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919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平衡阀和第一导向部件,所述平衡阀的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有杆腔之间的油路上,所述平衡阀的另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上;它是在传统的闭式调平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设计,两个油缸无杆腔和两个油缸有杆腔之间采用液压软管实现导通连接,且在中间臂节的尾部设置有第一导向部件;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绕经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顶部臂节内腔。当臂节伸出时,液压软管可同时伸展,即输油软管可与伸缩臂架同步伸缩,从而实现闭式调平机构在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上的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举高作业平台的调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伸缩臂架式 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举高作业车辆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底盘、举升臂架和工作平台;其中,举升臂架安装在底盘上,工作平台安装在臂架前端,通过臂架的伸出展开运动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运动。作业时,需要通过工作平台将 作业人员输送至一定高度完成举高救人、灭火等高空作业。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高米级发展,对于举高作业车辆的工作稳定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举高作业工作平台需要在起升或下降的作业工况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以提高高空作业的安全可靠性。现有折叠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采用了调平技术,通过控制两个油 缸的两腔之间液压油液的流向,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运动与调平运动的同步。中国技术专利ZL02200238.3 (4受权公告号CN 2595788Y,实用 新型名称液压平衡机构和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折叠 式臂架的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技术,其中,第一顶升油缸设置在一节 臂与二节臂之间,第二顶升油缸设置在顶部臂节与工作平台之间,通过平 衡阀和双向液压锁控制第 一顶升油缸和第二顶升油缸的各油腔之间液压油 液的流向。该方案结构简单,调平精度可靠且无滞后现象,可确保工作平 台的升降运动与调平运动同步进行。但是,在该方案只能应用于液压管路 的长度确定的折叠式臂架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无法适用于伸缩臂架 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有鉴于此,亟待研制开发出一种适用于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 的调平才几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本技术提供的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平衡阀和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顶部臂节和工作平台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伸出或收回时,工作平台可绕顶部臂节转动;所述第二油缸的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底部臂节和底盘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所述平衡阀的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有杆腔之间的油^各上,所述平衡阀的另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上;所述第一导向部件设置在中间臂节尾部;所述两个有杆腔之间的油^各和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分别采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绕经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顶部臂节内腔。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底部臂节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底部臂节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至少 一个第二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顶部臂节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顶部臂节之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具体为一个,没置在所述底部臂节的头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具体为一个,设置在所述顶部臂节的尾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均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包括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臂节上;所述压板通过螺紋连接件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置于所述底座和压板之间。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底部臂节的头部的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绕经所述第二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均为可与相应臂节转动连 接的导向轮。优选地,还包括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的调平摆臂;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端和顶部臂节的的头部分别与调平摆臂铰接,所述调平摆臂、第一油缸 和顶部臂节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即摇杆滑块才几构。 所述平4釺阀具体为双向平衡阀。优选地,还包括具有三个工作状态的换向阀,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压力油路与有杆腔之间的油^各连通,回油油^各与有杆腔之间的油^各连通;在 第二工作状态下,各油口均封闭;在第三工作状态下,压力油路与无杆腔 之间的油路连通,回油油路与无杆腔之间的油路连通。 所述4灸向阀具体为三位四通滑阀。本技术提供的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与现有技 术相比,
技术介绍
中所公开的工作平台的调平技术方案中,两个油缸无杆 腔和两个油缸有杆腔之间的液压油管的长度均是固定的,即,液压油管的长度不可调节,因此,该方案只能用于调平折叠式臂架举高作业工作平台。 而本技术采用第一软管连通两个油缸的有杆腔、采用第二软管连通两个油缸的无杆腔,并且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迂回设置在底部臂节的外 侧、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和顶部臂节的内腔之间,其中,所述 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 间的空腔,绕经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顶部臂节内腔。这样,当臂 节伸出时,设置在中间臂节尾部的第一导向部件随中间臂节一起发生位移, 绕经所述第一导向部件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可同时伸展,也就是说,输 油软管可与伸缩臂架同步伸出;当臂节收回时,过程相反。本技术设 计合理、可靠,实现了闭式调平机构在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上的 应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在所述底部臂节的头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 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底部臂节之间相对位置,在所述6顶部臂节的尾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第 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与顶部臂节之间的相对位置。随着伸缩臂节反复伸缩运动,底部臂节外侧和顶部臂节内腔的软管与臂节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此,将上述两处的软管固定,可避免伸缩运动影响软管与其它液压连接件之间密封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调平机构的整体可靠性。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方案中,增设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两个作用, 一是用于调整工作平台的初始位置; 一是用于为系统补油,以克月良调平机构长时间使用后各液压元件的内泄等原因造成的系统内液压油的流失。本技术提供的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特别适用于各种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所述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的液压原理图3是所述上下分体式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 -图3中伸缩臂架10、顶部臂节11、中间臂节12、底部臂节13、工作平台20、臂架变幅油缸30、局部底盘40;第一油缸l、第二油缸2、平衡阀3、第一导向部件4、第一软管51、第二软管52、第一固定部件61、第二固定部件62、底座63、压板64、螺紋连接件65、第二导向部件7、调平摆臂8、换向阀9。具体实施方式油缸无杆腔和两个油缸有杆腔之间采用液压软管实现导通连接,且将软管迂回设置在各臂节间,当臂节伸出时,液压软管可同时伸展,即输油软管可与伸缩臂架同步伸缩,从而实现闭式调平机构在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 作平台上的应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参见图1,该图是本技术所述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双点划线示出了伸缩臂架10、工作平台20、 臂架变幅油缸30和局部底盘40。如图l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 机构包括第一油缸l、第二油缸2、平衡阀3和第一导向部件4。所述第一 油缸1的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顶部臂节11和工作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伸缩臂架式举高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包括: 第一油缸,其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顶部臂节和工作平台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缸杆伸出或收回时,工作平台可绕顶部臂节转动; 第二油缸,其缸杆端和缸筒端分别与底部臂节和底盘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 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和 平衡阀,其中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有杆腔之间的油路上,另一组油口串接在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向部件,设置在中间臂节的尾部;且 所述两个有杆腔之 间的油路和两个无杆腔之间的油路分别采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分别沿底部臂节的外表面进入底部臂节与中间臂节之间的空腔,绕经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后迂回进入顶部臂节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孔德美王江坤李丛南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