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海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组方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351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组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经低温浸提、柱吸附精制、冷冻干燥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的包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口腔崩解片、缓释胶囊、粉针剂、水针剂、大输液、滴丸剂、微丸剂在内的药剂学允许剂型的药物制剂:    银杏叶  3~4,  丹参  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医药品的应用及制备
,涉及一种用于治 疗老年痴呆症的组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老年痴呆症是指老年人群中由于发生慢性进行性的智力缺损、脑 组织弥漫性萎縮和退行性改变而致的病症,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简称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简称VD)最为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损伤, 且患者的早期症状多为记忆力减退,并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及 远事记忆均减退的症状。根据有关研究证明,老年痴呆症与胆碱能、 单胺能、神经肽能等多种递质和调制物的功能障碍有关,其致病机理 与关系有胆碱能假说,认为乙酰胆碱(ACH)、胆碱能神经元 (cholinergicneurone)、胆碱敏感神经元(cholinoceptiveneurone)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胆碱敏感神经元有胆碱受体以接受ACH 的作用,中枢胆碱受体分M型和N型,M型属多数,反应缓慢,N型 反应快速灵敏。老年性痴呆症患者中枢胆碱能系统的病变主,近年来 由于标记Ach和烟碱相继用于N受体研究,N受体在老年痴呆症中的 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胆碱能乙酰基转移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e CHAT)是人体乙酰胆碱(ACH)合成的关键酶,是胆碱能活 性的重要标志。研究发现AD患者脑内从基底到皮层,CHAT活性明显 降低,活性降低主要与皮层突触后神经元变性,导致基底神经节胆碱 能神经元退行性变有关。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催化ACH水解的主 要生物酶,新近研究证实老年痴呆症特别是AD患者脑内一方面正常 神经元内ACHE活性降价(可能是ACHE缺乏的继发反应),另一方面 神经纤维缠结(NFT)和老年斑内游离于神经元之外的ACHE活性显著 提高,它们可大量水解ACH,使皮质层ACH进一步降解。中枢胆碱能 系统的作用以兴奋为主,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表现为患者早期记忆力减退。目前,依据老年痴呆疾症的特征并针对中枢胆碱能神经在智能、记忆和识别等方面的生理作用特点以及AD疾病的成因,市场上相继 推出的治疗药物有他克林、加兰他敏、依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 临床还有使用Ml胆碱受体激动剂,这一类药是比较新的药,而正在 临床进行实验研究的药物有占喏美林、米诺美林等,这类药物主要作 用是抑制脑内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认知、识别、记忆功能并改善淀 粉前体样蛋白的损伤,此外还有临床已经使用的还有吡拉西坦、茴拉 西坦、吡硫醇,复合雌激素类等药物。但患者往往对某特定药物的反 应有显著差别,这种反应的差别与以下因素有关AD发病的阶段、 痴呆的程度、脑功能损伤程度、遗传因素(散发型与家族型)和存在于 个体间的反应差异,但也存在作用短暂及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等缺 点。为此,寻找一种通过抑制P-AP的聚集和纤维形成、调节脑组织 内NGF及受体水平,提高ChAT活性、改善脑组织、脑细胞的能量代 谢能力、抑制脑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等多途径、多靶点、多受体的综 合作用的天然药物已成为本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的不足,提供一种处方明 确、生物利用度及安全性高、药理作用突出的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 组方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组方药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合理、制备周期短、生产成本低、提取物 成分确定可控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方药物是设计人根据多年对老年痴呆症的临床 实践和研究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针对患者症候并通过对祖国 中医药资源加以精选并采用先进的工艺而制得,方中的药物原料主要 由银杏叶和丹参配伍组成,具有极好的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作用, 在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的重量份组成为:银杏叶3 4份,丹参1 2份。实际应用中,将上述两味重量份的药物原料经低温提取冷冻干 燥后再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可制成包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口腔崩解片、缓释胶囊、粉针剂、水针剂、大输液、 滴丸剂、微丸剂等在内的药剂学允许剂型的各种药物制剂。