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865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其是对称设于一轮椅主体的左右两侧,每一侧的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是包括有装设于轮椅主体一侧的坐垫连杆与一外套管,坐垫连杆的一端是设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是容置定位于外套管的一端内,外套管内是套设有一内套管,内套管的一端是设有一从动齿轮而与主动齿轮相啮和,内套管的外侧壁是设有螺旋槽,于内套管外是套设有一升降杆,升降杆是位于外套管内,升降杆下端是设有一脚踏板,升降杆是藉由一传动组与螺旋槽的配合而可作升降,藉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坐立式轮椅的脚踏板可随轮椅使用的方式不同,而自动作升降调整,以确保病残者于使用上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运用于坐立式轮椅,其脚踏板的支架管是为一升降杆,其是可在轮椅立起时向下移动作支撑,以达到轮椅稳固目的。
技术介绍
按,轮椅是对病残者不可或缺而得以自理的一种重要康复辅助工具,许多残疾者虽然丧失了行走功能,但由于借助了轮椅而得以自理生活,甚至能胜任适当的工作,且病残者除了将轮椅作为代步的工具外,还可以透过轮椅来锻炼身体,以增强大脑皮层与肌肉收缩的协调关是,改善心血管是统的功能,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乐趣和信心,然而选择一个适当的轮椅对残疾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适当的轮椅不但可以让残疾使用者舒适,同时也能让残疾使用者稳定的坐在座位上以避免滑动或是跌落的危险性。坐立式轮椅是为可用来作为坐式轮椅及立式轮椅的两用型轮椅,然而一般习用的此种轮椅的脚踏板是无法随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自动作升降调整,如此将会造成于使用上的危险,即当残疾使用者要从坐式折换成立式时,其脚踏板的位置因无法作自动升降的调整,即脚踏板的位置就维持在悬空,如此当病残者一站上去脚踏板很容易因脚踏板离地板太高,造成轮椅重心不稳向前倾斜而使病残者跌落,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不仅可改善坐立式轮椅的脚踏板因使用方式的转换而无法自动作升降调整的缺点,以可提高病残者于使用上的安全性,使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其是使坐立式轮椅的脚踏板可依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自动作升降调整,以达使用上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的目的。为达以上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其是对称设于一轮椅主体的左右两侧,每一侧的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是包括有一主动齿轮,其是装设于该轮椅主体一侧的一坐垫连杆一端;一外套管,其是设于该轮椅主体一侧,该外套管的一端外侧壁是设有一固定孔,以供该主动齿轮固定于该外套管内;一内套管,其是套设于该外套管内,该内套管的一端是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是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该内套管的外侧壁上是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内是设有钢珠;及一升降杆,其是套设于该内套管外而位于该外套管内,该升降杆是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是与设于该轮椅主体另一侧的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的该升降杆相连接。该主动齿轮与该从动齿轮是为斜齿轮。该升降杆的底端是设有脚踏板。该坐垫连杆于该主动齿轮处是设有一定位轴,以穿设定位于该外套管所设的一定位孔,以将该主动齿轮定位于该外套管内。该内套管的外侧壁于该从动齿轮下方是设有一环槽,该环槽是设有两定位件,该外套管的外侧壁两侧相对于两该定位件的位置是分别设有一螺孔,以供一螺丝锁入迫紧固定该内套管。