组成,所述的表层1为抗菌织物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防辐射织物纤维层,所述的内衬层3为天然棉混纺织物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该面料成分配制合理,面料触感柔和、附有弹性,表层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能,并能阻隔一定波段的紫外线辐射,而中间层内部编织的金属网络能有效防止电磁波辐射,在100-3000MHz频率范围内,屏蔽效能达到37.5DB以上,可有效的保护人体特别是心脏、背椎骨髓及男女生殖系统免受电磁辐射的伤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电磁波辐射的保健面料,属于织 物面料类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电磁波辐射无处不在。电视、电 冰箱、空调、微波炉、电脑、手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都能释放出一定的电磁波辐射,在辐 射源集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容易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乏力、免疫 力低下等症状,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人快二十四倍。一个健康的人可以抵挡短暂的 5000R负荷,但仅700R的剂量都足以使一个健康的人受到致命的威胁,每个人的身体抵抗 能力不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对于孕妇可能导致流产,安装了心脏起博器的老人可能 会使装置失效,威胁生命。对于老人、儿童、孕妇或是对电磁波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 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采取必要的防患措施。现行防止电磁波辐射最直接的方式是穿着防辐射的衣物,通过衣物中特殊的抗辐 射纤维或抗辐射镀层金属,起到减少或完全隔离电磁波辐射的目的。但在面料里直接植入 金属丝,虽然可以起到防止电磁波辐射的目的,但是由于金属丝与面料纤维结合方式的多 样性,有些处理方式会使得衣物面料的手感变差,如果金属丝直接与皮肤接触还会引起皮 肤感染或不适,降低了衣物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通过合理的材料配比,科 学的加工方法,使制得面料触感柔和、保暖效果良好,同时面料中金属纤维合理存在形式, 使得面料的抗菌、抗辐射功效显著。本技术是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表层1、中间层2、内衬层3组成,所 述的表层1为抗菌织物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防辐射织物纤维层,所述的内衬层3为天 然棉混纺织物纤维层。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表层1采用的抗菌织物纤维材料可以是涤 纶、锦纶6、锦纶66中的一种或几种和竹炭纤维混纺制成。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2为导电纤维混纺织物。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电纤维可以是不锈钢纤维、锡纤维、镍纤 维或铜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2成分组成为涤纶、氨纶和导电纤 维。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层2的加工方法为混纺技术,其导电 纤维直径介于10-50um之间。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衬层3采用的材料可以是天然蚕丝、马3海毛、羊毛中的一种或几种和天然棉混纺而成。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该面料成分配制合理,面料触感柔和、附 有弹性,表层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能,并能阻隔一定波段的紫外线辐射,而中间层内部编 织的金属网络能有效防止电磁波辐射,在100-3000MHZ频率范围内,屏蔽效能达到37. 5DB 以上,可有效的保护人体特别是心脏、背椎骨髓及男女生殖系统免受电磁辐射的伤害。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表层,2是中间层,3是内衬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 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 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的结构示意图,该面料由 表层1、中间层2、内衬层3组成,所述的表层1为抗菌织物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防辐 射织物纤维层,所述的内衬层3为天然棉混纺织物纤维层。实施例1面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a)制备表层纱线条,表层原料选用涤纶、竹炭纤维,按照9 4的比例,通过混纺工 艺制成表层纱线条。b)制备中间层面料,中间层为导电纤维混纺织物,成分组成及百分含量配比为 涤纶80%、氨纶5%和导电纤维15%,其中导电纤维采用铜纤维、镍纤维的混合纤维,其纤 维直径为20um,其中铜含量为M%,镍含量为46% ;面料制备过程为1)将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加捻工序制成 低捻度织物纱线条;2)将导电纤维通过清花、梳棉、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纤维条;3)将织物纱线条和导电纤维条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混纺纱线条;4)最后将混纺纱线条通过机织工艺制成中间层面料。c)制备内衬层纱线条,选用的内衬层织物材料为天然蚕丝和天然棉,通过混纺工 艺制成内衬层纱线条。d)成品面料的加工,具体步骤为首先,将表层纱线条与中间层面料使用针织工 艺加工成双面布料,表层纱线条材料在最外层,起到抗菌和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其次,将 底层纱线条与制备好的双面布料采用相同的针织工艺进行处理,确保底层纱线条在布料的 最内层,防止金属丝纤维与皮肤接触,减少不适感。e)烘培定型,烘箱温度控制在45°C左右,烘培时间为2小时,进一步稳定该防辐射 保健面料的性能和外观。实施例2面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a)制备表层纱线条,表层原料选用涤纶、锦纶66、竹炭纤维,按照11 7 8的比 例,通过混纺工艺制成表层纱线条。b)制备中间层面料,中间层为导电纤维混纺织物,成分组成及百分含量配比为 涤纶75%、氨纶8%和导电纤维17%,其中导电纤维采用不锈钢纤维,其纤维直径为40um; 面料制备过程为1)将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加捻工序制成 低捻度织物纱线条;2)将导电纤维通过清花、梳棉、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纤维条;3)将织物纱线条和导电纤维条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成混纺纱线条;4)最后将混纺纱线条通过机织工艺制成中间层面料。c)制备内衬层纱线条,选用的内衬层织物材料为马海毛和天然棉,通过混纺工艺 制成内衬层纱线条。d)成品面料的加工,具体步骤为首先,将表层纱线条与中间层面料使用针织工 艺加工成双面布料,表层纱线条材料在最外层,起到抗菌和抗紫外线辐射的作用;其次,将 底层纱线条与制备好的双面布料采用相同的针织工艺进行处理,确保底层纱线条在布料的 最内层,防止金属丝纤维与皮肤接触,减少不适感。e)烘培定型,烘箱温度控制在40°C左右,烘培时间为2. 5小时,进一步稳定该防辐 射保健面料的性能和外观。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其特点是该面料成分配制合理,面料触 感柔和、附有弹性,表层具有良好的抗菌保健功能,并能阻隔一定波段的紫外线辐射,而中 间层内部编织的金属网络能有效防止电磁波辐射,在100-3000MHZ频率范围内,屏蔽效能 达到37. 5DB以上,可有效的保护人体特别是心脏、背椎骨髓及男女生殖系统免受电磁辐射 的伤害。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 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表层(1)、中间层O)、内衬层C3)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表层(1)为抗菌织物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 为防辐射织物纤维层,所述的内衬层 (3)为天然棉混纺织物纤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1)采用的抗菌织 物纤维材料可以是涤纶、锦纶6、锦纶66中的一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表层(1)、中间层(2)、内衬层(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1)为抗菌织物纤维层,所述的中间层(2)为防辐射织物纤维层,所述的内衬层(3)为天然棉混纺织物纤维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图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顺利达丝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