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德铧专利>正文

长余辉节能高效安全诱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1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长余辉节能高效安全诱虫器,包括上盖、虫收集斗、诱虫灯和捕虫装置,上盖和虫收集斗分别连接在捕虫装置的上端和下端,诱虫灯设在捕虫装置的中央。在所述的诱虫灯附近设有长余辉蓄光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其诱虫灯外的长余辉蓄光体以及由长余辉蓄光材料制成捕虫装置可以在断电后长时间发光,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其捕虫装置的捕虫杆和连接在该捕虫杆上的毛刷构成一个封闭的“捕虫空间”,相邻的人字形的毛刷的两端之间可以使飞虫顺向进入“捕虫空间”,而由于相邻毛刷顶在一起,飞虫很难逃出“捕虫空间”,这样就实现了捕虫的目的。不需要使用电网电击捕虫,节电高效又安全。易于推广应用,对于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ong afterglow energy-saving high-efficiency safety insect trap

A long afterglow energy efficient safe trap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and an insect collecting scoop, light trap and insect catching device, an upper cover and an insect collecting scoop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t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insect catching device, the light in the center of the insect catching device. A long afterglow light bod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ligh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light of the long afterglow luminescence and long afterglow luminescence materials made by the insect catching device can be in power after the long time light has obvious energy-saving effect; the insect catching rods and connected to form a closed \insect catching space\ in the insect catching rods brush the insect catching device, between two adjacent herringbone brush can make flies forward into the \trap space\, and the adjacent brush top together, it is difficult to escape the \insect insect catching space\, so as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catching insects. Do not need to use the electric network to catch insects, electricity efficient and safe. It is easy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诱虫捕虫器,具体是一种利用高亮度复合发 光材料和长余辉双层安全灯组合成的高亮度的高效节能、安全的诱虫 器。主要用于田地、树林、饲养场的捕虫以及收集虫类标本之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业和林业中普遍采用了用诱虫灯诱虫并用高压电击网 或采用胶粘的方式将飞虫杀死的杀虫装置。其缺点是耗电大,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长余辉节能安全诱虫器,以解决 现有技术存在的耗电大、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盖、虫收集斗、诱虫体和捕虫 装置,上盖和虫收集斗分别连接在捕虫装置的上端和下端,诱虫灯设 在捕虫装置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诱虫灯附近设有长余辉蓄 光体。所述的长余辉蓄光体为套在所述的诱虫灯外的筒形体、网状体或 纵向杆。所述的捕虫装置由捕虫杆和连接在该捕虫杆上的毛刷构成,多根 捕虫杆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的诱虫灯的周围,在每一捕虫杆上沿其长 方向均匀连接两排呈人字形的毛刷,毛刷也可以是条片状的,相邻的 毛刷端相互接近、接触或有少量交叉。所述诱虫器整体的形状可以是正多边柱形、圆柱形或灯笼形的。所述的捕虫杆和毛刷由长余辉蓄光材料制成。 