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燃气两用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16747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煤燃气两用锅炉,包括一下部带炉排的炉体,该炉排下侧连接有压力空气管道,垂直于炉排上平面并位于燃烧室区域内设置多个带燃气喷嘴的气体燃烧器,它设置有调节燃气与空气比装置,多个气体燃烧器沿纵向与横向阵列布置在炉排上,气体燃烧器连接有带燃气开关的燃气供给管,它与气体燃烧器之间设置有可拆装的管接头,炉体前壁设置有可前后方向伸缩的点火器,当采用以燃气为燃料时,点火器可从炉体前壁伸入于燃烧室中点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可以对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而且毋需改动原有结构,现场改造方便、成本低廉;采用垂直安装的气体燃烧器燃可避免喷嘴火焰拉长并冲刷炉壁,其热负荷分布均匀,可快速响应锅炉负荷的变化,从而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还可降低NO↓[X]的排放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锅炉领域,具体指一种既可燃煤又可燃气的燃煤燃气两用 锅炉;它特别适宜应用于改造现有机械式燃煤锅炉,并且改造时毋需改动原有结构,即 待改造的机械式燃煤锅炉可保持原样并保留其原来的燃煤能力。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式燃煤锅炉的结构包括有炉体及炉体中的炉排与加煤装置,该炉排按结 构不同又包括移动式炉排、振动式炉排、倾斜式炉排、链条式炉排等。现有的机械式燃 煤锅炉是采用所述加煤装置将煤或其它废弃可燃物质送至所述炉排上并进行点火燃烧, 以生产热能。然而,上述机械式燃煤锅炉运行时,在所述炉体中热负荷难以分布均匀,调节其辐 射和对流受热面间的平衡性能较差,同时难以控制冒黑烟现象,从而形成NOx的过量 排放;其次是难以快速响应所述锅炉负荷的变化,其负荷调节性能较低;又手动操作与 自动化控制的难度较大。由于以上不足之处,因而现有机械式燃煤锅炉的能源利用率较差,又经济效益较低; 尤其是NOx的过量排放引起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既可燃煤又可燃 气、同时可提高能源利用率与降低NOx排放量的燃煤燃气两用锅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煤燃气两用锅炉,包括 一带前壁与后壁的炉体,该炉体下部并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设置有炉排,该炉排 上部设置有燃烧室,该炉排下侧连接有压力空气送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炉 排上平面并位于所述燃烧室区域内设置多个带燃气喷嘴的气体燃烧器,该气体燃烧器下 方与所述压力空气送风管道相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设置有可调节燃气与空气比的装 置。本技术由于采用燃煤与燃气两套装置,并且设置有垂直喷嘴的气体燃烧器,从而实现了可使用气体或固体两种燃料的两用锅炉;又当使用气体燃料时,其热负荷分布 均匀,可快速响应所述锅炉负荷的变化,其负荷调节性能较优;从而可以提高能源利用 率,同时还可降低NOx的排放量。所述多个气体燃烧器可以固设于所述炉排上,并垂直于所述炉排的上平面沿纵向与 横向阵列布置。该气体燃烧器沿纵、横方向多种阵列布置可以实现灵活多样的火陷形式, 从而达到炉体中热负荷分布均匀、调节其辐射和对流受热面间的平衡性能较佳;又单个 气体燃烧器的热负荷较低,较低热负荷最大限度地阻止火焰中热旋涡区的形成,以减少 由于该热旋涡区产生的NOx。所述气体燃烧器可连接有带燃气开关的燃气供给管。所述燃气供给管与所述气体燃烧器之间可以设置有用于拆卸所述气体燃烧器的管 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气体燃烧器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它的作用是其一,采用 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运行方式时,打开燃气开关,燃气供给管与气体燃烧器连通;即可 实现以燃气锅炉运行方式工作;其二,当采用以燃煤锅炉运行方式时,关闭燃气开关; 并且通过该管接头从炉排上拆除气体燃烧器,即可实现以机械式加煤锅炉的运行方式。该连接管上设置有燃气压力表,以控制燃气的工作参数。所述炉体前壁可以设置有点火器,该点火器垂直并靠近于所述气体燃烧器的喷嘴 端,该点火器可在所述炉体前壁的前后方向伸縮。点火器作用是对所述气体燃烧器进行 点火燃烧,生产热能。当采用燃煤锅炉方式运行时,该点火器收縮于炉体前壁内,不参 与点火工作。