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信息素诱芯的散发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597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昆虫信息素在监测和防治害虫中使用的一种信息素的散发器。该散发器是环型的硅橡胶圈,通过浸泡含有所需昆虫信息素的溶液而制成诱芯。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浸泡制成的硅橡胶圈诱芯与通过点滴制成的硅橡胶塞诱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硅橡胶圈诱蛾数明显比硅橡胶塞多,诱蛾的持效期明显比硅橡胶塞长,而且制备诱芯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散发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istributor for insect pheromone inducing co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biolog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distributor for the use of pheromone in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es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ng shaped silicon rubber ring, which is made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the desired insect pheromone. The silicon rubber ring of the invention is made by soaking bait is core and silicon rubber plug by drip made of silicon rubber ring is induced, the invention of the trap than silicon rubber Saido, the duration of trap is more obvious than silicon rubber plug, the proces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baits is simple and low cost. Easy to scale production, is a new type of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昆虫信息素在监测和防治害虫中使用的一种散发器。附附图说明图1.棉铃虫不同诱芯田间诱蛾动态附图2.甜菜夜蛾不同诱芯田间诱蛾动态附图3.玉米螟信息素两种不同诱芯田间诱蛾动态附图4.硅橡胶圈诱芯。附图4说明1—高,2—厚,3—内径,4—外径表2甜菜夜蛾田间诱蛾结果(上海松江花椰菜地2000.8.16-9.20) 从表2、图2的实验结果看,硅橡胶圈诱芯的诱蛾量略高于对照橡胶塞诱芯,同时硅橡胶圈诱芯在后期的诱蛾量略高于对照橡胶塞诱芯的诱蛾量。实施例2.对照组采用普通硅橡胶塞,在橡胶塞的凹处滴加入含有玉米螟性信息素25μg(Z12-14∶Ac/E12-14∶Ac=1/1)的60μl的二氯甲烷溶液。硅橡胶圈诱芯(厚2mm、高3mm、内径4mm、外径8mm、25μg/诱芯)是用玉米螟性信息素组分(Z12-14∶Ac/E12-14∶Ac=1/1),浓度为0.15μg/μl的二氯甲烷溶液浸泡而成。(浸泡方法如实施例1)将制成的诱芯在陕西高陵的玉米田里作田间试验,(诱捕器的设置如实施例1)结果如下表3.玉米螟田间诱蛾结果(陕西高陵玉米田2000.8.5-9.20) 从表3.的实验结果来看,玉米螟性信息素硅橡胶圈诱芯的诱蛾效果明显优于硅橡胶塞诱芯。从图3可以看出硅橡胶塞诱芯在9月2日后,诱芯失效,而硅橡胶圈诱芯仍有相当的诱蛾效果。实施例3.对照组采用普通硅橡胶塞,在橡胶塞的凹处滴加入含有50μg小菜蛾性信息素(Z11-16∶Ac/Z11-16∶A1/Z11-16∶OH=5∶5∶1)的50μl的二氯甲烷溶液。硅橡胶圈诱芯(50μg/诱芯、内径6mm、外径12mm、厚3mm、高2mm)用小菜蛾性信息素组分(Z11-16∶Ac/Z11-16∶Al/Z11-16∶OH=5∶5∶1)浓度为0.12μg/μl的的二氯甲烷溶液浸泡而成(方法如实施例1)。将制成的诱芯在上海宝山的小白菜地里作田间试验,(诱捕器的设置如实施例1)结果如下表4.小菜蛾田间试验结果(上海宝山,小白菜地2001.9.21-11.8) 表4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T测验的结果表明这两种诱芯的诱蛾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因硅橡胶圈的诱芯制作工艺简单,省时省工,生产成本低,因而完全可以取代硅橡胶塞诱芯。综上所述,硅橡胶圈诱芯的诱蛾效果明显优于或相当于(仅小菜蛾诱芯)硅橡胶塞诱芯,其诱蛾持效期明显长于硅橡胶塞诱芯,特别表现在棉铃虫和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的使用上。原因(一),对照橡胶塞诱芯是采用点滴方法而制成的,由于溶剂挥发的速度很快,导致性信息素组分渗入得不够深,由于性信息素组分是易挥发物,而且棉铃虫性信息素是醛类,易于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从而导致诱芯失败;(二)目前最常用的橡胶塞厚度为1mm,小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硅橡胶圈的厚度1-3mm;(三)本专利技术的硅橡胶圈诱芯是采用浸泡法制成的,且硅橡胶圈有一定的厚度,从而昆虫性信息素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充分地渗入到硅橡胶圈里,避免了醛类化合物的氧化分解,所以诱芯诱蛾持效期明显长于对照硅橡胶塞,进一步证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以上的实施例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的硅橡胶圈设计合理,能作为多种昆虫性信息素的散发器,诱蛾持效期长,而且用这种散发器制作的诱芯工艺简单,省时省工,降低生产成本,易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规模化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散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昆虫信息素的散发器由硅橡胶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散发器为环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信息素的散发器由硅橡胶制成,其特征在于该散发器为环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型硅橡胶圈散发器,其特征在于高2-4mm,厚1-3mm,内径2-6mm,外径6-12mm。3.一种昆虫信息素散发器硅橡胶圈诱芯的制备方法,用二氯甲烷为溶剂,将所需昆虫信息素组分配制成所需浓度,其特征在于硅橡胶圈通过浸泡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家纬邓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