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其是藉由坐垫连杆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配合,而带动内套管旋转,藉由内套管旋转而迫使位于螺旋槽的传动组构件钢珠旋转移动并加上连接杆的限制,使的升降杆与作升降移动,或者当内套管旋转时藉由另一传动组构件滑槽与传动销的配合而迫使升降杆与作升降移动,藉由如此设计结构而使装设于升降杆与下端的脚踏板可作升降定位,即脚踏板可依坐立式轮椅的使用方式不同,而自动作升降定位调整,以解决习用的坐立式轮椅的脚踏板无法随使用方式的不同而作自动作升降定位的缺点,以确保使用者于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及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兹为使 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运用于坐立式轮椅于坐态实施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运用于坐立式轮椅于立态实施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另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10 轮椅主体12 主动齿轮14 坐垫连杆16 定位轴 20 外套管 22 固定孔24 定位孔 26 螺孔28 螺丝29 滑槽30 内套管 32 从动齿轮34 螺旋槽 36 钢珠37 环槽38 定位件 40 升降杆 42 脚踏板44 连接杆 46 升降杆 48 传动销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是分别对称设于坐立式轮椅主体10的左右两侧,每一侧是包括有一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是装设于坐立式轮椅主体10一侧的坐垫连杆14的一端,坐垫连杆14于主动齿轮12的轴线上是设有一定位轴16,主动齿轮12是穿设于一外套管20一端外侧壁所设的一固定孔22中,并藉由定位轴16穿设外套管20所设的一定位孔24,而使的坐垫连杆14与外套管20相结合,并将主动齿轮12定位于外套管20内,外套管20是装设固定于轮椅主体10上,外套管20内是套设有一内套管30。内套管30的一端是有一从动齿轮32,从动齿轮32是与主动齿轮12相啮和,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32皆为斜齿轮,内套管30的外侧壁是设有螺旋槽34,螺旋槽34内是设有钢珠36,内套管30的外侧壁于从动齿轮32的下方是设有一环槽37以供套设两定位件38,而外套管20两侧相对于定位件38的位置是各设有一螺孔26,并藉由螺丝28锁入迫紧定位件38 固定内套管30,内套管30的外侧另套设有一升降杆40,升降杆40是位于外套管20内,升降杆40的底端是设有一脚踏板42以供病患者使用,此外升降杆40是连接设有一连接杆44,连接杆44的另一端是连接设于轮椅主体10另一侧的升降杆46。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当使用者将坐立式轮椅从图1的坐式折换成图5的立式时,将向上旋转带动坐垫连杆14,如图上箭头所示,使主动齿轮12旋转而带动从动齿轮32使内套管30作顺时针旋转,此时当内套管30顺时针旋转时将会迫使位于螺旋槽34内的钢珠36旋转向下移动,且两侧的升降杆40与46因连接设有连接杆44,使的升降杆40与46无法旋转而仅能向下移动,如图上箭头所示,如此即可将脚踏板42放下至适当位置,如使用者将坐立式轮椅从立式折换成坐式时,将向下旋转坐垫连杆14带动从动齿轮32作逆时针旋转,而使升降杆40与46向上移动至适当位置,藉由本技术的升降结构是可使坐立式轮椅依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让脚踏板42自动作升降调整,以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及方便性;由上述可知本技术主要是藉由钢珠36与连接杆44所构成的传动组搭配螺旋槽34,以使两升降杆40与46可依坐立式轮椅使用方式的不同而自动作升降调整,然而此传动组亦可由其它不同组件取代,如下一实施例所述。请参阅图7及图8,此实施例是利用不同组件构成上述的传动组,此实施例的传动组是包含有设于外套管20外侧壁上的一滑槽29,且于升降杆40的上端设有一传动销48,传动销42是穿设于内套管30的螺旋槽34内与外套管20的滑槽29内,其余构件皆相同于上一实施例。请一并参阅图9,当使用者欲将坐立式轮椅从坐式折换成立式时,此实施例作动是如图上箭头所示,坐垫连杆14向下旋转时,将使主动齿轮12旋转而带动从动齿轮32使内套管30作逆时针旋转,当内套管30逆时针旋转时将会迫使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对称设于一轮椅主体的左右两侧,每一侧的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是包括有:    一主动齿轮,其是装设于该轮椅主体一侧的一坐垫连杆一端;    一外套管,其是设于该轮椅主体一侧,该外套管的一端外侧壁是设有一固定孔,以供该主动齿轮固定于该外套管内;    一内套管,其是套设于该外套管内,该内套管的一端是设有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是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该内套管的外侧壁上是设有螺旋槽,该螺旋槽内是设有钢珠;    一升降杆,其是套设于该内套管外而位于该外套管内,该升降杆是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是与设于该轮椅主体另一侧的轮椅脚踏板升降结构的该升降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禄
申请(专利权)人:禄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