本技术由于在现有的机械式燃煤锅炉的结构上增设一套燃气装置,与现有技术 相比,其优点在于1、可以对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改造,而且现有的燃煤锅炉毋需改 动原有结构,现场改造方便、改造成本低廉;2、可利用原有的燃煤锅炉送风装置,也 不必改变原有炉管;改造时也不必拆除原有的机械式加煤装置,允许待改造的机械式加 煤锅炉保持原样,并且保留该机械式加煤锅炉的燃煤能力,能在很短时间内使锅炉重新 烧煤;3、采用垂直安装燃气喷嘴的气体燃烧器,其热负荷分布均匀,可快速响应所述 锅炉负荷的变化,其负荷调节性能较优;又与水平安装燃气喷嘴的气体燃烧器相比,可 以避免燃气喷嘴火焰拉长并冲刷炉壁的弊端;从而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还可降低 N0x的排放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 一种燃煤燃气两用锅炉,包括一具有前壁11与后壁12的炉体1,该 炉体下部并在前壁与后壁之间设置有炉排2,该炉排上部设置有燃烧室3;该炉排2下 侧连接有压力送风管道5。位于炉体前壁侧并在炉排2上方设置有送煤装置15,该送煤装置15将煤或其它废 弃可燃物质送至所述炉排2上,并进行点火燃烧,以生产热能。位于炉排2下方前侧设置有炉灰坑16。炉灰坑16可以设置在操作地坪17下面。垂直于炉排2上平面21并位于燃烧室3区域内设置多个带燃气喷嘴的气体燃烧器 4,该气体燃烧器4下方与压力送风管道5相连通;采用垂直燃烧的燃气喷嘴,可以避 免如平行于炉排的燃气喷嘴火焰拉长并冲刷炉壁的弊端。气体燃烧器4设置有燃气与空气比的调节装置,每个气体燃烧器4的空燃比可以精 确调整。该燃气可以是天然气、丙烷、城市煤气、焦炉煤气或其它可燃气体。多个气体燃烧器4的数量及其燃气管线的规格尺寸可按照所述锅炉的容量、炉排的 形态以及炉体的位置与标高而定。在炉排2正下方,设置有V字形炉体压力通风室51,该压力通风室51与压力送风 管道5连通,该压力通风室51起到稳压室作用,使得气体燃烧器4在稳定的送风压力 下有效的运行。多个气体燃烧器4沿炉排2上平面21的纵、横方向上网格化排列布置;该气体燃烧器沿纵、横方向多种阵列布置可以实现灵活多样的火陷22形式;参见图l所示;其 功能是放热模式容易调整,而且锅炉的整个受热面均可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炉体中热 负荷分布均匀;又单个气体燃烧器较低热负荷可减少火焰中热旋涡区的形成及由此产生 的NOx,控制黑烟排放。气体燃烧器4连接有带燃气开关7的燃气供给管6;该燃气供给管与气体燃烧器4 之间设置有用于分离气体燃烧器4的管接头8。燃气通过供给管6与气体燃烧器4连通; 管接头8又与气体燃烧器4之间通过连接管9相连通。本技术当采用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运行方式时,打开燃气开关7,燃气供给管 与气体燃烧器4连通;即可实现以燃气锅炉运行方式工作;当采用以燃煤锅炉运行方式 时,关闭燃气开关7,并通过管接头8从炉排上拆除气体燃烧器4,即可实现以机械式 加煤锅炉的燃煤能力,可在很短时间内使锅炉重新烧煤。该连接管9上设置有燃气压力表13,以控制燃气的工作参数。垂直于气体燃烧器4喷嘴端设置有可伸縮的点火器10,该可伸縮的点火器的定位于炉体前壁ll的一侧;如图1所示。当采用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运行方式时,点火器 10从炉体前壁伸出于燃烧室3中,并进行点火燃烧生产热能。当采用以燃煤为燃料的锅 炉运行方式时,点火器10则收縮于炉体前壁11中,不参与点火工作。本技术在燃煤锅炉的炉排上设置气体燃烧器4的目的是实现燃煤或燃气两种 以上燃料的能力,从而组成一种高热效率的燃煤或燃气两用锅炉;拓宽了锅炉使用不同 燃料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本技术可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降低NOx的排放量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 尤其适宜于改造现有的加煤锅炉,现场改造方便、改造成本低廉;改造时也不必拆除原 有的机械式加煤装置,并保留其燃煤能力。权利要求1、一种燃煤燃气两用锅炉,包括一带前壁(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燃气两用锅炉,包括一带前壁(11)与后壁(12)的炉体(1),该炉体(1)下部设置有炉排(2),该炉排(2)上部设置有燃烧室(3),该炉排(2)下侧连接有压力空气送风管道(5),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炉排(2)上平面(21)并位于所述燃烧室(3)区域内设置多个带燃气喷嘴的气体燃烧器(4),该气体燃烧器(4)下方与所述压力空气送风管道(5)相连通;所述气体燃烧器(4)设置有可调节燃气与空气比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内斯L马龙谢鸣陈金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怡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