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滴型光缆连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391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箱,用于在内部连接从外部导入的一根以上的光缆。所述连接箱设有:连接箱主体,其具有开放的前面、用于从所述外部向所述内部导入所述光缆的光缆导入部;盖体,其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前面;以及防水空间,其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连接箱主体关闭时,通过所述盖体和所述连接箱主体的相互作用而在所述连接箱主体的内侧且在所述光缆导入部附近划分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光缆的连接部的防滴型光缆连接箱
技术介绍
为了使各家庭或各企业连入光纤网络,需要经由分配器将面向各 家庭或各企业的引入光缆和上述光纤网络连接。分配器和光缆的连接 部分收容于连接箱内,但是,连接箱常常设置于室外,因此需要保护 连接部分不受雨水等影响。因此,要求连接箱有充分的防滴性,并且 要求不对较细的引入光缆强制产生过度的变形。另外,若连接或维修 操作困难,则在其过程中会产生对引入光缆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因此, 理想的是连接箱对操作者提供操作的容易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连接箱,其具有充分的防滴性, 可保护光缆不受损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内部连接从外部导入的一根以 上的光缆的连接箱,设有连接箱主体,具有开放的前面以及用于从 所述外部向所述内部导入所述光缆的光缆导入部;盖体,可开闭地覆 盖所述前面;以及防水空间,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连接箱主体关闭 时,通过所述盖体和所述连接箱主体的相互作用而在所述连接箱主体 的内侧且在所述光缆导入部附近划分出。理想的是,所述光缆导入部设有多个光缆把持片,该多个光缆把 持片以在各自之间确保用于把持所述光缆的一个以上的光缆把持部的 方式形成于所述光缆导入部;所述连接箱主体设有光缆保持板,该光缆保持板以从所述连接箱主体的侧部跨至下缘部的方式向所述连接箱 主体的内部突出形成,且具有以与所述光缆把持部分别连通的方式排 列的一个以上的凹部;所述盖体设有隔壁6,该隔壁从所述盖体突出形 成以通过与所述光缆保持板抵接来划分出所述防水空间。更理想的是,上侧的光缆把持部的长度比下侧的光缆把持部的长 度短,至少最上侧的光缆把持部设有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闸板以堵塞 所述最上侧的光缆把持部的内侧的端部。此外,更理想的是,所述连接箱主体在作为所述光缆导入部的外 方侧的位置设有分别在前端具有钩状部的多个光缆按压翼片,所述光 缆分别保持于所述钩状部而被所述光缆按压翼片夹持。或更理想的是,所述防水空间为大致三角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局部剖主视 立体图2是上述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连接箱主体的立体图3是表示上述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盖体打开后的状态的主视立体图4是表示上述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盖体打开后的状态的俯视下 的立体图5是上述连接箱主体的防水空间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连接箱主体的光缆把持片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连接箱主体的闸板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连接箱主体的光缆按压翼片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变形例的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防水空间的与图5对应的放 大立体图10是上述变形例的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与图7对应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局部剖主视 立体图。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在 图1中,操作面侧或前面侧表示纸面方向,背面侧表示该图的纸面里 侧,上侧及下侧表示该图的纸面上下方向,两侧或左右侧表示该图的 左右方向。