所述的诱虫灯的电源可采用市电、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或 蓄电池。在所述的捕虫装置内设有诱虫气味剂。本技术的优点是其诱虫灯外的长余辉蓄光体以及由长余辉 蓄光材料制成捕虫装置可以在断电后长时间发光,具有明显的节能效 果;其捕虫装置的捕虫杆和连接在该捕虫杆上的毛刷构成一个封闭的捕虫空间,相邻的人字形的毛刷的两端之间可以使飞虫顺向进入 捕虫空间,而由于相邻毛刷顶在一起,飞虫很难逃出捕虫空间, 这样就实现了捕虫的目的。不需要使用电网电击捕虫,节电高效又安 全。易于推广应用,对于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本技术的捕虫杆和毛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图4,本技术包括上盖3、虫收集斗8、诱虫灯7 和由捕虫杆5和连接在该捕虫杆上的毛刷6构成的捕虫装置,上盖3和虫收集斗8分别连接在捕虫杆5的上端和下端,在上盖3的顶端设 有挂钩1。所述的捕虫装置的结构是多根捕虫杆5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的诱虫灯7的周围,在每一捕虫杆5上沿其长方向均匀连接两排 呈人字形的毛刷6,相邻两根捕虫杆5上的毛刷5端相互接近、接触 或有少量交叉。在锥形的虫收集斗8的小口端9 (下端)装有收集袋 或收集仓10。所述诱虫器整体的形状可以是正多边柱形、圆柱形或灯笼形的。所述的捕虫杆5和毛刷6可由长余辉蓄光材料或普通塑料制成。 捕虫杆5围成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多边柱形、球形等任何形状。毛 刷6可以挺直但具有一定的柔性,飞虫从捕虫杆5和毛刷6外部进入 时,由于相邻的毛刷6的顶端向内倾斜并相交,靠飞虫的动力可以分 开相邻的毛刷顶端而进入由捕虫杆5和毛刷6围成的空间内。固定在 捕虫杆5上的毛刷6也可以是条片状的。而由于相邻的毛刷6的顶端 相互顶在一起,进入内部的飞虫很难逃出(参见图2)。还可在所述的诱虫灯7附近设有长余辉蓄光体2,该长余辉蓄光 体2可以是套在所述的诱虫灯7外的筒形体、网状体、纵向栏杆或设 在诱虫灯7附近的杆、片等形状。长余辉蓄光体2以及上述的由长余 辉蓄光材料制成的捕虫杆5和毛刷6可以在断电后长时间发光,可以 大大节约电能。也可采用间隔通电的方式工作,如采用钟控器或多谐 振荡器进行自动控制。所述的诱虫灯7的电源可采用市电、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 装置或蓄电池。诱虫灯7可采用冷阴极的长余辉双层管灯或各类的直 管灯、球形灯或LED。本技术利用各种飞虫类夜间追逐光亮的特点,把飞虫吸引到诱虫器内,放置在树林、田地渔塘、饲养场、减少农、林病虫害高效、 环保、节能的特点十分突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利用各种飞虫类夜间追逐光亮和喜闻 相应气味的特点,把飞虫吸引到诱虫器内,将诱虫器悬挂在相应的位 置,如放在树林、田地、渔塘、饲养场。飞虫进入本装置内会瞬间产 生慌乱、疲劳状态,自然的落入底部的收集袋10内,达到灭虫的目的。 收集的飞虫达到一定数量时,可取下收集做为饲料。若在渔塘可直接 将储存袋引伸到水里喂养鱼类。本技术利用长余辉发光材料在自然光和灯光照射下能长时间 发光的特点,使用双层长余辉照明灯在控制器的调节下间歇供电,只 用常用灯的三十分之一左右的电就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以及本装置在 设计上的特殊结构优势,使飞虫进的去飞不出,本装置不光夜间有极 好的效果,白天在装置设置飞虫喜闻的气味剂对于高效率捕杀苍蝇飞 虫类效果突出,这种全天侯的捕虫器高效、节能。大量收集的各类飞 虫可作为饲料喂养鱼类、禽类。此装置可广泛的应用于农田、养殖大 棚、鸡舍、池塘、林场、文化广场、小区等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余辉节能高效安全诱虫器,包括上盖、虫收集斗、诱虫灯和捕虫装置,上盖和虫收集斗分别连接在捕虫装置的上端和下端,诱虫灯设在捕虫装置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诱虫灯附近设有长余辉蓄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余辉节能高效安全诱虫器,包括上盖、虫收集斗、诱虫灯和捕虫装置,上盖和虫收集斗分别连接在捕虫装置的上端和下端,诱虫灯设在捕虫装置的中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诱虫灯附近设有长余辉蓄光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余辉节能高效安全诱虫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长余辉蓄光体为套在所述的诱虫灯外的筒形体、网状体或纵向 杆;所述的诱虫灯采用冷阴极的长余辉双层管灯或各类的直管灯、球 形灯或LED。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余辉节能高效安全诱虫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捕虫装置由捕虫杆和连接在该捕虫杆上的毛刷或条片构成, 多根捕虫杆纵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的诱虫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超
申请(专利权)人:钟德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