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成贤专利>正文

两功能折叠式脚踏轮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99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功能折叠式脚踏轮椅车,包括轮椅及骑行车,其轮椅架经转向装置铰接骑行车架,该骑行车架安装单一后轮而构成前方双轮、后方单轮的三轮车布局,转向装置的构造为:轮椅架下方中部立管以弹簧支承的上、下伸缩销轴铰接骑行车架的转向套管构成可拆卸连接;在轮椅架与双前轮轴之间设置有摆动机构,向前摆动极限位置是将前轮轴置放于轮椅架靠近中心处,向后摆动极限位置是前轮轴靠近轮椅架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正常组装为一辆有坐椅的三轮车,坐椅在前,坐车人面向前方感觉舒适,本车将骑行部分拆下,前面的轮椅车轮向后摆动,便成为一辆标准的轮椅,具有轮椅的全部功能;本车集三轮车和轮椅的功能于一身,一车两用,本车的轮椅部分及骑行部分均可折叠收放,占地空间小。(*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椅及三轮车,具体地说是一种两功能折叠式脚踏轮椅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功能折叠式脚踏轮椅车,包括轮椅、骑行车架、车轮、鞍座、脚蹬和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前置,其轮椅架经可拆卸的转向装置铰接骑行车架,该骑行车架安装单一后轮而构成前方双轮,后方单轮的三轮车布局,该后轮轴经脚蹬及传动装置驱动后轮,该骑行车架装有座管,该座管卡装鞍座;在轮椅架与双前轮轴之间设置有摆动机构,其构造为左、右前轮装在前轮轴上,该前轮轴两端各由左、右摆板支承,该摆板固接摆臂,该摆臂铰接于轮椅架下部,该摆臂另端套装在一弧形导向轨上而可摆动,其摆动的两个极限位置由弹簧复位插销定位,该摆臂的向前极限位置是将前轮轴置放于轮椅架内靠近中心处,且该前轮的轮沿与后轮的轮沿在同一水平面上,该前轮的下沿高于轮椅万向轮的下沿;该摆臂的向后极限位置是前轮轴靠近轮椅架后侧,该前轮与安装于车架前方的万向轮分离,且该二轮的轮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可拆卸的转向装置的构造为在轮椅架的下方中部有立管,该立管上、下各有角钢支架,该角钢支架以复位弹簧支承的上、下伸缩销轴铰接骑行车架的转向套管,该复位弹簧由固定于转向套管内的穿过销轴的定向板支承而构成骑行车架与轮椅架的可拆卸连接;所述骑行车架的结构为它由轮架、顶梁框形,接梁架和转向套管组成,该轮架有一叉形底梁,该底梁上安装后轮轴及传动装置,该底梁连接上叉和后叉,该上叉、后叉上端与弧形顶梁交接,该底梁端部及上叉顶部各有平板,该平板以折叠转向装置铰接框形接梁架的立板,该框形接梁架由立板、上、下接梁、转向套管固接而成;所述折叠转向装置的构造为一组上、下伸缩销轴装在固接于该立板的套管及导向板中,在该套管与导向板之间的伸缩销轴的细轴上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平板与立板并以平行伸缩销轴的铆销铰接。所述轮椅架为可折叠的结构,其构造为它有左、右框形架,该左、右框架以支撑架铰接向上向后弯曲的扶手,该左、右扶手下部连接靠背板,上部安装软靠背,该左、右框形架顶面有以双合页铰接的托臂板,该框形架前端向下延伸的左、右前立管上各套装有可转动的脚踏支架,该脚踏支架铰接脚踏板,该脚踏板由横向销轴定位;所述左、右框形架之间装有前左、右横管,中左、右横管,后左、右横管,该各横管固接纵向的折叠座架而构成四个框形架,该四个框形架之间沿折叠座架纵向中分,该中左、右横管各连接一向下伸出的内立管,该两支内立管之间以合页铰接,该二内立管上、下端各固接一角钢支架与骑行车架的转向套管铰接,该四个框架中部外侧固接一向下伸出的左、右外立管,该外立管固接轮椅架底部左、右横管,该底部横管与该前立管固接,在该底部左、右横管端部装有一万向轮,在该左、右框架的后端向下延沿的左、右立管下端连接弧形导轨,该弧形导轨固接于左、右外立管。所述转向机构设有卷绳器,其构造为在由复位弹簧支承的上、下伸缩销轴的内端连接同一支钢丝绳,该钢绳穿过卷绳器的转柄的横轴的轴心。所述骑行车架的底叉架及上叉顶部平板铰接的装在框形接梁立板套管中的由复位弹簧支承的上、下伸缩销轴连接于同一支钢丝绳,该钢丝绳穿过一卷绳器的转柄的横轴的轴心。所述后轮的传动装置由一组减速传动轮构成,该传动轮可以是链轮付,也可以是齿轮付,该传动装置的主动轮盘连接脚蹬曲柄,该传动装置的最末从动轮连接后轮轴的飞轮。所述脚蹬为可折叠结构,其构造为在脚蹬曲柄的端部圆轴上套装有一连接脚蹬的脚蹬固定套,该固定套外端面有豁口与固定于曲柄的定位销相应,该曲柄圆轴相应位置设有由弹簧支承的伸缩定位销。