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1664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特别涉及一种海、淡水鱼虾在封闭循环水池塘中集约化健康养殖的生产设施,属于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它在池塘、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短程沉淀长槽和漫流斜面之间以水流为载体组成了一个在线封闭式循环净水的微流水池塘养殖系统,利用浅层沉淀原理、活性污泥吸附再生原理和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净化污水,养殖水经过在线循环净化更新后自然回流封闭循环利用。本池塘结构简单紧凑,占地少,耗能少,运行管理简单易行,不使用渔用药物,不排水,不洗塘,节约水资源,经济和环保效益明显。(*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特别涉及一种 海、淡水鱼虾在封闭循环水池塘中集约化健康养殖的生产设施,属于水产养殖 和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体,传统池塘养殖方式受制于较小的静态 水体,存在着养殖水体持续富营养化的弊端。由于传统养殖池塘系统与现代集 约化养殖生产方式不相适应,水体富营养化易导致鱼虾病害,养殖生产中广泛 用药防病治病也使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生产者为了满足池塘养殖的 鱼虾对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要求,必须不断更换、排放养殖废水,造成水资源 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水域的污染。针对规模化水产池塘养殖水和排水中普遍存在的残余饵料、鱼虾排泄物、 鱼虾生活代谢物、有机悬浮物及菌藻微生物等对养殖动物和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现有的解决措施主要是采取换水或污水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等方法。换水措 施是直接定期排放部分养殖废水后再补充部分新鲜的清洁水,以达到改善水体 的理化和生物学条件的目的。换水的最大缺点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专利技术专利200410011209. 4和20O710051740. 8涉及的净化系统是多池联合系统,各池自成 体系,其最大缺点是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运行管理难度较大。专利技术专 利200510104236. 0涉及的循环净化系统是由石英砂过滤器、微滤机和蛋白质分 离器组成的一个工业化设施系统。采用污水工业化净化处理方法的设备造价高, 运行成本高,运行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 殖池塘,拟解决水产池塘养殖中存在的水体管理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在改善养 殖池塘水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条件以及增强养殖池塘水体环境稳定性的基础 上,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 殖池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养殖池塘的底部呈锅底型,在所述养殖池塘的底 面设有一层塑料黑膜,在所述养殖池塘的一侧塘坝上设有短程沉淀槽,在所述 养殖池塘和所述短程沉淀长槽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短程沉淀长槽中的水流回到 所述养殖池塘的漫流斜面,在所述养殖池塘锅底型中央的吸污口与所述短程沉 淀槽间设有污水输送设备。上述的中央吸污口设置在养殖池塘中央最低处,所述的旋流帽形中央吸污 口与输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口连 接,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输水管和穿孔管连接到所述短程沉淀长槽,以便将养 殖池塘中央底层的高浓度养殖废水提升到水槽中分离净化。为了实现封闭式循 环净水,所述的短程沉淀长槽和漫流斜面与养殖池塘的坝体是一体建造的。所 述的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在引流的作用下利于汇集池底残渣和劣质底层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 池塘、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短程沉淀长槽和漫流斜面之间以水流为载体组成 了一个在线封闭式循环净水的微流水池塘养殖系统,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在水槽 中分离养殖污水中的悬浮有机物,利用活性污泥吸附再生原理净化污水,利用 漫流斜面上薄水层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原理脱氮解毒和补氧抑藻抑菌,利用水力学聚污和动力引污方式造成池塘水体良好混合并改善底层水环境条件,利用 光化学产氧和大气自然复氧的方式为水体增氧,养殖污泥在槽内自然脱水干化, 养殖水经过在线循环净化更新后自然回流用于养殖不再外排。