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623847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圆键、孔用挡圈,用后夹板将电机前轴承固定,在后夹板和电机外壳止口面内侧铣一个圆键孔,插入圆键,再在电机外壳前端上一个孔用挡圈,将前夹板用螺钉与后夹板拧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孔用挡圈定位和圆键止位技术来固定电机轴承端盖,可在对电机的防护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情况下对电机前轴承进行定位,防止电机转子带动前端盖旋转和轴向颤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动执行机构行业所用电机一般为外置电机,电机输出轴直接与蜗杆 相连。 一般要求功率大、体积较小,且必须防水、防爆,表面要求完全密封。 目前市面上的所有大功率、小体积电机因受空间限制,只能采用在电机外壳 止口面(防爆面)上装紧定螺钉定位,这使得电机的密封性变差;或按传统 电机制作工艺制作体积加大的固定前轴承端盖,这样又使得电机的使用空间 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难以满足体积较小、表面完全密封 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密封性好的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 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圆 键、孔用档圈,用后夹板将电机前轴承固定,在后夹板和电机外壳止口面内 侧铣一个圆键孔,在圆键孔内插入圆键,再在电机外壳前端上一个孔用档圈, 将前夹板用螺钉与后夹板拧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孔用挡圈定位和圆键止位 技术来固定电机轴承端盖,克服了现有采用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中需在电 机外壳止表面需用螺钉固定而导致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并克服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体积大的问题。又对电机的防护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情况下对电机 前轴承进行定位,防止电机转子带动前端盖旋转和轴向颤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本技术包括轴承l、前夹板5、后夹板2、圆键3、孔用档 圈4、输出轴6,用后夹板2将电机前轴承1固定,在后夹板2和电机外壳止 口面内侧铣一个圆键孔,在圆键孔内插入圆键3,防止后夹板2在电机壳内随 电机转子作相对旋转(周向定位)。再在电机外壳前端上一个孔用档圈4,将 前夹板5用螺钉与后夹板2拧紧,利用孔用档圈的定位作用防止转子的轴向 颤动(轴向定位)。本技术很好解决了电动执行机构在电机体积受限的情况下前轴承端 盖无法很好定位的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圆键、孔用档圈,用后夹板将电机前轴承固定,在后夹板和电机外壳止口面内侧铣一个圆键孔,在圆键孔内插入圆键,再在电机外壳前端上一个孔用档圈,将前夹板用螺钉与后夹板拧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圆键、孔用挡圈,用后夹板将电机前轴承固定,在后夹板和电机外壳止口面内侧铣一个圆键孔,插入圆键,再在电机外壳前端上一个孔用挡圈,将前夹板用螺钉与后夹板拧紧。本技术采用孔用挡圈定位和圆键止位技术来固定电机轴承端盖,可在对电机的防护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情况下对电机前轴承进行定位,防止电机转子带动前端盖旋转和轴向颤动。文档编号H02K5/16GK201315514SQ200820159448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少洲, 李炎灿, 峰 黄 申请人:湖南力升信息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夹板、后夹板、圆键、孔用档圈,用后夹板将电机前轴承固定,在后夹板和电机外壳止口面内侧铣一个圆键孔,在圆键孔内插入圆键,再在电机外壳前端上一个孔用档圈,将前夹板用螺钉与后夹板拧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少洲李炎灿黄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力升信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