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003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包括有一轮椅本体与一椅宽调节装置,该椅宽调节装置支持该轮椅本体并可调椅轮椅本体的乘坐宽度;该椅宽调节装置是以二联结杆中心拴锁形成,该二联结杆自其两端分别插置有一调节杆,使各调节杆可在其对应的联结杆内调整伸缩长度,并在各调节杆与各联结杆表面设置有相互搭配的调节孔,以便于调节杆与联结杆的拴锁固定,而各调节杆的末端是以枢接方式设置在轮椅本体上,使调节杆得在其联络的椅架上转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依患者需求而调整轮椅座位宽度大小的结构。习用的轮椅结构详如图6所示,其包括有一轮椅本体4与一支持结构5,该轮椅本体4包括有左右对称的二椅架41,并以该支持结构5联结在该二椅架41之间固定,该二椅架41的上端面张设有一乘坐面42,该乘坐面42后侧张设有一背部支撑面43,而该二椅架41的相对外侧各设置有一主支轮44,各椅架41前缘下端分别设置有一辅助轮45,并自该二椅架41的中段分别向前延伸有一脚踏板46,各椅架41在两侧设置有扶手47,各椅架41向后则各延伸设置有一握把48。藉由上述的习用轮椅结构,以便能提供患者一可供乘坐的轮椅,唯该轮椅的支持结构5是为固定大小的装置,无法配合患者的需求变化长度大小,故该轮椅的乘坐宽度是为固定而无法调整,如此即造成以下弊端1.习用的轮椅结构多是为一般成人的乘坐宽度,对于幼童或体型较小的患者并不适用,故此类患者只好勉强使用不适用的轮椅规格,造成生活上的不适;或有部分患者是采用订作方式,唯如此负担较大,绝非一般人所能负担。2.对于尚在发育中的幼童而言,因该幼童的身体会逐渐成长,故现有的轮椅即无法通用,而需经常更换,言不但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且废弃后的旧轮椅亦成为环保上的一大问题。由此可见,上述习用物品仍有缺失,实非一完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习用的轮椅结构所衍生的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完成本件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让不同的患者均可依其体型大小,适当的调整乘坐宽度,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该轮椅结构最适用于发育中的幼童患者,以减少添购轮椅的次数与开支。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该轮椅结构可藉由单一规格而适用所有患者,使轮椅可大规模制式生产,提高生产品质,并进而降低购置成本。本技术包括有一轮椅本体与一椅宽调节装置,是藉由该椅宽调节装置支持并控制该轮椅本体的乘坐面宽度,该椅宽调节装置是由二联络杆中心拴锁形成,该二联结杆自其两端分别插置有一调节杆,各调节杆与各联结杆表面均设置有多数个贯穿的调节孔,使各调节杆可在其对应的该联结杆内调整伸缩长度,并在长度调整完毕后藉由穿置该调节杆与该联结杆所对应的调节孔而拴锁固定,各调节杆的未端是枢接在其延伸方向的轮椅本体上,使该调节杆得转动而利于该调节杆的伸缩动作进行。其中各联结杆与各调结杆的拴锁是以螺丝、螺母方式穿置该调节孔锁固完成。其中该乘坐面与背部支撑面的两侧是以粘扣带等扣合方式装置在二椅架间,以方便快速张设或拆卸的作业。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目的功效,本技术提供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作为完全的揭示,而有关该技术的附图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椅宽调节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椅宽调节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椅宽调节动作实施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椅宽调节动作完成示意图6为习用折叠式轮椅的立体外观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主要包括有一轮椅本体1与一椅宽调节装置2。