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316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公开了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效成分是由桑椹子、山萸肉、白芍、益智仁、决明子、红花、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诃子、制草乌、石菖蒲、木香、沉香、川楝子等十几位药材经提取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特有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温肾活血、生津润肠、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肩周炎、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 法。技术背景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放射性疼痛。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 状,分为根性、干性坐骨神经痛。按病损分为根性和干性二类。多发生于单侧,以男性青壮 年多见。坐骨神经痛,病因复杂多样,且可反复发作。现代西医学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效 果尚不理想。坐骨神经痛在体内各种神经痛中居于首位,是常见病。但坐骨神经痛只是疾病的一个症 状,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 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0岁以 前和60岁以后少见。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也就是说任何原因引 起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缘的疼痛均称之为坐骨神经痛。蒙医理论认为坐骨祌经痛是因长期衣着单薄、发汗后受风寒、雨天潮湿或在寒冷天气 入水等,引起风寒湿下注,臀部及大腿发沉发僵,使神经血管经脉功能失调,导致坐骨神经 痛。蒙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原则是,温肾活血,带动全身血液循环,通经活络,松弛肌肉神 经,促进机体代谢。本专利技术根据蒙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多年的经验组方而成,方中桑椹子、山萸肉、白 芍、益智仁具有温肾活血、生津润肠的作用,川芎、乳香、没药、延胡索具有疏风散寒、通 经活络的作用,诸药合而用之,具有温肾活血、生津润肠、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 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为重量单位) l.处方山萸肉60 — 180份 决明子60—180份 乳香60 — 180份 诃子60—180份桑椹子60 — 180份 益智仁60 — 180份 川芎120 — 360份 延胡索120—360份白芍120 — 360份 红花60 — 180份 没药120 — 360份 制草乌60—180份石菖蒲60—180份木香60—180份沉香60—180份川楝子60 —180份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桑椹子120份山萸肉120份白芍240份益智仁120份决明子120份红花120份川芎240份乳香120份没药240份延胡索240份诃子120份制草乌120份石菖蒲120份木香120份沉香120份川楝子12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的药效成分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粉,混合。也可以是采 用中药制药的常规方法制备。这些制药常规方法可以是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法,此外还有其 他提取方法,具体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优选采用下列制备方法制备 2.制备工艺(1) 延胡索加75%乙醇温浸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浓縮至稠膏状;(2) 取桑椹子、山萸肉、白芍、益智仁、决明子、红花、川芎、乳香、没药、诃子、制草 乌、石菖蒲、木香、沉香、川楝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 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 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T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 状;(3) 将歩骤(1)所得稠膏与歩骤(2)所得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制成颗粒、片、胶囊等不同制剂。采用上述中药原料相互配伍及其制备方法,全方具有温肾活血、生津润肠、疏风散寒、 通经活络的功效,对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肩周炎、腰肌劳损、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良好的治疗作用。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l.处方桑椹子120份 山萸肉120份白芍240份益智仁120份 决明子120份 红花120份乳香120份 诃子120份 木香120份没药240份 制草乌120份 沉香120份川芎240份 延胡索240份 石菖蒲120份 川楝子120份 2.制备工艺(1) 延胡索加75%乙醇温浸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 5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浓縮至稠膏状;(2) 取桑椹子、山萸肉、白芍、益智仁、决明子、红花、川芎、乳香、没药、诃子、制草 乌、石菖蒲、木香、沉香、川楝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 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 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 8倍 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T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 状;(3) 将歩骤(1)所得稠膏与歩骤(2)所得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蔗糖粉, 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方法1. 处方桑椹子120份 益智仁120份 川芎240份 延胡索240份 石菖蒲120份 川楝子120份2. 制备工艺(1) 延胡索加75%乙醇温浸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浓縮至稠膏状;(2) 取桑椹子、山萸肉、白芍、益智仁、决明子、红花、川芎、乳香、没药、诃子、制草 乌、石菖蒲、木香、沉香、川楝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 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08 1. 14 (50 6(TC)的清膏,加2.8倍 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T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 状;(3) 将步骤(1)所得稠膏与步骤(2)所得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硬山萸肉120份 决明子120份 乳香120份 诃子120份 木香120份白芍240份 红花120份 没药240份 制草乌120份 沉香120份脂酸镁,压片,即得。实施例3:胶囊剂的制备方法l.处方:桑椹子120份山萸肉120份白芍240份益智仁120份决明子120份红花120份川芎240份乳香120份没药240份延胡索240份诃子120份制草乌120份石菖蒲120份木香120份沉香120份川楝子120份 2.制备工艺(1) 延胡索加75%乙醇温浸30分钟,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提取液,浓縮至稠膏状;(2) 取桑椹子、山萸肉、白芍、益智仁、决明子、红花、川芎、乳香、没药、诃子、制草 乌、石菖蒲、木香、沉香、川楝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 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08 1. 14 (50 60°C)的清膏,加2.8倍 量乙醇,搅匀,加热至6(TC,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縮成稠膏 状;(3) 将歩骤(1)所得稠膏与步骤(2)所得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淀粉, 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桑椹子60-180份山萸肉60-180份白芍120-360份益智仁60-180份决明子60- 180份红花60-180份川芎120-360份乳香60-180份没药120-360份延胡索120-360份诃子60-180份制草乌60-180份石菖蒲60-180份木香60-180份沉香6 0-180份川楝子60-18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其特征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桑椹子60-180份 山萸肉60-180份白芍120-360份益智仁60-180份 决明子60-180份红花60-180份川芎120-360份 乳香60-180份 没药120-360份延胡索120-360份诃子60-180份 制草乌60-180份石菖蒲60-180份 木香60-180份 沉香60-180份川楝子60-1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肾活血、通经活络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中制备所述药 效成分的优选下列原料山萸肉60 — 180份 决明子60—180份 乳香60 — 180份 诃子60 — 180份 木香60 — 180份白芍120 — 360份 红花60—180份 没药120 —360份 制草乌60—180份 沉香60—180份山萸肉120份 决明子120份 乳香120份 诃子120份 木香120份白芍240份 红花120份 没药240份 制草乌120份 沉香120份桑椹子120份 益智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