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民专利>正文

一种气囊式靠背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01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囊式靠背垫,是由一板状气囊垫和置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楔形气囊垫组合而成;延所述板状气囊垫的前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板状气囊垫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延位于最上层楔形气囊垫的上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楔形气囊垫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所述每个气囊垫的内腔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导管与充气装置相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特征,使得在病人仰起时不会出现下滑现象,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靠背垫,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气囊式靠背垫。危重病人在住院期间,其在病床上的仰卧主要是依靠专用的升降病床来实现。但由于升降病床易造成病人身体向下滑动而不舒适;病人往往采用被褥来当靠背,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且也不舒适。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气囊式靠背垫。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本技术是由一板状气囊垫和置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楔形气囊垫组合而成;延所述板状气囊垫的前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板状气囊垫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延位于最上层楔形气囊垫的上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楔形气囊垫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所述每个气囊垫的内腔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导管与充气装置相连通。为增加本技术所述气囊式靠背垫的高度调节范围,置于所述板状气囊垫上的楔形气囊垫为二层。本技术的优点就在于通过一板状气囊垫和置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楔形气囊垫组合而成,当病人需要仰起时,可通过气泵向所述气囊垫内腔充气,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气囊式靠背垫的高低,由于在所述板状气囊垫的前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板状气囊垫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使得在病人仰起时不会出现下滑现象;且由于在最上层楔形气囊垫的上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楔形气囊垫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在病人仰起后可将头部枕在其上,使病人感到更加舒适。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附图为本技术的立体视。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侧(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是由一板状气囊垫1和置于其上的二个楔形气囊垫2、4组合而成;延所述板状气囊垫1的前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板状气囊垫1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3;延位于最上层楔形气囊垫4的上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楔形气囊垫4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5;所述每个气囊垫1、2、4的内腔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导管6、7、8与充气装置9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式靠背垫,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板状气囊垫(1)和置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楔形气囊垫(2)组合而成;延所述板状气囊垫(1)的前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板状气囊垫(1)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3);延位于最上层楔形气囊垫(4)的上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楔形气囊垫(4)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5);所述每个气囊垫(1、2、4)的内腔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导管(6、7、8)与充气装置(9)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式靠背垫,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板状气囊垫(1)和置于其上的至少一个楔形气囊垫(2)组合而成;延所述板状气囊垫(1)的前边沿设置有一与该板状气囊垫(1)内腔相通的凸起气囊(3);延位于最上层楔形气囊垫(4)的上边沿设置有一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民陈香才王玉霞唐伟跃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