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5111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昆虫性引诱剂,具体涉及一种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0份的顺11‐十六碳烯醛和1~20份的反11‐十六碳烯醛,所述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诱芯包括性引诱剂、溶剂和诱芯载体,所述的性引诱剂为上述引诱剂,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醚或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诱芯载体为复合橡胶诱芯载体或聚乙烯塑料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大量性引诱剂成分及配比的创造性筛选实验并结合地理区域的特点,优选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到一种高效防治黄杨绢野螟的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性引诱剂,具体涉及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 法。
技术介绍
黄杨絹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或 Glyphodes perspectalis) (Walker, 1859)是鳞翅目螟蛾科昆虫,最初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自2006年 首次传入德国后,已蔓延至欧洲多个国家,并有进一步扩展之势。由于幼虫取食黄杨、雀舌 黄杨、金叶黄杨等黄杨科多种园林植物,爆发时往往将叶片吃光,造成植株枯死,严重影响 城市景观。为全面了解该害虫的特性并开展有效的防治,研宄者们对其发生危害规律、生物 学特性、人工饲养及其地理分布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宄。现有的技术中,大多采用 杀虫剂来进行黄杨絹野螟的防治,但使用杀虫剂其人力成本消耗大,针对大面积园林植物 的黄杨絹野螟的防治很不便捷,不能有效的实现黄杨絹野螟病虫害的防治。 目前针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昆虫性诱剂产品针对病虫害的防治越显重要, 昆虫性诱剂产品是仿生高科技产品,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并缓释至 田间,引诱雄虫至诱捕器,并用物理法杀死雄虫,从而破坏其交配,最终达到防治的目的。通 过诱捕器进行害虫防治,具有诱虫专一,不诱发害虫抗性,保护生态环境和有益生物种群。 使用性信息素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克服园林分布面积大、地形和地势多变而引起的局 限性。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从而将害虫控制在发生的初期,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同时性信息素可用作病害昆虫的监测、预测预报,具有及时、准确 了解林间病害昆虫的发生和消长情况。但由于园林灌木不同于农作物,其分布于公园、城市 道路和庭院等,传统利用杀虫剂防治比较困难。因此,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成虫以减少雌雄交 配,致使雌蛾产下的卵未能孵化,进而可控制黄杨絹野螟幼虫的田间数量在较低水平,从而 可有效达到防治的目的。 但现有的技术中针对黄杨絹野螟性信息素的专利技术较少,且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 同种昆虫进化形成了性信息素的地理区系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雌蛾性信息素分泌组成的 差异和雄蛾在感觉反应上的差异。昆虫性信息素地理区系差异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不 同地理种群有相同的性信息素成分,但各组分之间的浓度比例不同,另一类则是各组分的 化学结构不相同。在已经鉴定的昆虫性信息素中,大多数情况是性信息素的组成及其比例 存在差异;并且针对黄杨絹野螟昆虫存在变异种,现有的黄杨絹野螟性信息素不能够对变 异品种的黄杨絹野螟实现有效防治。黄杨絹野螟变异种有害昆虫往往会发生对农林作物致 害性的变异从而导致害虫暴发成灾。还会导致其行为、生理特征、生活史等变化,如生长发 育、取食、存活、交配和产卵能力的变异等。黑化个体的幼虫和成虫生命力通常比正常型强, 生长发育和交配行为也有显著差异,由此极大地影响其繁殖。 由此可见,能否专利技术出一种基于我国地理区域的黄杨絹野螟性信息素及各成分的 有效配比,得到一种可高效防治黄杨絹野螟的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技 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我国地理区域的黄杨絹野螟性引诱 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性引诱剂成分及配比的创造性筛选实验并结合地 理区域的特点,优选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到一种高效防治黄杨絹野螟的性引诱剂和诱 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 数的组分: 顺11-十六碳稀醛 1~50份 反11-十六碳烯醛 1~20份。 优选地,所述黄杨絹野螟的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顺11-十六碳稀醛 5~15份 反11-十六碳烯醛 5~10份。 更优选地,所述黄杨絹野螟的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顺11-十六碳烯醛 5份 反11-十六碳烯醛 5份。 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的有效成分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顺1卜十六碳稀醇 1~15份 顺9-十六碳烯醛 1~10份。 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包括性引诱剂、溶 剂和诱芯载体,所述的性引诱剂为上述的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二氯 甲烷、乙醚或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诱芯载体为复合橡胶诱芯载体或聚乙烯塑料管。 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溶解在所述溶剂中,浓度为60~95g/L。 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还包括抗氧化剂和抗紫外稳定剂。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BHA、BHT、PG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抗紫外稳定剂为水杨酸酯 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与受阻胺类复配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抗紫外稳定剂为水杨酸苯酯、苯并三氮唑、2,4_二羟基二苯甲酮、 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取黄杨絹野螟性 引诱剂的各组分溶解在所述溶剂中制备成性引诱剂溶液,每lml的诱芯载体中滴加20~ 200 y g性引诱剂,同时加入5~20 y g的抗氧化剂和10~35 y g的抗紫外稳定剂,制备成 的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针对我国地理区域特 点,基于大量园林试验,优选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成分及各成分配比,并通 过合理筛选,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黄杨絹 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可高效防治黄杨絹野螟。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可 用作黄杨絹野螟病害昆虫的监测、预测预报,具有及时、准确了解林间黄杨絹野螟的发生、 消长变异的情况。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和诱芯可用于大量诱杀、预测黄杨絹野螟, 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在不适宜使用化学农药的林地里进行大量诱杀,降低林间的重口密 度,达到防治黄杨絹野螟的目的,可将本专利技术的引诱剂和诱芯进行产业化生产,其具有很好 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黄杨絹野螟雄成虫对不同浓度剂量性信息素及其异构体的EAG 反应图。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顺11-十六碳烯醛和反11-十六碳烯醛的单一及组合引诱剂对 黄杨絹野螟雄成虫的诱集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 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 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 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 数的组分: 顺11-十六碳烯醛 1份 反11-十六碳烯醛 20份。 一种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所述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包括性引诱剂、溶 剂和诱芯载体,所述的性引诱剂为上述的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二氯 甲烷、乙醚或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诱芯载体为复合橡胶诱芯载体或聚乙烯塑料管。 一种制备黄杨絹野螟性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取黄杨絹野螟 性引诱剂的各组分溶解在所述溶剂中制备成性引诱剂溶液,浓度为95g/L,每lml的诱芯载 体中滴加入20 y g性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杨绢野螟性引诱剂的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    1~50份反11‑十六碳烯醛    1~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月秋杜永均罗金燕潘理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