如图1所示,该防滴型光缆连接箱设有前面侧开放的连接箱主 体l、以及可开闭地覆盖该连接箱主体1的前面侧的盖体2。连接箱主 体1通过在该连接箱主体1的背面固定的未图示的L字形悬挂零件等, 例如安装于架空的吊线等上。盖体2安装成能够通过连接箱主体1的下部的铰链3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在上下方向开闭。该盖体2设有面向连接箱主体l的前面侧的盖面部2a、沿该盖面部2a的外周形成且覆盖连接箱主体1的两 侧部、以及上缘部及下缘部面的周壁部2b。图2是表示上述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连接箱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连接箱主体1的开口的前面侧的边缘附近的外周 形成有从该外周面突出的筋la。另外,连接箱主体1在悬挂于两侧部 的架线的状态下,在重力方向(即,下方)部分具有一对光缆导入部 lb, 一根以上的光缆(以下,有时称为"光缆")201分别通过该光缆 导入部lb从连接箱主体1的外侧导入内侧。导入到连接箱主体1内的 光缆201在该连接箱主体1内与其它的光缆201连接或分岔。另外,在主体底部上相互层叠有多个塑料制的光纤收容箱3a (以 下,称为"收容箱")。各收容箱为中空的薄板状,其上部的盖可开闭,能够进行从收容 箱内取出光纤、或向收容箱内配置光纤等的配线操作。各收容箱端部进行铰链结合,各收容箱每个都可以单独地上下转 动。另外,为了易于进行操作,各收容箱以在上下方向逐渐错开的方 式层叠(图1)。最下层的收容箱收容分配器,从分配器分岔为多根的单芯光纤收 容于上层的各收容箱内。为了在连接操作的对象即收容箱内的光缆上连接从外部导入的光 缆,进行如下操作。首先,使作为对象的收容箱上侧的收容箱全部转 动而放倒后,打开盖取出目标光缆。然后,通过熔接或连接器连接等 将收容的光缆与从外部导入的其它光缆连接。之后,再次收容于收容 箱内并盖上盖,由此完成分岔连接操作。在该防滴型光缆连接箱中,盖体2相对于连接箱主体1关闭时, 如图1所示,在各光缆导入部lb的附近,盖体2及连接箱主体1相互 作用,分别划分出相对于连接箱主体1的内部隔绝的防水空间4。这些 防水空间4为适于除去在从各光缆导入部lb导入连接箱主体1内的光 缆上传递的水滴的结构,上述水滴在各防水空间4被隔断。从空间效 率的观点考虑,这些防水空间4的形状优选为大致三角形状。在此, 所谓"相互作用",包含盖体2具有的隔壁6的前端和连接箱主体1 具有的光缆保持板5的前端抵接以在关闭盖体2时划分空间的含义以 及与其等同的含义。图3是表示上述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盖体打开后的状态的主视立体图。图4是表示上述防滴型光缆连接箱的盖体打开后的状态的俯视下 的立体图。如图1 图4所示,防水空间4由作为连接箱主体1的光缆导入部lb的两侧部的重力方向(下方)部分、在连接箱主体1内从该连接箱主体1侧部跨至下缘部形成的光缆保持板5、连接箱主体1的下缘部的 两侧部分lc、与它们对应的盖体2的两侧部的重力方向(下方)部分、 在盖体2中从该盖体2侧部跨至下缘部形成的隔壁6、以及盖体2的下 缘部的两侧部分构成。在光缆保持板5上形成有光缆201可通过的一 个以上的凹部7。在此,作为连接操作的对象的光缆为面向例如各家庭或各企业的 小截面的引入光缆。引入光缆的截面形状大致为方形,具有在两根张 力构件间排列光缆的结构。为了收容具有这种截面形状的光缆,在保持板5形成的凹部7的 截面也成为沿着上述截面形状的方形。图5是上述连接箱主体的防水空间的放大立体图。在该防滴型光缆连接箱中,如图5所示,各光缆201从各光缆导 入部lb,经各防水空间4及光缆保持板5的凹部7而导入连接箱主体 1内。图6是表示上述连接箱主体的光缆把持片附近的放大立体图。如图5及图6所示,在光缆导入部lb形成有用于把持一根以上的 光缆201的多个光缆把持片8构成的光缆保持部9。相邻的两个光缆把持片8之间是光缆把持部9。即,光缆把持片8是隔板,光缆201通过 由两个光缆把持片8夹持而被支承成通过光缆把持部9。该光缆把持部 9形成为与光缆201的粗细大致相等的宽度。另外,各光缆把持片8、 8为从连接箱主体1的侧部朝向光缆保持板5的凹部7稍微弯曲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箱,用于在内部连接从外部导入的一根以上的光缆,其中设有: 连接箱主体,其具有开放的前面、和用于从所述外部向所述内部导入所述光缆的光缆导入部; 盖体,其可开闭地覆盖所述前面;以及 防水空间,其在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连接 箱主体关闭时,通过所述盖体和所述连接箱主体的相互作用而在所述连接箱主体的内侧且在所述光缆导入部附近划分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县克司绪方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