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发生专利>正文

治疗Ⅱ°烧、烫伤用摩擦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3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Ⅱ°烧、烫伤用摩擦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1)、植毛板(2)、刷毛(3)构成,植毛板(2)为长方体板,刷毛(3)粘贴在植毛板(2)的前面。(*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治疗II°烧伤用摩擦刷。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II°烧、烫伤病人手术治疗时,大多采用取皮刀片在创面上反复搔刮,有些深II°创面还要用取皮刀削去一层,这样很容易损伤健康组织、出血多、且搔刮费力、处理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处理均匀、且具有一定按摩作用、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植毛板、刷毛构成,植毛板为长方体板,刷毛粘贴在植毛板的前面。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植毛板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5-6cm;所述的刷毛为软化金属丝,其厚度为2mm,可采用市场上购买的清洁球材料;使用本技术时,对创面麻醉成功后,用稀碘伏消毒创面,再用摩擦刷摩擦II°烧、烫伤创面,直至创面出现较密集的出血点或弥漫性渗血为止,以1%新吉尔灭或盐水冲洗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外敷无菌厚层干纱布加压包扎,5-7天换药,去除外层敷料,仅留一层油纱布,若油纱布下无积液、积脓,创面可愈合,若油纱布下有积液、积脓,剪除油纱布,再外用紫草换药治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取皮刀相比1、出血明显减少;2、不损伤健康组织;3、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使流动的直毛细血管增多,有利于瘀滞层恢复,利于愈合,疗程缩短;4、利于操作,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制作本技术。该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它包括手柄1、植毛板2、刷毛3构成,植毛板2为长方体板,刷毛3粘贴在植毛板2的前面。所述的植毛板2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5-6cm;所述的刷毛3为软化金属丝,其厚度为2mm。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1)、植毛板(2)、刷毛(3)构成,植毛板(2)为长方体板,刷毛(3)粘贴在植毛板(2)的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毛板(2)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5-6cm;所述的刷毛(3)为软化金属丝,其厚度为2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它包括手柄1、植毛板2、刷毛3构成,植毛板2为长方体板,刷毛3粘贴在植毛板2的前面。该治疗II°烧、烫伤用摩擦刷,出血明显减少;不损伤健康组织;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使流动的直毛细血管增多,有利于瘀滞层恢复,利于愈合,疗程缩短;利于操作,省时省力。可广泛用于II°烧、烫伤病人手术治疗。文档编号A61B17/00GK2694906SQ20032010716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发生, 李学军, 李凤英, 高黎明 申请人:刘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生李学军李凤英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