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盘内接盒,包含一盒体适于安装在计算机机壳的磁架上,正面设有
第一和第二插入口分别供第一和第二硬盘插入,及第一和第二防尘盖铰接于盒
体上以分别封闭第一和第二插入口,并具有二电路板设于盒体内,其中第一电
路板正面具有分别面对第一和第二插入口的第一和第二硬盘连接端口以连接
第一和第二硬盘,背面具有二主机连接端口以分别连接计算机主机;第二电路
板具有第一和第二保全装置突出于盒体的正面供操作,以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
硬盘的电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硬盘内接盒,尤指一种安装在计算机机壳的磁架上,使(固态)硬盘可从机壳外面自由装拆,随插即用,以及热插拔,同时可连接2.5 英寸和3.5英寸硬盘的内接盒。
技术介绍
硬盘的功用是用来储存大量资料,计算机中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是储存在硬 盘中,执行时需要的资料,大部分也是从硬盘读取。 一旦硬盘损坏,计算机就 无法使用任何资料了,所以硬盘是最重要的资料储存装置。按照硬盘安装在计算机主机内的方式而言,基本上有两种, 一种是内接式 硬盘,就是用螺丝锁紧在计算机机壳内,装拆时必须先拆除机壳,因此比较麻 烦。另一种是抽取式硬盘,透过一抽取盒可直接从机壳外面装拆硬盘,因此非 常容易,而且方便计算机关机时抽出随身携带。所述的硬盘抽取盒由一内盒和外盒组成,硬盘安装于内盒中,外盒锁在机 壳上。由于抽取式硬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携带,而且可以插入另一台 计算机使用,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是,抽取盒的内盒与锁在机壳上的外盒,必 须是相同的外观尺寸和相吻合的接口。然而,抽取盒不像其所容置的硬盘或其 它接口一样,具有同一使用标准,不同厂商所设计制造的抽取盒并非同一规格, 因此就会产生A计算机的内盒无法插入B计算机的外盒的问题。换言之,硬盘 抽取盒虽然装拆方便,但在携带至另一台计算机主机使用时,会受到两台主机 的外盒规格必须相同的限制,因而降低了其实用性。又, 一般计算机机壳留给抽取式硬盘的位置都是5.25英寸硬盘的空间,但 其抽取盒却只能容纳一颗2. 5英寸或3. 5英寸硬盘,空间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硬盘内接盒,该内接盒安装在计算 机机壳的磁架上,插入口位在机壳正面,使硬盘可以很容易的装拆,而且随插 即用,以及热插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内接盒,该内接盒只有一个盒体, 因此制造成本低,同时适用于相同传输接口的硬盘。本技术的进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内接盒,该内接盒只占用计算机机壳一个5. 25英寸硬盘的位置,但可同时连接一颗2. 5英寸和一颗3. 5英寸 硬盘,或者二颗2.5英寸硬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硬盘内接盒,包含一盒体,正面具有一插入口供一硬盘插入;及一第 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盒体的内部,具有一面对该插入口的硬盘连接端口以连接 该硬盘,及一主机连接端口以连接一计算机主机。上述硬盘内接盒又包含一防尘盖,具有至少一设于上方的铰臂,该铰臂包 含一轴部铰接于该盒体上;及至少一扭转弹簧,具有一螺旋圈状本体圈套在该铰臂的轴部上,及二承荷臂分别支持于该盒体及防尘盖上,通过其弹性回复力 使该防尘盖经常保持在封闭该插入口的位置。上述硬盘内接盒又包含一防尘盖,具有二盖板左右并列,每一盖板的外侧具有一铰臂被一插销铰接于该盒体上;及二扭转弹簧,每一弹簧具有一螺旋圈状本体圈套在该插销上,及二承荷臂分别支持于该盒体及盖板上,通过其弹性 回复力使该防尘盖经常保持在封闭该插入口的位置。上述硬盘内接盒又包含一第二电路板,具有一保全装置突出于该盒体的正 面供操作,以控制该硬盘的电源。该保全装置可为电源按钮、电源锁及指纹辨识装置Z ^" o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硬盘内接盒包含一盒体,正面具有一第一插入口,及一第二插入口,分别供一第一硬盘和一第二硬盘插入;及一第一电路板,设置 于该盒体的内部,具有一面对该第一插入口的第一硬盘连接端口以连接该第一 硬盘,及一面对该第二插入口的第二硬盘连接端口以连接该第二硬盘,并具有 二主机连接端口以分别连接一计算机主机。上述第一插入口的尺寸可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二插入口的尺寸。 