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吊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2546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吊顶连接装置,包括:螺母,通过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纹连接而预紧于电梯轿顶的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轿顶的装饰吊顶安装平面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制有至少一个导向孔、定位孔和连通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以及填充于所述轿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物;安装时,第二连接件的导向孔套入第一连接件后,沿连通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导入到定位孔中,第一连接件的顶端在所述装饰吊顶自重和所述弹性物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孔卡接,使所述装饰吊顶与轿顶紧密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装饰吊顶的安装和维修,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的装饰吊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轿厢内部的装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而电梯轿厢装饰吊顶作为轿厢内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更换 率很高,因此安装与拆卸装饰吊顶的难易直接决定了工作人员的工 作效率。目前,装饰吊顶上预置连接螺栓,当安装装饰吊顶时工作人员 需要占到轿顶上面去进行空中作业通过预置的连接螺栓将吊顶和轿 顶连接在一起。同理维保或更换装饰吊顶时,-工作人员要爬到轿厢 外的轿顶上拧开连接螺栓才能完成装饰吊顶的更换。这种安装方式, 不但安全性差,而且不便于装饰吊顶的安装和维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可靠的装饰吊顶连接装 置,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安全性差和不便于安装、维保装饰吊顶的缺陷。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饰吊顶连接装置,其包括通过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紋连接而预紧于电梯轿顶的第一连接 件,固定在所述轿顶装饰吊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制有至少一个导向孔、定位孔和连通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 槽,以及填充于所述轿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物;安装时,第二连接件的导向孔套入第一连接件后,沿连通所述 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导 入到定位孔中,第一连接件的顶端在所述装饰吊顶自重和所述弹性 物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孔卡接,使所述装饰吊顶与轿顶紧密连接在 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螺母进行螺紋连接的螺柱, 设置于所述螺柱延伸端的挡圈,沿挡圈延伸的导向轴以及位于所述 第一连接件顶端的连接头。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呈圆台形。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定位孔直径大于所述导向轴的直径小 于所述连接头最大直径的2/3;所述第二连接件导向孔直径大于所 '述连接头的最大直径。优选的,所述弹性物采用海绵、泡沫塑料或弹性垫片。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呈棱台形。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定^f立孔直径大于导向轴直径,小于 所述连接头最大外接圆直径的2/3;所述第二连接件导向孔直径大 于所述连接头最大外接圆直径。相应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饰吊顶连接装置,其还包括 通过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紋连接而预紧于电梯轿顶的第 一连接 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进行套接的弹簧圏,固定在所迷电梯轿顶装 饰吊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制有至少一个导向孔、 定位孔和连通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以及填充于所述轿顶 和装饰吊顶之间的弹性物;安装时,第二连接件的导向孔套入第一连接件后,沿连接所述 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将第一连接件导入定 位孔中,进入定位孔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套接的弹簧圏弹性内胀于 所述定位孔内,并在所述装饰吊顶自重和所述弹性物的作用下,使 所述装饰吊顶与轿顶紧密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端呈圆柱形。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装置吊顶连接装置的第 一 连接件预紧于电梯轿顶 上,第二连接固定在轿顶的装饰吊顶安装平面上,.安装时,移动第二连接件将第一连接件从导向孔导入定位孔中,装饰吊顶在重力作 '用下下沉,从而使第一连接件的顶部与定位孔卡接或通过弹簧圈弹 性内胀于所述定位孔内,方便了装饰吊顶的安装和维保,提高了作 业的安全性。并且在填充于轿顶和装饰吊顶之间的弹性物的作用下,避免了 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音,有效防止了装饰吊顶在电梯运行过程 中的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饰吊顶连接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2是本技术装饰吊顶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一实施例局部示意图3是本技术装饰吊顶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实例 的局部示意图4是本技术装饰吊顶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安装示意图5是本技术装饰吊顶连接装置的专用工具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 技术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 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需要说明的,本技术中所述的轿顶指电梯轿厢的顶部,下 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一连接件l包括制有螺紋的螺柱ll,设置于螺柱延伸端的 挡圏12,导向轴13以及顶部的连接头14。其中,连接头14可为圆台形或棱柱形且其顶部开有"一"字槽、"十"槽、"内六角"以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连接头为圆台形;导向轴13起到轴向导向的作 用;挡圈12为定位挡團。具体实现时,首先将第一连接件1的螺柱插入电梯轿顶4的安 装孔内,然后将垫片3以及螺母2安装到螺柱上,最后通过工具将 第一连接件l紧固在电梯轿顶4上。其中垫片3能够对轿顶起到保 裙作用,使其不会在第一连接件被紧固在轿凍时被划伤。这样第一 连接件1就可随电梯轿顶一起安装在电梯轿厢中了。第二连接件6,可以为单独的零件也可以是轿顶装饰吊顶的一 部分,其上制有一个导向孔61、定位孔62以及连通导向孔61和定 向孔62的导向槽63。其中导向孔61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 头14的最大直径或最大外接圆直径;导向槽的宽度可供导向轴通 过;为了使第一连接件1卡固在定位孔62中^定位孔62的直径应 大于第一连接件1导向轴13的直径且小于连接头14最大直径的 2/3。另外,图2中示出了一个定位孔和一个导向孔的情况,其导向 孔还可以使安装更加灵活,如图3所示,该图示出了两个导向孔一 个定位孔的情况。弹性物5,可采用海绵、泡沫塑料或弹性垫片等,填充于轿顶4 和第二连接件6之间,即位于轿顶和装饰吊顶之间,因此可有效防 止电梯运行过程中晃动和振动噪音。在安装电梯的装饰吊顶时,首先第二连接件2的导向孔61从第 一连接件1的连接头14部套入,然后使导向轴13与连通导向孔61和定位孔62的导向槽63接触,沿导向槽63移动第二连接件2将导 向轴导入到定位孔62中,此时人工的安装就已基本结束,最后装饰 吊顶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一连接件1向下运动,由于定位孔的直径大 于导向轴13的直径小于连接头14最大直径的2/3,因此第一连接 件1的连接头14卡接在定位孔62中,另外,由于连接头呈圆台或 棱台形,即形成了一个楔形结构,从而使轿顶4和第二连接件6紧 密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第二连接件紧固在装饰吊顶上,因此装 饰吊顶与轿顶4紧密连接在一起。此外,填充在轿顶和装饰吊顶之 间的弹性物5消除了轿顶和装饰吊顶之间的连接间隙,可有效的防 止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噪音。下面对实施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听。参考图4,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 件1的连接头15呈圆柱形;另外,还包括一外套于第一连接件1 导向轴外的弹簧圏。安装装饰吊顶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进入定位孔后套接 在导向轴外侧的弹簧圈弹性内弹于定位孔内(处于弹性形变范围 内),使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轿顶和 装饰吊顶紧密连接在一起。另外,针对于上述装饰吊顶的连接装饰,本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专用扳手如图5所示,其包括 一防脱虎口51、成形槽52以 及手柄53。具体实现时,弹性圏从防脱虎口 51进入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吊顶连接装置,包括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纹连接而预紧于电梯轿顶的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轿顶装饰吊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制有至少一个导向孔、定位孔和连通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以及填充于所述轿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性物; 安装时,第二连接件的导向孔套入第一连接件后,沿连通所述导向孔和定位孔的导向槽移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导入到定位孔中,第一连接件的顶端在所述装饰吊顶自重和所述弹性物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孔卡接,使所述装 饰吊顶与轿顶紧密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菲郑思思李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