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业专利>正文

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2553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模板和下定模板,上、下定模板由拉杆相连,在下定模板上安装动模板,动模板上安装模具模板,在上定模板中制有进料孔,进料孔与注塑头相配合,上定模板的下面安装模具模框,模具模框与模具模板相配合,在下定模板或者上定模板上安装合模油缸,合模油缸的活塞连接动模板,活塞带动动模板和模具模板,在上定模板或者下定模板上安装开模油缸,动模板的两侧安装顶块,顶块与开模油缸的顶杆相接触。本方案采用注塑的结构方式将木塑板注制成型,成型速度快,冷却时间短,产品规格工整,密度高,质量好,生产效率提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木塑板等薄型产 品的注塑机开合模机构。
技术介绍
木塑板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防水、防腐、防蛀、 防静电、阻燃、抗冲击、强度高、耐磨、不变形等特性外,还可以锯、 刨、钻、钉,表面还可以涂(喷)漆等,很受市场欢迎。现有木塑板一般 以木粉(锯末、秸杆等)和废旧塑料(新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机挤出 或者热压机热压成型。挤出机挤出产品瑕疵多,规格不工整,生产速度 慢;热压机热压成型产品质量差,容易变形出现残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 用于生产木塑板,成本低,质量保证,效率高的木塑板注塑机开合 模机构。本技术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 括上定模板和下定模板,上、下定模板由拉杆相连,在下定模板上安装动 模板,动模板上安装模具模板,在上定模板中制有进料孔,进料孔与注塑 头相配合,上定模板的下面安装模具模框,模具模框与模具模板相配合, 在下定模板或者上定模板上安装合模油缸,合模油缸的活塞连接动模板, 活塞带动动模板和模具模板,在上定模板或者下定模板上安装开模油缸, 动模板的两侧安装顶块,顶块与开模油缸的顶杆相接触。本技术的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生产时,首先将木粉(秸 杆等)与塑料原料混合倒进料筒预塑,再合模油缸带动动模板和模具模 板上升合模,模具模板与安装在上定模板下面的模具模框的框架平面接 触,形成一个模腔,再注塑头将预塑好的混合物料注进模腔中,将木塑 板注制成型,然后开模油缸工作,开模油缸的顶杆顶在安装于动模板两 侧的顶块上,将动模板顶回开模,最后将成型的木塑板取出。本方案采用注塑的结构方式将木塑板注制成型,成型速度快,冷却时间短,产品 规格工整,密度高,质量好,生产效率提高。本技术的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所述的合模油缸可以安装 在动模板上,合模油缸的活塞与动模板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模 板和下定模板,上、下定模板由拉杆相连,在下定模板上安装动模板, 动模板上安装模具模板,在上定模板中制有进料孔,进料孔连接注塑头, 上定模板的下面安装模具模框,模具模框与模具模板相配合,在动模板 中安装合模油缸,合模油缸的活塞与动模板相接触,活塞带动动模板和 模具模板,在上定模板或者下定模板上安装开模油缸,动模板的两侧安 装顶块,顶块与开模油缸的顶杆相接触。本技术的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其上定模板或者下定模板 的端部安装成型木塑板顶出机构,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定模板 或者下定模板端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顶出气缸或者脱模板油缸, 顶出气缸或者脱模板油缸的活塞杆与木塑板相接触,将木塑板从模具模 板上顶出来,自动脱模。其所述的顶出气缸为l只或者l只以上,多只 顶出气缸分别安装在两侧,顶出平稳。其所述的下定模板或者动模板或 者上定模板中可制有活塞固定孔,活塞直接安装在活塞固定孔中。其所 述的合模油缸为2只或者2只以上,多只合模油缸合模力可靠。其所述的动模板有导向杆,有了导向杆动模板运行平稳,导向杆可以安装在动 模板或者下定模板中。其所述的各模板可以为竖向安置,即上定模板为 前定模板,下定模板为后定模板,前、后定模板由拉杆相连,合模油缸 安装在后定模板上并由推杆连接动模板,开模油缸安装在前定模板上, 功能、作用不变。