其中,该轮椅本体1包括有左右对称的二椅架11,并以该椅宽调节装置2联结在该二椅架11之间,该二椅架11在该椅宽调节装置2的上方则张设有一乘坐面12,该乘坐面12是用来装置座垫(图未示出),以形成一可乘坐的轮椅架构;在该乘坐面12后侧的该二椅架11间张设有一朝上的背部支撑面13,用来提供使用者背部倚靠支持,该乘坐面12与该背部支撑面13皆为帆布制成,以便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力,且为便于快速张设或拆卸的作业,该乘坐面12与该背部支撑面13的二侧是以粘扣带等扣合方式装置在该二椅架11间(图未示出);该二椅架11相对于该乘坐面12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主支轮14,各椅架11前缘下端分别设置有一辅助轮15,藉由该二主支轮14与核二辅助轮15配合该二椅架11形成一可移动的该轮椅本体1结构;该二椅架11自中段分别向前延伸有一脚踏板16,可用来提供使用者的脚位支持,各椅架11在该乘坐面12旁边向上设置有扶手17,以供使用者支持臂膀,而各椅架11向后各延伸设置有一握把18,使该轮椅可由外人持握该握把18端辅助推动行进。请参阅图2、图3,前述的椅宽调节装置2是由二联结杆21相互搭接,并以螺丝31、螺母32方式穿置锁固形成,其栓锁处可加置垫片33以确保螺合的稳定性;各联结杆21自其两端分别插置有一调节杆22,使各调节杆22可在其对应的该联结杆21内调整伸缩长度;该二联结杆21表面设置多数个贯穿的调节孔23,而各调节杆22表面亦设置有多数个调节孔24,使各调节杆22在完成长度调整后,以螺丝31、螺母32贯穿对应的二调节孔23、24而将该调节杆22固定在联结杆21上;各调节杆22的未端具有枢接端25,以将该调节杆22装置在其延伸方向的椅架11上,而令该调节杆22得在椅架11上转动,以确保调节杆22的工作进行。请参阅图4、图5,本技术在实施时,首先是去除该轮椅本体1上的乘坐面12与背部支撑面13,而后松开各螺丝31与螺母32,以调整各调节杆22在联结杆21内的适当长度,藉以调整该二椅架11之间的适当宽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而后将各螺丝31与螺母32锁回,再重新张设该乘坐面12与背部支撑面13,即完成本技术的调校工作。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与前述习用技术相互比较下,更具有下述的特点及功效1.本技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而能调整出最适用的轮椅乘坐宽度,让患者得到最体贴舒适的乘坐感受。2.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病患而言,本技术可在其身体成长时同时改变乘坐宽度,让尚在发育阶段的幼童亦能得到最舒适的照顾,同时节省患者在成长时所产生的新轮椅购置花费。3.本技术藉由单一规格而适应不同的使用者,故可降低生产线的复杂度,并提高轮椅产能的提高、品质的精进,更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嘉惠使用者。就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如联结杆与调节杆的数量、锁合方式的变化等,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包括有一轮椅本体与一椅宽调节装置,该轮椅本体包括有左右对称的二椅架,该二椅架是以该椅宽调节装置作联结,该二椅架在该椅宽调节装置的上方张设有一乘坐面,在该乘坐面后方则张设有一朝上的背部支撑面,而该二椅架相对于该乘坐面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主支轮,该二椅架前缘下端则各设置有一辅助轮,另该二椅架自中段分别朝前延伸有一脚踏板,该二椅架在该乘坐面旁边向上设置有扶手,该二椅架向后则分别延伸设置有一握把;其特征在于:该椅宽调节装置是以二联结杆中心拴锁形成,该 二联结杆自其两端分别插置有一调节杆,各调节杆与各联结杆表面均设置有多数个贯穿的调节孔,而各调节杆的未端是枢接在其延伸方向的椅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调整乘坐宽度的轮椅结构,包括有一轮椅本体与一椅宽调节装置,该轮椅本体包括有左右对称的二椅架,该二椅架是以该椅宽调节装置作联结,该二椅架在该椅宽调节装置的上方张设有一乘坐面,在该乘坐面后方则张设有一朝上的背部支撑面,而该二椅架相对于该乘坐面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主支轮,该二椅架前缘下端则各设置有一辅助轮,另该二椅架自中段分别朝前延伸有一脚踏板,该二椅架在该乘坐面旁边向上设置有扶手,该二椅架向后则分别延伸设置有一握把;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禄
申请(专利权)人:禄泰股份有限公司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