本技术有以下积极益的效果 1.本车正常组装时为一辆有坐椅的三轮车见附图说明图1、图2,坐椅在前、骑车人在后,它特别适合老年夫妻骑行上街,坐车人面向前方感觉舒适,骑车人在后骑行方便。2.本车的转向机构结构简单,转向灵活、轻便。3.本车将有鞍座和脚蹬板的骑行部分拆下,前面的轮椅车轮向后摆动,便成为一辆标准的轮椅见图8,具有轮椅的全部功能。4.本车集三轮车和轮椅的功能于一身,一车两用,可以给用户节省投资。5.本车的轮椅部分及骑行部分均可折叠收放见图9、图10、图11,占地空间小。附图编号1.轮椅101.左、右框形架102.支撑架 103.扶手104.靠背板 105.软靠背 106.合页107.托臂板 108.左、右前立管109.前左、右横管110.中左、右横管111.后左、右横管112.左、右折叠座架113.内立管 114.合页115.角钢支架116.中左、右外立管 117.底部左、右横管 118.弧形导轨119.左、右后立管120.铰销2.骑行车架201.轮架202.顶梁203.转向套管204.(叉形)底叉架205.上叉206.后叉207.平板208.立板209.上接梁210.下接梁 211.座管212.角钢支架 3.可拆卸转向装置301.上销轴 302.下销轴 303.复位弹簧304.导向板 305.弹簧复位插销306.套管307.铆销 308.铆销座 309.弹簧支座4.摆动机构401.左、右摆板 402.摆臂403.弧形导向轨404.铰销5.脚蹬支架501.脚踏板 502.横向销轴6.车架折叠转向装置601.上销轴 602.下销轴 603.复位弹簧604.导向板 605.套管606.铆销座607.铆销7.卷绳器701.钢丝绳 702.转轴703.转柄8.后轮801.后轮轴 802.后轮轴轴座9.前轮901.前轮轴 902.手推环10.鞍座 11.万向轮12.传动装置121.脚蹬曲柄 122.主动轮盘123.变速轮124.从动飞轮 125.脚蹬固定套 126.定位销127.豁口 128.曲弹簧支承的伸缩定位销 129.脚蹬请参照图3,所述可拆卸的转向装置3的构造为在轮椅架的下方中部有立管113,该立管113上、下各有角钢支架115,该角钢支架115以复位弹簧303支承的上、下伸缩销轴301、302铰接骑行车架的转向套管203,该复位弹簧303由固定于转向套管内的穿过销轴的定向板304支承而构成骑行车架2与轮椅架的可拆卸连接;请参照图6,所述骑行车架2的结构为它由轮架201、顶梁202框形,接梁架和转向套管203组成,该轮架有一叉形底梁204,该底梁上安装后轮轴901及传动装置11,该底梁204连接上叉205和后叉206,该上叉205、后叉206上端与弧形顶梁202交接,该底梁204端部及上叉205顶部各有平板207,该平板207以折叠转向装置3铰接框形接梁架的立板208,该框形接梁架由立板208、上、下接梁209、210、转向套管203固接而成;所述折叠转向装置6的构造为一组上、下伸缩销轴601、602装在固接于该立板的套管605及导向板604中,在该套管与导向板之间的伸缩销轴的细轴上套装有复位弹簧603,所述平板207与立板208并以平行伸缩销轴601、602的铆销607铰接。该骑行车拆卸折叠后的结构见图9。请参照图2、图7,所述轮椅架为可折叠的结构,其构造为它有左、右框形架101,该左、右框架101以支撑架102铰接向上向后弯曲的扶手103,该左、右扶手103下部连接靠背板104,上部安装软靠背105,该左、右框形架顶面有以双合页106铰接的托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功能折叠式脚踏轮椅车,包括轮椅(1)、骑行车架(2)、车轮(8、9)、鞍座(10)、脚蹬(5)和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1)前置,其轮椅架经可拆卸的转向装置(3)铰接骑行车架(2),该骑行车架安装单一后轮(8)而构成前方双轮, 后方单轮的三轮车布局,该后轮轴经脚蹬及传动装置驱动后轮(8),该骑行车架(2)装有座管(211),该座管卡装鞍座(10);在轮椅架与双前轮轴(901)之间设置有摆动机构(4),其构造为:左、右前轮(9)装在前轮轴上,该前轮轴(901)两 端各由左、右摆板(401)支承,该摆板固接摆臂(402),该摆臂(402)铰接于轮椅架下部,该摆臂(402)另端套装在一弧形导向轨(403)上而可摆动,其摆动的两个极限位置由弹簧复位插销(305)定位,该摆臂(402)的向前极限位置是将前轮轴置放于轮椅架内靠近中心处,且该前轮(9)的轮沿与后轮(8)的轮沿在同一水平面上,该前轮的下沿高于轮椅万向轮(11)的下沿;该摆臂(402)的向后极限位置是前轮轴(901)靠近轮椅架后侧,该前轮(9)与安装于车架前方的万向轮(11)分离,且该二轮的轮沿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贤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