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小明专利>正文

多功能救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560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救护架其特征是对开式单架(1)置在折叠式救护架(2)上端,控制器(7)与前驱动腿(13)中央连接,拉杆(11)连接前驱动腿(13)和滑块(10)扳手(18)和支架(17)是一个整体托架(25)拉手(21)分别套在单架(27)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医疗器械中的一种移动病人的救护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的单架和救护架由于功能单一,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需多次搬动,易延误抢救病人的时机,加大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救护架只能推运或抬动被抢救病人的单一功能,解决在抢救过程中多次搬动病人之不足和减少医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多功能救护架,只需将病人抬到多功能救护架上就可以把病人在不需移动的条件下运到抢救地点,节省入力,缩短抢救时间减少病人痛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开式单架,共有30个托架和两个拉手分别套在架体上,置在折叠式救护架上端,单架对口处的卡子按下,单架从中间纵向一分为二。控制器与前驱动腿中部连接,拉杆连接前驱动腿和滑块、扳手和支架是一个整体,多功能救护架在向救护车(汽车)里推进时,控制器与救护车的后保险杠相互挤压,通过拉线打开卡锁,辅动轮开始工作,此时两个前驱动腿向后背转,救护架推至二分之一时后端轻微抬起,使支架脱离后驱动腿的支点,按下支架扳手,多功能救护架就完全推进救护车(汽车)中,操作过程一个人就可以实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只需一次将病人放置在对开式单架上,不需再次搬动病人的条件下就可以将病人运到抢救地点,节省时间和人力,是由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救护架。图2是本技术对开式单架。图中1对开式单架、2、折叠式救护架、3、辅动轮、4、拉簧、5、支撑座、6、拉线、7、控制器、8、卡锁、9、张力弹簧、10、滑块、11、拉杆、12、导轨、13、前驱动腿、14、前可调轮座、15、附动腿、16、后驱动腿、17、支架、18、扳手、19、万向轮座、20、万向轮、21、拉手、22、插管、23、固定座、24、套管、25、托架、26、螺丝、27、架体、28、单架套管、29拉手、30、固定块、31、卡子、32、锁轴、3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对开式单架(1)折叠式救护架(2)控制器(7)经过拉线(6)打开卡锁(8)滑块(10)沿着导轨(12)向后滑动,前驱动腿(13)向后背折叠状态,辅动轮(3)开始工作按下扳手(18)支架(17)离开后驱动腿(16)上的支点,后腿向上转动,附动腿(15)支撑救护架万向轮(20)起导向作用,前可调式轮座(14)调整前驱动轮(13)高度。图2所示实施例中,拉手(21)焊接在插管上(22)套管(24)焊接在拉手(21)上,托架(25)分别套在架体(27)上用螺丝(26)固定,套管(24)与插管(22)对插用卡子(31)将对口卡在一起。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救护架其特征是对开式单架(1)置在折叠式救护架(2)上端,控制器(7)与前驱动腿(13)中央连接,拉杆(11)连接前驱动腿(13)和滑块(10)扳手(18)和支架(17)是一个整体托架(25)拉手(21)分别套在单架(2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救护架其特征是对开式单架纵向分开一分为二。专利摘要本技术属医疗器械一种移动或抢救病人的救护工具,其特征是上体对开式单架可以独立使用,能在不搬动病人的情况下纵向一分为二,病人就平稳落在病床或手术台上。对开式单架置在折叠救护架的顶端,它能在四肢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直接推入救护车(汽车)中,该项技术只需一个人就能操作,本技术操作简单节省人力。文档编号A61G1/00GK2592145SQ0223688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吕小明 申请人:吕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吕小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