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钎焊后强度高并且耐腐蚀性高而且钎焊性优异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该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1a)具备芯材(2)、形成于该芯材(2)的一面侧的牺牲材料(3)、形成于该芯材(2)的另一面侧的由Al-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4)。牺牲材料(3)含有Fe:0.03~0.30质量%、Mn:0.01~0.40质量%、Si:0.4~1.4质量%、Zn:2.0~5.5质量%、Mg:0.05质量%以下,余部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600℃×5分钟热处理后的晶体粒径为100~40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汽车等的热交换器中使用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brazing sheet)。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作为汽车用的散热器、蒸发器及电容器等热交换器的管道 材料等材料,使用铝合金覆层材料(cladmaterial)(铝合金硬钎焊板)。作为此种铝合金覆层材料(铝合金硬钎焊板),公开过如下的硬钎焊 板或铝合金覆层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卩,在由铝合金构成的芯材 的一面,形成由Al—Si合金构成的钎料(brazing filler metal),在该芯材 的另一面,形成由Al —Zn合金构成的牺牲阳极材料(sacrificial anode material),通过规定这些芯材、钎料、牺牲阳极材料的组成来提高钎焊 (brazing)性、强度、耐腐蚀性(corrosion resistance)等。专利文献h日本特开2004—76057号公报(0021 0040段、0064段)但是,在以往的硬钎焊板等中,有如下所示的问题。如果将热交换器的管道材料等用硬钎焊板等来制作,则会产生钎料与 牺牲材料(sacrificial material)(牺牲阳极材料)被接合的部位。该部位中, 通过利用钎焊时的加热使钎料的焊料熔化,出现焊脚(fillet)(焊料存留), 而将钎料与牺牲材料接合。但是,以往的硬钎焊板等中,虽然钎焊性得以改善,然而在接合部中 有时焊脚的长度不够充分,因而有钎焊性差的情况。另外,在汽车用热交换器中,虽然实现了材料的薄壁(thin gauge)化, 然而为了实现轻质化、小型化及成本降低,对于进一步的薄壁化的要求不 断增强。这样,为了推进该薄壁化,就需要进一步的钎焊后强度的提高和 高耐腐蚀性(high—corrosion resistance),并且要求有良好的钎焊性。这里,在以往的技术中,虽然钎焊后强度、耐腐蚀性、钎焊性等的水 平得以提高,然而为了应对材料的薄壁化,希望有高的钎焊后强度、高耐 腐蚀性,并且希望进一步改善钎焊性。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钎焊后强度高且耐腐 蚀性高并且钎焊性优异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 是具备芯材、形成于该芯材的一面侧的牺牲材料、形成于该芯材的另一面侧的由Al — 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其特征在 于,上述牺牲材料含有Fe: 0.03 0.30质量%、 Mn: 0.01 0.40质量% 、 Si: 0.4 1.4质量%、 Zn: 2.0 5.5质量%、 Mg: 0.05质量%以下,余部 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inevitable impurities)构成,并且600°C X5分钟 热处理后的晶体粒径为100 400lim。根据此种构成,通过向牺牲材料中添加Fe、 Mn、 Si、 Zn及Mg,就 会在牺牲材料中生成金属间化合物,钎焊后强度提高。另外,利用Zn向 牺牲材料中的添加,电位就会变低(less noble),因而相对于芯材的牺牲 阳极效果提高,耐腐蚀性提高,利用Si、 Mg的添加,Si、 Mg就会固溶于 合金组织中,钎焊后强度提高。此外,通过将钎焊时的60(TCX5分钟热 处理后的晶体粒径控制为100 400um的范围,在钎焊时,钎料与牺牲材 料的接合部位的焊料展开性(filler spreading abilities)就会提高,焊脚(焊 料存留)的长度变长。这样,钎焊性就会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通过在牺牲材料中含有规 定量的规定元素,并且将钎焊时的热处理后的晶体粒径控制为规定范围, 就可以提高钎焊后强度、耐腐蚀性,并且提高钎焊性。附图说明图l(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的构成的剖面图, (b)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的构成的剖面 图。图2是表示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3是表示钎焊性的评价方法的概略图,(a)是从横向看到的钎焊加 热前的状态的概略图,(b)是从上方看到的钎焊加热前的状态的概略图, (c)是从横向看到的钎焊加热后的状态的概略图,(d)是从上方看到的钎焊加热后的状态的概略图。其中,la、 lb 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2、 12 芯材,3、 13 牺牲材料,4、 14 钎料, 5 中间材料,Sla 芯材用构件准备工序,Slb 牺牲材料用构件准备工序,Slc 钎料用构件准备工序,52 重合工序,53 热处理工序,54 热轧(hot rolling)工序,55 粗退火(annealing)工序, S6、 S8冷车L (cold rolling)工序, S7中间退火(annealing)工序, S9 精退火工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进行详细说 明。而且,所参照的附图中,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 焊板的构成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的制造方法 的流程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以下适当地称作"硬钎焊 板"),可以举出如图1 (a)所示在芯材2的一面侧形成了牺牲材料3、在 另一面侧形成了钎料4的3层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la(硬钎焊板 la)。5下面,对构成硬钎焊板la的芯材2、牺牲材料3、钎料4的合金成分 的含量的数值限定理由等以及牺牲材料3的晶体粒径的限定理由等进行说 明。《芯材》作为芯材2,例如可以使用如下的芯材2,即,含有Cu: 0.5 1.2质 量%、 Mn: 0.6 1.9质量%、 Sh 0.5 1.4质量%,此外还含有Cr: 0.05 0.3质量%、 Ti: 0.05 0.3质量%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余部由A1及不可 避免的杂质构成。但是,芯材2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通常所用的芯材2, 无论是何种都可以。例如,为了提高强度,也可以含有Mg: 0.01 0.7质 量%,此外还可以含有Fe等。 《牺牲材料》牺牲材料3含有Fe: 0.03 0.30质量%、 Mn: 0.01 0.40质量% 、 Si: 0.4 1.4质量%、 Zn: 2.0 5.5质量%、 Mg: 0.05质量%以下,余部由 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60CTCX5分钟热处理后的晶体粒径需要 满足100 400p m。而且,这里的600°CX5分钟热处理后是钎焊时的时候。<Fe: 0.03 0.30质量%>Fe与Al、 Mn、 Si—起形成作为金属间化合物的Al—Mn—Fe、 Al_ Fe —Si、 Al—Mn_Fe—Si系化合物等而向合金组织中结晶(crystallization) 或析出(precipitation),提高钎焊后强度。如果Fe的含量小于0.03质量% ,则无法获得钎焊后强度的提高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超过0.30质量%,则Al—Mn—Fe、 Al—Fe — Si、 Al—Mn 一Fe—Si系化合物等增大而使阴极(cathode)反应性增大,耐腐蚀性劣化。所以,将Fe的含量设为0.03 0.30质量X。<Mn: 0.01 0.40质量%>Mn与Al、 Fe、 Si—起形成作为金属间化合物的Al—Mn—Fe、 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是具备芯材、形成于该芯材的一面侧的牺牲材料、形成于该芯材的另一面侧的由Al-Si系合金构成的钎料的热交换器用铝合金硬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牺牲材料含有Fe:0.03~0.30质量%、Mn:0.01~0 .40质量%、Si:0.4~1.4质量%、Zn:2.0~5.5质量%、Mg:0.05质量%以下,余部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600℃热处理5分钟后的晶体粒径为100~4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田利树,鹤野招弘,腰越史浩,冈崎惠一,长屋隆彦,根仓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