本专利技术所 述药物的组成成份中,用于制备药物制剂的药用辅料是指药学领域可 以接受的载体,如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 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和润滑剂等。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组方药物的工艺步骤是:将按组方比例量份给出的两味药物原料粉碎后,加入7 10量的浓度为40% 80%的含 水醇或含水丙酮,低温浸提,浸提温度3(TC 7(TC;浸提液低温真 空减压回收溶剂,温度5(TC 8(TC,用壳聚糖使回收溶剂后的浸提 液絮凝沉淀,滤过,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洗脱,再用浓度 为30% 80%的醇洗脱;醇洗脱液经5(TC 80。C低温真空减压回收 溶剂至醇浓度为20% 30%,调pH值为1 4,用与回收溶剂等体积 的石油醚或乙醚萃取3次,醇水液低温真空减压浓縮,采用冷冻干燥 法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剂,所得提取物加入药用辅料后,按常规工艺制 备成相应的各种药剂学允许剂型的制剂。在具体的制备方案中,低温浸提所用含水醇或含水丙酮的优选浓 度为60% 80%,浸提温度的优选值为5(TC 6(TC,大孔吸附树脂 可选用D101或D520或AB— II或NKA— II型号的大孔树脂层析;制备 过程中所用的醇以乙醇最好。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提取物所控制的成分主要 为银杏酮酯和丹酚酸类,提取物中银杏总黄酮含量》10%,银杏内酯 含量》2.5%,丹酚酸B的含量^3096,银杏酸〈2ppm。本专利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理上,通过银杏 叶和丹参的特定比例及制备方法,在治疗老年痴呆症方面有相辅相成 的协同作用,它具有的突出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银杏叶和丹参为处方药材,在一个新颖的领域内治疗疾病。 银杏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中医所描述的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 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等病,它能 够提高脑胆碱能神经功能,还能提高脑血流量,提高缺血脑组织对葡 萄糖的摄取率和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具有保护脑神经细胞膜 以及抗血栓、抗氧化、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而丹参的功能在于袪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 心绞痛的治疗。以往在临床上这两种药物的结合主要用于改善心肌与 脑组织供血,增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流,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 痛、心肌缺血、心律失调及脑血栓等疾病。本专利技术设计者通过动物药 效学研究发现,上述两种药材经过特殊的工艺制备的提取物的药物成分作用于机体后,可以通过抑制0 -AP(P -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纤维 形成,降低e-AP造成的神经元毒性,同时通过调节脑组织内NGF及 受体水平,改善ChAT活性、改善脑组织、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 抑制脑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起到保护并修复缺损神经元,这样也就可 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受体的综合作用达到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症 的目的。由于老年痴呆症主要是因中枢胆碱能神经异常所致,说明本 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能改善老年痴呆症的中枢胆碱能神经的异常,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组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经低温浸提、柱吸附精制、冷冻干燥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的包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口腔崩解片、缓释胶囊、粉针剂、水针剂、大输液、滴丸剂、微丸剂在内的药剂学允许剂型的药物制剂:银杏叶3~4,丹参1~2。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组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原料经低温浸提、柱吸附精制、冷冻干燥加入适量药用辅料制成的包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口腔崩解片、缓释胶囊、粉针剂、水针剂、大输液、滴丸剂、微丸剂在内的药剂学允许剂型的药物制剂银杏叶3~4,丹参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方药物,其特征在于组方药物中银 杏叶和丹参的重量份比值为2: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方药物,其特征在于组方药物中银 杏叶和丹参的重量份比值为3:1。4、 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组方药物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药物原料粉碎后,加入7 10倍量浓 度为40% 80%的含水醇或含水丙酮,低温浸提,浸提温度30'C 70°C;浸提液低温真空减压回收溶剂,温度50'C 8(TC,用壳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郭书台张志鹏杨学礼
申请(专利权)人:高海郭书台张志鹏杨学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