上述硬盘内接盒又包含一第一和第二防尘盖,每一防尘盖具有二盖板左右 并列,该盖板的外侧具有一铰臂,该铰臂包含一轴部铰接于该盒体上;及与该 盖板数目相同的扭转弹簧,每一弹簧具有一螺旋圈状本体圈套在该铰臂的轴部 上,及二承荷臂分别支持于该盒体及盖板上,通过其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一和第 二防尘盖经常保持在分别封闭该第一和第二插入口的位置。上述硬盘内接盒又包含一第一和第二防尘盖,每一防尘盖具有二盖板左右 并列,每一盖板的外侧具有一铰臂被一插销铰接于该盒体上;及与该盖板数目 相同的扭转弹簧,每一弹簧具有一螺旋圈状本体圈套在该插销上,及二承荷臂 分别支持于该盒体及盖板上,通过其弹性回复力使该第一和第二防尘盖经常保持在分别封闭该第一和第二插入口的位置。上述第二防尘盖的尺寸可大于或小于第一防尘盖的尺寸,并且在较大的第二防尘盖外表面标示一长方形区域,以指引2. 5英寸硬盘从该较大的插入口插入。上述硬盘内接盒又包含一第二电路板,具有一第一和第二保全装置突出于 该盒体的正面供操作,以分别控制该第一和第二硬盘的电源。该第一和第二保 全装置可为电源按钮、电源锁及指纹辨识装置之一。上述硬盘内接盒占用计算机机壳留给3. 5英寸硬盘的空间,该插入口适于 2.5英寸硬盘插入。上述硬盘内接盒占用计算机机壳留给5. 25英寸硬盘的空间,该插入口适于 2. 5英寸或3. 5硬盘插入。上述盒体的上表面具有复数散热孔。至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其它目的与特点参照下面配合附图的实施例 说明即可完全明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按照本技术的硬盘内接盒,因为安装在计算 机机壳的磁架上,而且插入口位在机壳正面,使硬盘可以很容易的装拆,而且 随插即用,以及热插拔。再者,该硬盘内接盒只有一盒体,相较于传统硬盘抽取盒由内盒和外盒组 成,因此制造成本更低,同时没有传统硬盘抽取盒的内盒和外盒必须相同规格 的限制,适用于相同传输接口的硬盘。又,该硬盘内接盒只占用计算机机壳一个5.25英寸硬盘的位置,但可同时 安装一颗2.5英寸和一颗3.5英寸硬盘,或者二颗2.5英寸硬盘,大幅提高空 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外观图。 图2为实施例1卸除盒盖的外观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组件分解图。图4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外观图,显示一硬盘插入内接盒的情形。 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外观图。 图6为实施例2卸除盒盖的外观图。 图7为实施例2的组件分解图。图8为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外观图,显示二硬盘插入内接盒的情形。6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10a…硬盘内接盒20、 20a…盒体21、 21a…外壳22、 22a 品. 23…插入口 23a…第一插入口 23b…第二插入口24、 24a、 24b…导引板 25…孔洞 25a…第一孔洞 25b…第二孔洞 26…轴孔 27…散热孔 27a…散热孔 28a…销孔 30…防尘盖 30a…第一防尘盖 30b…第二防尘盖 31…铰臂 32…轴部 33…扭转弹簧 35b…指引区 36a、 36b…盖板 37a、 37b…铰臂 38a、 38b…插销 39a、 39b…扭转弹簧 40、 40a…第一电路板 41…硬盘连接端口 41a…第一硬盘连接端口 41b…第二硬盘连接端口 42、 42a…主机连接端口50、 50a…第二电路板51…保全装置51a…第一保全装置51b…第二保全装置60…硬盘60a…第一硬盘60b…第二硬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中,显示一硬盘内接盒10的外观,图2为卸除盒盖22的外观,图 3为其组件分解状态,可供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该硬盘内接盒10由一 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内接盒,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结构: 一盒体,正面具有一插入口供一硬盘插入;及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该盒体的内部,具有一面对该插入口的硬盘连接端口以连接该硬盘,及一主机连接端口以连接一计算机主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南发,
申请(专利权)人:婕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