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智远专利>正文

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475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是可弹性的插入一导电板,使至少两接线端子互相电性连接的装置;提供一制造简单,并且具有较大接触面和电流值的结构的作用等。所述的桥接器是至少两金属插脚和一绝缘帽的组合;每一插脚是两个形成相对型态的片状材料所构成,包括一第一部和一形成柱状轮廓的第二部。所述的第二部使桥接器插入导电板的一开口时,可产生一较现有技术更理想的迫紧结合的作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接器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轨道式接线端子的 桥接器改良。
技术介绍
应用复数个分别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是塑胶材料制成)内的导电板所 构成的电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成排列型态的扣合在一导电轨道上,以建立一 电器或机械设备的电性布线连接的装置,已为现有技术。这类接线端子是包括 一绝缘壳体,壳体内配装有一导电板,导电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导线接头,枢接 那些从机器设备接来的导线。为了降低布线复杂性或消耗,现有技术也已揭露一种桥接器(俗称短路片)来插接在上述排列的接线端子之间,使每一接线端子形成电性连接的型态;例 如,德国DE 29921080 Ul、德国DE 4411 306 Cl、或德国DE 20220108 U ( Ul ) 等专利案,是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这类桥接器通常是包括复数个插脚和一绝缘帽的组合。初始的桥接器是应 用螺丝锁在接线端子里面;因此,操作上比较麻烦。在德国DE 4411306 Cl—案 中,公开了一种操作上很方便的桥接器;这桥接器的插脚的宽度和厚度较大, 用以增加其容许通过的电流值范围;每一插脚是两个片状的金属材料或导电片 形成相对的结合型态,插脚的末端略成错开的结构型态,以便在插脚插入导电 板的开口时,让插脚因所述开口的限制,产生一弹性的迫紧力,使桥接器稳定 的组合在每一接线端子上。需加以说明的是,弹性的迫紧力也可以补偿数个排列扣合在导电轨道上的 接线端子与桥接器组合时,所产生的误差。就像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上述实施例具有体积较大、制造材料需求 和成本较高的情形;为了改善所述的情形,所述德国DE 20220108 U ( Ul )专利案 是公开了 一种结构较轻巧的桥接器。这实施例所揭示的插脚末端不是采错开的型3态;它的结构型态是使插脚相对的两片金属材料,大体从中间部分分别向前、后两 边扩张,然后再使插脚末端回复成相对的型态。因此,扩张的部分压入导电板的开 口时,使桥接器的插脚产生一个弹性的迫紧力。这桥接器的宽度窄,厚度薄,也降 低了材料的消耗;不过,它容许通过的电流值范围较小。在现有技术中,也已揭露了一种在桥接器的插脚上配置一弹性片的手段概 念;例如,DE 9406612 Ul、 EP 0797269 A2 、和CN 1729595 A等专利案,是 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让桥接器在具有较理想的弹性迫紧力和容许通过的电流 值范围之间,获得不错的平衡。不过,就像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这 些实施例在制造和加工上,比较麻烦,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US 2005/0095905 Al —案也揭露了一种桥接器;这桥接器是使所述插脚两相对 的片状材料再经过一加工作业,将那些片状材料分别扭转成螺旋状或类似螺丝的结 构,然后再组合成两相对片状材料型态的插脚结构,来增加插脚与所述导电板开口 的弹性迫紧力。同样的,这实施例在制造和加工上,比较麻烦;而且,两相对组合 的片状材料的螺旋角度,有时候并不是很一致,而影响了那些组合后的插脚的品质。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在接线端子方面,有关于端子装置与 桥接器组配的设计技术;它们也反映出这些桥接器的结构设计要提供装配人员 可简便的与接线端子组装的条件下,又企图同时具有制造简单、节省材料的消 耗、具有理想的弹性迫紧力,和提高容许通过的电流值范围,或在这些条件之 间取得平衡,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等情形,是一个两难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的 桥接器改良结构,其能在容许较大电流值通过的使用范围,和可产生一迫紧结 合作用之间,获得较现有技术理想的新型结构。为了达到上迷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是可弹 性的插入一导电板,使至少两接线端子互相电性连接;提供一制造简单,并且具有 较大接触面积和电流值的结构的作用等。所述的桥接器是至少两金属插脚和一绝缘 帽的组合;每一插脚是两个形成相对型态的片状材料或导电片所构成,包括一第一 部和一形成柱状轮廓的第二部。所述的第二部使桥接器插入导电板的一开口时,可 产生一较现有技术更理想的迫紧结合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所述金属插脚第二部的中空柱状轮廓是在考量符合节省材料消耗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使第二部与所述导电板开口 的接触面积被增加。所述第二部的表面是具有一凸部,来增加第二部和所述导电板开口的迫紧力;所述凸部是沿相同于第二部的轴线方向配置。根据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所述金属插脚第二部的末端是 形成一导角,使末端的外径明显小于第二部的外径,用以让第二部可以轻易的插入 所述导电4反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制造筒单、节省材料、方 便组装,具有理想的弹性迫紧力和能提高容许通过的电流值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桥接器与接线端子、导电轨道的外观示意图;其中,所述接线端子是显示被剖开的情形。图2是本技术桥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桥接器与接线端子组合的底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桥接器与接线端子组合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也显示出所述桥接器第二部的表面是具有凸部的情形。附图标记说明10-接线端子;ll-导电板;12-开口; 13-导线接头;20-导电轨道;30-桥接器;31-插脚;31a-导电片;32-绝缘帽;33-第一部;34-第二部;35、 37-末端;36-肩部;38-凸部;x-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 2,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是可弹性的插入一 接线端子10里面,使至少两接线端子10互相电性连接;接线端子10是成排列型 态的扣合在一导电轨道20上,以建立一电器或机械设备的电性布线连接的装置。 接线端子10内配置有一导电板11,导电板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12,让所述 桥接器30插入。图1也显示出接线端子10是配装有导线接头13,来枢接那些从供 应电源、电器或机械设备配来的导线x。请参考图2,所述的桥接器30是至少两金属插脚31和一绝缘帽32的組合;每 一插脚31是两个形成相对型态的片状材料或导电片31a所构成,包括一第一部33和一第二部34。基本上,每一第一部33和第二部34是成相互平行排列或类似梳子 的排列结构。第一部33是成片状型态,第一部33的末端35是分别向外边扩张, 并且与第二部34之间界定出一肩部36。基本上,所述末端35的扩张型态和肩部 36所形成的截面积是大于所述开口 12的面积,使插脚31在被插入开口 12时,至 少让第一部33不会突入开口 12内。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部34是形成外凸形状的中空柱状轮廓,例如图3也 显示了所述第二部34的形状。因此可了解的是,第二部34在一横向参考轴上的断 面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几何形状。图3也描绘了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二部34的中空型态是考量符合节省材料 消耗的条件;其柱状轮廓大约是从圆形的形状趋近于方形的形状,使第二部34与 所述导电板开口 12的接触面积被尽可能的增加,来容许通过更大的电流值范围。请参阅图4,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部34的末端37是形成导角的型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的桥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弹性的插入一导电板,使至少两接线端子互相电性连接;所述的桥接器是具有至少两金属插脚,成相互平行排列的型态;所述每一插脚包括: 一第一部,其是成片状型态,具有一末端;以及 一第二部,其是 形成柱状轮廓的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远许标煌
申请(专利权)人:吴智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