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877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设置在阀体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具有用于与外部管件相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的内端面的直径大于其外端面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此外,其管径大小不同,能实现大进小出,或小进大出,方便的控制其流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管件连接结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一般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上具 有用于与外部水管相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口的端面上 设置有凸台,外部管件的管口卡设在凸台上,再通过连接孔与连接口相固定。但是将外部管 件快速便捷的连接在连接管上并不容易,往往会花费较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设置在阀体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 的连接管上具有用于与外部管件相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 述的凸台的内端面的直径大于其外端面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设置有两个。进一步优选地,两个所述的连接管的管径大小不相同。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 2 )、管径大小不同,能实现大进小出,或小进大出,方便的控制其流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体;2、连接管;3、连接口 ;4、凸台;5、内端面;6、外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以设置在阀体1上的连接结构为例。 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2,连接管2上具有用于与外部管件相连接的连接口 3,在连接口 3 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在连接口 3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凸台4,凸台4的内端面5的 直径大于其外端面6的直径,使其形成一个导向斜面。连接管2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管2的管径一大一小。当需要连接外部管件的时候,将外部管件的管口通过凸台4的导向斜面方便的卡 设在凸台4上,通过螺母将外部管件连接在连接管2的连接孔上,使其固定。两个连接管2 分别起到入口和出口的作用,由于两根连接管2的管径不同,可以实现大进小出或者小进 大出达到不同的进出流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设置在阀体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 的连接管上具有用于与外部管件相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的内端面的直径大于其外端面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设置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连接管的管 径大小不相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设置在阀体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具有用于与外部管件相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的内端面的直径大于其外端面的直径。本技术结构简单,连接方便;此外,其管径大小不同,能实现大进小出,或小进大出,方便的控制其流量。文档编号F16L55/07GK201851746SQ20102062053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顾才观 申请人:苏州新格朗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设置在阀体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具有用于与外部管件相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的内端面的直径大于其外端面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才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格朗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