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烃类加工装置反应系统的加热或补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9088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烃类加工装置反应系统的加热或补热方法,是通过烃类加工装置的催化剂自动补充系统和/或催化助剂加入系统,将颗粒度在10-140μm之间的煤粉连续或间歇式加入催化剂再生器。使用该方法可节约大量的轻质燃料油,降低装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烃类加工领域,涉及到烃类加工装置反应系统的加热或补热方法
技术介绍
石化行业采用流化态催化反应的烃类加工工业装置检修后,重新开工时,为了使催化剂和反应系统逐步达到操作所需要的反应和再生温度,均需要向再生器喷入大量的轻质燃料油,增加了装置的生产成本和能耗,同时也造成大量的优质资源浪费。特别是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和国内石油资源的不足,石油价格的攀升,使得炼油企业节能降耗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因此,石油化工生产中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代替石油化工加工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燃料油,节约石油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国内粉煤燃烧技术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粉煤燃烧的特点是燃尽率高,通过特制的燃烧器和合理配风,燃烧效率可达到98%以上。一般采用的方式是燃料煤集中制粉、罐车配送、炉膛分散燃烧,但排放系统必须设置高效除尘装置,保证粉尘的排放符合国家要求。近年来,国内有的专业机构应用自主开发、国产配套的中小型粉煤燃烧技术,成功实现了中小型燃油锅炉改造。目前在火力发电厂和其他工业加热装置采用粉煤代油燃烧技术,此项技术可对条件适宜的燃油锅炉、工业窑炉等实施改造,实现代油燃烧。在烃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烃类加工装置反应系统的加热或补热方法,所述烃类加工装置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催化剂再生器、催化剂自动补充系统和/或催化助剂加入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催化剂自动补充系统和/或催化裂化助剂加入系统,将颗粒度在10~140μm之间的煤粉连续或间歇式地加入到催化剂再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小波刘丹禾郝代军王月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