其所述的动模板由拉杆相连,开模油缸的顶杆与动模 板相接触开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4是本技术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为竖向安置,合模油缸安装在后定模板上,动模板由拉杆相连示意图6是本技术的导向杆安装在动模板上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如图1一图6所示,其 特征在于包括上定模板1和下定模板3,上、下定模板由拉杆4相连,在 下定模板3上安装动模板2,动模板上安装模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中 制有进料孔9,进料孔9与注塑头10相配合,上定模板1的下面安装模 具模框6,模具模框6与模具模板5相配合,在下定模板3或者上定模板 1上安装合模油缸7,合模油缸7的活塞71连接动模板2,活塞71带动 动模板2和模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或者下定模板3上安装开模油缸8, 动模板2的两侧安装顶块13,顶块13与开模油缸8的顶杆17相接触。 生产时,首先将木粉(秸杆等)与塑料原料混合倒进料筒21预塑,再 合模油缸7带动动模板2和模具模板5上升合模,模具模板5与安装在 上定模板1下面的模具模框6的框架平面接触,形成一个模腔,再注塑 头IO将预塑好的混合物料注进模腔中,将木塑板注制成型,然后开模 油缸8工作,开模油缸8的顶杆17顶在安装于动模板2两侧的顶块13 上,将动模板2顶回开模,最后将成型的木塑板取出。本方案采用注塑 的结构方式将木塑板注制成型,成型速度快,冷却时间短,产品规格工 整,质量好,密度高,生产效率提高。所述的合模油缸7可以安装在动模板2上,合模油缸7的活塞71 与动模板2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模板1和下定模板3,上、下 定模板由拉杆4相连,在下定模板3上安装动模板2,动模板上安装模 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中制有进料孔9,进料孔9连接注塑头10,上 定模板1的下面安装模具模框6,模具模框6与模具模板5相配合,在 动模板2中安装合模油缸7,合模油缸7的活塞71与动模板2相接触, 活塞71带动动模板2和模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或者下定模板3上 安装开模油缸8,动模板2的两侧安装顶块13,顶块13与开模油缸8 的顶杆17相接触。其上定模板1或者下定模板3的端部安装成型木塑板顶出机构,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安装在上定模板1或者下定模板3端部的固定板11, 固定板11上安装顶出气缸12或者脱模板油缸,顶出气缸12或者脱模 板油缸的活塞杆16与木塑板14相接触,将木塑板从模具模板上顶出来, 自动脱模。其所述的顶出气缸12可以为1只或者1只以上,多只顶出 气缸分别安装在两侧,顶出平稳。其所述的下定模板3或者动模板2或 者上定模板1中可制有活塞固定孔,活塞71直接安装在活塞固定孔中。 其所述的合模油缸7可以为2只或者2只以上,多只合模油缸合模力可 靠。其所述的动模板2有导向杆15,有了导向杆动模板运行平稳,导 向杆15可以安装在动模板2或者下定模板3中,如图6所示,导向杆 15安装在动模板2中,在下定模板3中制有导向孔31,导向杆15在导 向孔31中运动。如图5所示,其所述的各模板可以为竖向安置,即上 定模板1为前定模板18,下定模板3为后定模板19,前、后定模板由 拉杆4相连,合模油缸7安装在后定模板上并由推杆20连接动模板2, 开模油缸8安装在前定模板18上,功能、作用不变。其所述的动模板 2由拉杆4相连,开模油缸8的顶杆17与动模板2相接触开模。权利要求1、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模板(1)和下定模板(3),上、下定模板由拉杆(4)相连,在下定模板(3)上安装动模板(2),动模板上安装模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中制有进料孔(9),进料孔(9)与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木塑板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模板(1)和下定模板(3),上、下定模板由拉杆(4)相连,在下定模板(3)上安装动模板(2),动模板上安装模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中制有进料孔(9),进料孔(9)与注塑头(10)相配合,上定模板(1)的下面安装模具模框(6),模具模框(6)与模具模板(5)相配合,在下定模板(3)或者上定模板(1)上安装合模油缸(7),合模油缸(7)的活塞(71)连接动模板(2),活塞(71)带动动模板(2)和模具模板(5),在上定模板(1)或者下定模板(3)上安装开模油缸(8),动模板(2)的两侧安装顶块(13),顶块(13)与开模油缸(8)的顶杆(17)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业
申请(专利权)人:蔡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