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伟专利>正文

后轴冷却式炉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729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温效果好的后轴冷却式炉排,包括前轴、炉排、支架与风室、后轴,炉排套合在前轴和后轴的外围,形成链条炉排,支架与风室设计在链条炉排内,后轴内开设有轴向的用来穿过冷却介质的通孔,后轴的两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输送装置,通过水流环节把热量传到冷却介质输送装置进行冷却循环,达到了散热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容易维护。(*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尤其是一种降温效果好的后轴冷却式炉排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国际、国内市场油、气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燃油、燃气锅炉运行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迫使燃油、燃气锅炉使用的单位要寻找运行成本较低,并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新一代锅炉产品来代替现有的燃油、燃气锅炉。但是现在的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多是中小型燃煤加热炉,燃煤加热炉的炉排中包含了前轴和后轴,前轴是在炉的外面而后轴是在炉胆的内侧,当需要进行加热的时候后轴也被受热,影响轴的转动,从而影响了炉排的运动,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多是在炉胆内经过引风机的负压作用,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散热的,这种散热使炉的周围温度升高,散热的效果不太明显,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炉的散热效果好的后轴冷却式炉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轴冷却式炉排,包括前轴、炉排、后轴和支架与风室,炉排套合在前轴和后轴的外围,形成链条炉排,支架与风室设计在链条炉排内,后轴内开设有轴向的用来穿过冷却介质的通孔,轴的两端连接到冷却介质输送装置,通过冷却介质输送装置达到散热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后轴冷却式炉排,通过水流把热量带走,其散热的效果好,装置简单、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后轴冷却式炉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轴冷却式炉排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使用新型后轴冷却式炉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排,2.支架与风室,3.后轴,4.前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后轴冷却式炉排,包括前轴4、炉排1、后轴3、支架与风室2,炉排1套合在前轴4和后轴3的外围,形成链条炉排,支架与风室2设计在链条炉排内,后轴3内开设有轴向的用来穿过冷却介质的通孔,后轴3的两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输送装置,水流通过冷却介质输送装置进入到后轴3的通孔内,然后从通孔另一端的流出进入到冷却介质输送装置。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后轴3和前轴4带动链条炉排运动,煤放置在链条炉排上到达炉胆内炉膛进行燃烧加热,烧煤散发出的热量通过后轴3内的水流环节被带到了冷却介质输送装置进行冷却,冷却后再进入到后轴3内,形成循环冷却,达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其结构简单、容易维护。权利要求1. 一种后轴冷却式炉排,包括前轴(4)、炉排(1)、支架与风室(2)、后轴(3),炉排(1)套在前轴(4)和后轴(3)外围,形成链条炉排,支架与风室(2)设计在链条炉排内,其特征是后轴(3)内开设有轴向的用来穿过冷却介质的通孔,后轴(3)的两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输送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尤其是一种降温效果好的后轴冷却式炉排,包括前轴、炉排、支架与风室、后轴,炉排套合在前轴和后轴的外围,形成链条炉排,支架与风室设计在链条炉排内,后轴内开设有轴向的用来穿过冷却介质的通孔,后轴的两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输送装置,通过水流环节把热量传到冷却介质输送装置进行冷却循环,达到了散热的效果,整体结构简单,容易维护。文档编号F23H3/00GK201273571SQ200820129368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谢建华 申请人:杨国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轴冷却式炉排,包括前轴(4)、炉排(1)、支架与风室(2)、后轴(3),炉排(1)套在前轴(4)和后轴(3)外围,形成链条炉排,支架与风室(2)设计在链条炉排内,其特征是:后轴(3)内开设有轴向的用来穿过冷却介质的通孔,后轴(3)的两端连接有冷却介质输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