另外,少量有机 干化污泥从处理设施中清除可作为农业有机肥资源就地利用。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 池塘结构简单紧凑,占地少,耗能少,运行管理简单易行,封闭循环系 统自然属性强;2. 循环再生净水功能强大,养殖中基本不用药物改善水质,回归水水质完 全能满足鱼虫下健康生长和绿色水产品质量要求;3. 不排水、不洗塘,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节约水资源,具有明显的生态 环境效益;4. 微流水养殖,池塘底部溶解氧丰富,可显著提高池塘产出率和增加经济 效益。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它是由池塘U)、中央吸污 口 (2)和依托池塘边坝的短程沉淀长槽(6)和漫流斜面(7)组成的一体化 结构,其特征在于养殖池塘(1)为圆角方形池,至少有一个斜面边坝,池 塘边沿与地面有IO厘米超高,短程沉淀长槽(6)位于养殖池塘(1) 一侧的 高位塘坝上,漫流斜面(7)位于养殖池塘(1)和短程沉淀长槽(6)之间, 在所述养殖池塘中的中央吸污口 (2)与短程沉淀长槽(6)之间由污水输送 管(3)、水泵(4)和穿孔管(5)连接。在所述的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中,设置在养殖池塘 中央最低处的中央吸污口 (2)与输水管(3)的一端连接,输水管(3)的另一端与水泵(4)的进口连接,水泵(4)的出口通过输水管(.3)和穿孔管(5) 连接到所述短程沉淀长槽(6),以流水为载体形成一个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 系统。养殖池塘的底部呈锅底型,在池塘的底面有一层防渗塑料黑膜,中央吸 污口 (2)为旋流帽形。短程沉淀长槽(6 )的短墙壁上1/2和2/3高处设有分层排水管和管口闸。穿孔管(5)的出水孔口面向短程沉淀长槽(6)的外墙内壁。本专利技术由于技术简单和直接,易于操作和管理,资金投入少运行成本低 廉,是切实可行的高效低耗技术,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國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可由在方形圆 角的锅底型养殖池塘l中央底部设置的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 2、输水管3、水泵 4、穿孔管5、短程沉淀槽6和漫流斜面7构成。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 2可由混凝土或塑料管板制作,用于汇集及吸引池底悬浮残渣和劣质底层水。旋流帽形 中央吸污口2、水泵4、 PVC穿孔管5通过PVC输水管3连接,池底悬浮残渣和 劣质底层水由水泵4经输水管3提升到短程沉淀槽6中。短程沉淀槽6和漫流 斜面7与养殖池塘1的坝体一体建造,短程沉淀槽6位于养殖池塘1的边坝上,漫流斜面7则由养殖池塘1的边坡构成。PVC穿孔管5为布水装置,沿短程沉淀 槽6长边布置。运行时水泵4将养殖池塘1底层的悬浮残渣和劣质底层水通过旋流帽形中央 吸污口 2和穿孔管5提升至短程沉淀槽6,在短程沉淀槽6中进行固液分离,去 除悬浮有机物。在短程沉淀槽6中去除悬浮有机物的同时,废水在短程沉淀槽6 中也同时进行活性污泥吸附再生和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等净水作用。短程沉淀 槽6出水以薄水层方式溢流出经漫流斜面7进行自然光化学催化氧化脱氮解毒 及补氧抑藻抑菌使水再生,然后回到养殖池塘1中循环使用。另外,由养殖池 塘l周围布置的增氧机(图中未示出)和旋流帽形中央吸污口 2造成了池塘水 平环流,池底层水再经水泵4提升到短程沉淀槽6,净化后的富氧水自流经漫流 斜面7回到养殖池塘1中循环使用,由此形成池塘水体的垂直流动。这种水循 环方式形成了养殖池中水的整体流动,有利于氧的传递,改善塘底水环境质量。在池塘水体净化系统不需运行,这时的短程沉淀槽6作为污泥自然干化池 使用。将短程沉淀槽6的分层排水管上管口闸(图中未示出)抽出排除槽中表 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环保设计的封闭循环水养殖池塘,它是由池塘(1)、中央吸污口(2)和依托池塘边坝的短程沉淀长槽(6)和漫流斜面(7)组成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程沉淀长槽位于养殖池塘(1)一侧的高位塘坝上,在所述的漫流斜面(7)位于养殖池塘(1)和短程沉淀长槽(6)之间,在所述养殖池塘中央吸污口(2)与所述短程沉淀长槽(6)之间由污水输送管(3)、水泵(4)和穿孔管(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天乐唐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