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上肢烧伤 肢体保护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治疗烧伤或烫伤病人的过程中,对创面不仅不能 包扎或直接覆盖物品,而且还必须将创面暴露在空气中,始终保持 创面的清洁或干燥,促进创面尽快愈合。在临床中为了给患者保暖 及避免空气中的细菌不断的落在创面上,抑制细菌的繁殖,有的医 护人员或家属经常临时使用一些物品做支撑,在支撑物上覆盖衣服 或床单等一些遮盖物,这样操作起来既不方便,也不美观,更不卫 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上肢烧伤肢 体保护支撑装置,该装置能控制和调节患肢的抬高角度,使患肢免 于受压和碰触,增加睡眠的安全性,提高烧伤、烫伤病人上肢的创 面愈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上肢烧伤肢体保护支撑装 置由底板、支撑板、防护架、固定板组成,底板一端上面通过合叶 与支撑板的一端铰链,另一端两侧分别对称固定着带有弧形滑道的支撑片,支撑板的另一端两侧分别固定着螺栓,螺栓穿过支撑片上 面的弧形滑道并通过螺母紧固在支撑片上,支撑板上表面设有两条 平行的燕尾槽,带有透气孔的拱形防护架通过其两侧下端的燕尾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肢烧伤肢体保护支撑装置,由底板(1)、支撑板(2)、防护架(3)、固定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1)一端上面通过合叶与支撑板(2)的一端铰链,另一端两侧分别对称固定着带有弧形滑道的支撑片(5),支撑板(2)的另一端两侧分别固定着螺栓,螺栓穿过支撑片(5)上面的弧形滑道并通过螺母紧固在支撑片(5)上,支撑板(2)上表面设有两条平行的燕尾槽(6),带有透气孔的拱形防护架(3)通过其两侧下端的燕尾插接在支撑板(2)上面的燕尾槽(6)内;固定板(4)一端通过转轴(9)连接在底板(1)底面,另一端设有“U”形卡口(7),“U”形卡口(7)上面设有紧固螺栓(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烧伤肢体保护支撑装置,由底板(1)、支撑板(2)、防护架(3)、固定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1)一端上面通过合叶与支撑板(2)的一端铰链,另一端两侧分别对称固定着带有弧形滑道的支撑片(5),支撑板(2)的另一端两侧分别固定着螺栓,螺栓穿过支撑片(5)上面的弧形滑道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生,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刘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