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艮中专利>正文

漏斗式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949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漏斗式诱捕器,是在一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上设一层纱网,其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十字形撞击板上边罩一上盖,漏斗下面连一集虫瓶,十字形撞击板下部中央设有信息素置放处;十字形撞击板由上插板和下插板交叉组成,上插板中央设有下插槽,下插板中央设有上插槽,上下插板的四角均设有弹性突起、下面中央有一三角凹陷;上下插板长500毫米、宽300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漏斗式诱捕器,针对小蠹虫受撞击后假死的习性特制。结合聚集信息素引诱剂使用,小蠹虫在引诱剂的引诱下飞来,撞击在十字形交叉板上,假死后掉入集虫瓶,效果十分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unnel trap

A funnel type trap, funnel in a big circle, above a layer of gauz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shaped impact plate, cross impact plate top cover of an upper cover, a funnel below insect collecting bottle, cross impact central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pheromone placed; cross impact plate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inserting plate and the board is composed of cross, 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slot, the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central slot, o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low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protuberance, the central has a triangular depression; on the board is 500 mm long, 300 mm wi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unnel traps, for small beetles after the impact of suspended animation special habits. According to the aggregation pheromone attractant, bristletail attractant in the lure of flying, impinging on the crossed plate, suspended after the fall into the insect collecting bottle,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林业虫害防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小蠹虫的漏斗式诱捕器
技术介绍
在农林业防虫害方面,由于化学杀虫剂长期使用,造成3R问题,污染、破坏环境、 对害虫的天敌具有杀伤作用,非万不得已, 一般己经不再提倡使用。为了保护环境,既能有效的消灭害虫,又可以保护天敌,绿色防控技术中提倡采用昆虫 信息素诱捕。因为各种害虫习性不同,形态不同,飞行速度及方式不同,这就需要有针对特 定害虫的诱捕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满足上述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对小蠹虫的漏斗式诱捕器。 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是在一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上设一层纱网,其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所述十字形撞击板上边罩一上盖,所述漏斗下面连一集虫瓶,所述十字形撞击板中央设有信息素置放处。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其中所述十字形撞击板由上插板和下插板交叉组成,所述 上插板中央设有下插槽,所述下插板中央设有上插槽,所述上下插板的四角均设有弹性突起、 下面中央有一三角凹陷。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其中所述上下插板长500毫米、宽300毫米。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针对小蠹虫受撞击后假死的习性特制。结合聚集信息素引诱 剂使用,小蠹虫在引诱剂的引诱下飞来,撞击在十字形交叉板上,假死后掉入集虫瓶,效果 十分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的示意图2是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下插板的示意图3是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上插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漏斗式诱捕器的示意图。漏斗式诱捕器包括:上盖1、十字形撞击板2、漏斗3、纱网4、集虫瓶5。漏斗3是一个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3,上设一层纱网4,再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 2,十字形撞击板2上边罩一上盖1,漏斗3下面连一集虫瓶5,十字形撞击板2中央设有信 息素置放处6。十字形撞击板2由上插板25和下插板24交叉组成,上插板25中央设有下插槽21 (见 图3),下插板24中央设有上插槽21A (见图2),上下插板25、 24的四角均设有弹性突起22, 供连接上盖1和漏斗3是使用,下面中央有一三角凹陷23,便于清除纱网4上的堆积物。上下插板25、 24的较佳尺寸为长500毫米、宽300毫米。聚集信息素配套漏斗式诱捕器的设置应按照以下几点来执行。 A,现在使用的小蠹虫聚集信息素其有效距离一般为200—300米,条件允许的话,聚集信息素及诱捕器应设置在林缘空地,距离林缘10—25米,距林缘太近有可能使小蠹虫对边缘林木入侵,太远则降低引诱效果。在未发生小蠹虫侵害或轻度侵害的林区,尤其要遵循这一设置原则,这样就可为健康林木做一个保护墙,即使偶有小蠹虫入侵,也会把它引到林外来消灭。B, 对于小蠹虫中度危害乃至高度危害林区,为了尽快降低虫口密度,除在林缘设置聚集信息 素及诱捕器外,也可以在林间较大的空地设置诱捕器。在林间设置诱捕器原则上要距最近的 林木5—8米,即直径在10—16米以上的林间空地就可以设置。C, 诱捕器间距,从经济的角度讲,最少应在20米以上,若是因为危害较重及地理位置的原因, 最少间距也应大于10米,否则会相互影响引诱效果。林区空地间诱捕器间距应为10—15米。D, —般小蠹虫聚集信息素诱捕器设置高度为诱捕器顶部距地面1. 5米。纵坑切梢小蠹诱捕器 应设置在3-5米高处。根据不同的小蠹虫活动特性设置不同的诱捕器悬挂高度。但诱捕器与 林区之间若有灌木丛,诱捕器要高于灌木,或把灌木砍掉。在使用聚集信息素的林区,应该将受小蠹虫侵害的濒死木,枯立木清理掉,因为受到大 量小蠹虫侵害的濒死木和枯立木,本身就是巨大的聚集引诱剂!不但能引来大量的小蠹虫侵 染周边的健康树,同时也严重影响聚集信息素的引诱效果。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至少应在春季扬飞期前7天设置。聚集信息素持效期一般为 8—10周,此后需要根据各地不同小蠹虫生物习性来确定是否更换新的聚集信息素。用于一般性监测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需要每7—10天对诱到的小蠹虫进行统计。 用于重点监测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需要每1_3天对诱到的小蠹虫进行统计。用于防治的聚集信息素及配套诱捕器,根据虫口密度,可每2周对诱到的小蠹虫进行处置。一般情况下聚集信息都是在使用前1一2个月生产,若有铝箔等密封避光包装,可以冷藏 保存1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斗式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一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3)上设一层纱网(4),其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2),所述十字形撞击板(2)上边罩一上盖(1),所述漏斗(3)下面连一集虫瓶(5),所述十字形撞击板(2)下部中央设有信息素置放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式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一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的漏斗(3)上设一层纱网(4),其上面设有十字形撞击板(2),所述十字形撞击板(2)上边罩一上盖(1),所述漏斗(3)下面连一集虫瓶(5),所述十字形撞击板(2)下部中央设有信息素置放处(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式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撞击板(2)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艮中
申请(专利权)人:崔艮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