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0400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黄芩、威灵仙、青风藤、乳香、没药、木鳖子、蓖麻子和麻油制备而成。将黄芩经水煎煮提取浓缩得清膏。威灵仙和青风藤用麻油先浸渍,所得的药油再浸渍木鳖子和蓖麻子,浸渍后的木鳖子和蓖麻子打成浆状物,而所得的药油加入蜂蜡使之熔化。乳香和没药粉碎成细粉,然后将细粉、清膏、浆状物和药油混合均匀,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剂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且所用到的原料药种类少,产品质量较易控制,原料药经提取得到其有效成分使其更易吸收而发挥药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用药成本低、疗效好的治疗肩周炎的外用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 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 、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炎症反应。其主要特点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 活动爱限,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好发于40 5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为单侧 发病,左肩多于右肩,双肩同时发病者约为8%。由于以50岁左右发病者居多,所以又称五十 肩。又因为患病后肩关节僵硬,功能活动受限,好像被冻结了一样,故又称之为冻结肩或肩 凝症。肩关节周围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肩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感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长期劳损,肩部外伤和肩部活动减少等。以上原因可引起肩关节 周围软组织的急、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渗出、水肿,日久则肌腱、关节囊粘连,影响到关 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肩部疼痛、压痛,活动不便,有时夜间痛醒,睡觉时不能压迫肩部,后期则表现为肩关节粘连,活动功能明显受限。患者常不能背手 、梳头、穿衣、脱衣、洗脸等动作。目前有很多治疗肩周炎的药物和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其治疗根本还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专利申请号为CN 02127922. 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肩周 炎痛贴及其制备工艺,它是以木别子、威灵仙、乳香、没药、冰片为原料药制备而成,但其 疗效并没有得到验证。吴昊峰在2003年又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ZL 200310111099. 4的肩周炎 痛贴及其制备工艺的专利申请,并在2006年获得了授权。正如该专利中所说的那样,中药药 物对于一些人群来讲有用,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讲效果又不明显,所以需要提供更多种类的 药物以供患者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所用到的原料 药种类少,产品质量较易控制,原料药经提取得到其有效成分使其更易吸收而发挥药效,更 好的提高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效果,从而提供一种能更加有效的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按照重量份计算,本专利技术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是由黄芩7 9份、威灵仙11 13份 、青风藤7 9份、乳香12 14份、没药12 14份、木鳖子7 9份、蓖麻子7 9份和麻油20 25份制备而成。优选地,选用如下的重量份配比黄芩8份、威灵仙12份、青风藤8份、乳香13份、没药 13份、木鳖子8份、蓖麻子8份和麻油21份。上述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称取取乳香和没药粉碎成细粉,混 合均匀,得A品备用;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合并三次煎煮液,滤过,滤渣弃去不用,滤液 减压浓縮至8(TC相对密度为1.20 1.25的清膏,得B品备用;取威灵仙和青风藤放入80 IO(TC的麻油中,浸渍2. 5 4小时后过滤,滤渣弃去不用,在滤液中加入木鳖子和蓖麻子于 80 10(TC浸渍2. 5 4小时后再次过滤,滤渣打浆制成油质浆状物,得C品备用,滤液于80 IO(TC条件下加入蜂蜡并使之熔化,然后加入A品、B品和C品搅拌均匀,冷至室温后按常规制 剂工艺制成各种外用剂型。本专利技术外用贴剂是这样制备的取乳香和没药粉碎成粒度为100目的细粉,混合均匀, 得A品备用;取黄芩断为1 3厘米的小段,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 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煮液,滤过,滤渣弃去 不用,滤液减压浓縮至8(TC相对密度为1.20 1.25的清膏,得B品备用;取威灵仙和青风藤 放入9(TC的麻油中,浸渍3小时后过滤,滤渣弃去不用,在滤液中加入木鳖子和蓖麻子于90 C浸渍3小时后再次过滤,滤渣打浆制成油质浆状物,得C品备用,滤液于9(TC条件下加入蜂 蜡并使之熔化,然后加入A品、B品和C品搅拌均匀,冷至室温后用制片机制成厚薄均匀的圆 形膏片,置于医用透气胶带内,制得外用贴剂。本专利技术配方选用黄芩、威灵仙、青风藤、乳香、没药、木鳖子、蓖麻子和麻油进行组合 ,将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使各药物协同增效,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从而有效治 疗肩关节周围炎所致的肩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等症。本专利技术选用黄芩是因为黄芩味苦, 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 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 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青风藤味苦、辛,性平,归肝、脾经,祛风湿,通经络,利 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乳香味辛、苦,性温,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 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用于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 疽肿痛、痔漏、目障。木鳖子,味苦微甘,性温,有毒,入肝、脾、胃经,散结,祛毒,治 痈肿、疔疮、瘰疬、痔疮、无名肿毒、癣疮,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蓖麻子味甘辛,性平, 有小毒,入大肠经,消肿拔毒,泻下通滞,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 ,大便燥结。麻油性味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临床还用麻油来煎熬膏药 ,有生肌肉、止疼痛、消痈肿、补皮裂的作用,外用作为软膏及硬膏基质。为了确保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效性和用药安全,申请人进行了有效性、安全性等动物实验。一、主要药效学研究1、 材料来源 1.1药膏的制备取乳香和没药粉碎成粒度为100目的细粉,将其混合均匀,得A品备用;取黄芩断为2厘 米的小段,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第 三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三次煎煮液,用300目滤布滤过,滤渣弃去不用,所得滤液 减压浓縮至8(TC相对密度为1.20 1.25的清膏,清膏为B品备用;取威灵仙和青风藤粉碎为 最粗粉,放入9(TC的麻油中,浸渍3小时后用1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滤渣弃去不用,在滤液 中加入捣碎的木鳖子和蓖麻子于9(TC浸渍3小时后再次过滤,滤渣(浸渍后的木鳖子和蓖麻 子)送入打浆机内打浆并经1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制成油质浆状物,油质浆状物为C品备用, 滤液即为药油。称取适量蜂蜡于9(TC条件下使之熔于药油中,然后加入A品、B品和C品后搅 拌均匀,冷至室温后即得膏块,通过压片机压制成圆形外用膏片。1.2实验动物来源Wiste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60士10g,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合格 证号SCXK11-00-0006。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1士lg,由北京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 研究所提供,许可证号SCXK (京)-2002-0003;家兔,雌雄各半,体重2.2士0.2kg,购自 北京市海淀通利实验动物养殖场,动物合格证号SCXK (京)2000-0018。2、 剂量设计60kg人一日用量为2.3g药膏,贝1」0. 04g/kg/d,按人与动物等效剂量折算 ,试验中大鼠用量为O. 4、 0.2、 0.1 g/kg/d、小鼠为O. 8、 0.4、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黄芩7~9份、威灵仙11~13份、青风藤7~9份、乳香12~14份、没药12~14份、木鳖子7~9份、蓖麻子7~9份和麻油20~25份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是由黄芩7~9份、威灵仙11~13份、青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宗祥张和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心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