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溶性切削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56552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由基础油、油脂、硫系极压剂、润滑剂、抗氧剂、油雾抑制剂混合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具有优良的极压润滑性能,适用于低速高负荷切削,可显著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确保优良的加工面;作为普通拉削用油及齿轮成形加工用油剂,具有优良的使用效果;无不愉快气味,易被操作人员接受,不存在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拉削及齿轮成形加工用非水溶性切削油
技术介绍
在钢、铸铁、铝合金等多种材质金属的拉削及齿轮成形加工中,由于对切削液的润滑性能要求较高,目前大多使用非水溶性切削液,且添加大量的氯系极压润滑剂,以提供必须的润滑性能,确保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但是由于作为氯系极压剂的氯化石蜡因含有致癌物质和焚烧处理后易产生氯化氢气体,因此在欧洲及一些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在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同类型切削油中,仍在大量使用氯化石蜡这一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物质作为极压润滑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压润滑性能优良、刀具寿命长、环保性好的非水溶性切削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由下列重量组份组成基础油60~80%油脂 5~20%硫系极压剂5~15%润滑剂3~10%抗氧剂0.1~0.5%油雾抑制剂0.5~1.5%。基础油是矿物油、聚丁烯、二元酯类(例二聚亚油酸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二聚亚油酸的乙二醇酯)、季戊四醇酯类(例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油酯是菜油、豆油、半糠油、棉籽油。硫系极压剂是硫化异丁烯、多硫化烯烃、硫化鲸鱼油、硫化油酯(例硫化猪油、硫化植物油)或烷基多硫化物(例双壬烷基多硫醚、双十二烷基多硫醚)。润滑剂是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或石油磺酸镁。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镁的碱值≥400。抗氧剂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或二烷基二苯胺。油雾抑制剂是甲基丙基烯酸酯、聚异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或氯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本专利技术产品具有优良的极压润滑性能,适用于低速高负荷切削,可显著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确保优良的加工面;作为普通拉削用油及齿轮成形加工用油剂,具有优良的使用效果;无不愉快气味,易被操作人员接受,不存在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由下列重量组份混合组成基础油 60%油脂19%硫系极压剂 14%润滑剂 6.2%抗氧剂 0.3%油雾抑制剂 0.5%。基础油是聚丁烯(或矿物油、二聚亚油酸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二聚亚油酸的乙二醇酯、季戊四醇四油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油酯是菜油(或豆油、半糠油、棉籽油)。硫系极压剂是硫化异丁烯(或多硫化烯烃、硫化鲸鱼油、硫化猪油、硫化植物油、双壬烷基多硫醚、双十二烷基多硫醚)。润滑剂是碱值≥400的石油磺酸钠(或碱值≥400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镁)。抗氧剂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或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二烷基二苯胺)。油雾抑制剂是聚异丁烯(或甲基丙基烯酸酯、乙烯-丙烯共聚物、氯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实施例2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由下列重量组份混合组成基础油70%油脂 10%硫系极压剂8.5% 润滑剂10%抗氧剂0.5%油雾抑制剂1%。其余均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由下列重量组份混合组成基础油80%油脂 5%硫系极压剂10.4%润滑剂3%抗氧剂0.1%油雾抑制剂1.5%。其余均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由下列重量组份混合组成;基础油78%油脂 11%硫系极压剂5%润滑剂5%抗氧剂0.3%油雾抑制剂0.7%。其余均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组份组成基础油 60~80%油脂 5~20%硫系极压剂 5~15%润滑剂 3~10%抗氧剂 0.1~0.5%油雾抑制剂 0.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基础油是矿物油、聚丁烯、二元酯类、季戊四醇酯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油酯是菜油、豆油、半糠油、棉籽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硫系极压剂是硫化异丁烯、多硫化烯烃、硫化鲸鱼油、硫化油酯或烷基多硫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润滑剂是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或石油磺酸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镁的碱值≥40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抗氧剂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或二烷基二苯胺。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油雾抑制剂是甲基丙基烯酸酯、聚异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或氯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由基础油、油脂、硫系极压剂、润滑剂、抗氧剂、油雾抑制剂混合组成。本专利技术产品具有优良的极压润滑性能,适用于低速高负荷切削,可显著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确保优良的加工面;作为普通拉削用油及齿轮成形加工用油剂,具有优良的使用效果;无不愉快气味,易被操作人员接受,不存在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文档编号C10M167/00GK1548507SQ03131579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林兴国, 陈宣和, 施劲松, 洪泾 申请人: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溶性切削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组份组成:基础油60~80%油脂5~20%硫系极压剂5~15%润滑剂3~10%抗氧剂0.1~0.5%油雾抑制剂0.5~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兴国陈宣和施劲松洪泾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尤希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