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集装箱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681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鹅颈式和平梁式下具有不同长度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用于在公路和铁路运输期间支撑ISO和家用集装箱以及其它货物。两用集装箱底盘具有前端和后端,前端配备有用于连接到牵引车上的牵引销,所述后端配备有制动和悬架部件、轴、车轮和轮胎,使得两用集装箱底盘适合于公路运输。两用集装箱底盘具有用于连接和悬挂的前后端部,两用集装箱底盘包括但不限于其位于两个有轨转向车之间的有效载荷,使得两用集装箱底盘适合于铁路运输。两用集装箱底盘构造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火车内400,000磅的拉伸和压缩作用力,同时,两用集装箱底盘具有适当的重量,以便具有竞争力并符合桥梁法以及其它公路法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两用集装箱底盘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06年12月20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No.60/871,075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介绍
已知的两用拖车和半拖车包括车架和附接转向车以在公路和铁路 运输期间运送货物。这些两用拖车和半拖车需要面对在两种运输方式 下供应足够货物的后勤难题。例如,这些两用拖车和半拖车限于闭环 操作以便在两种操作下平衡拖车和转向车。这种限制减少了两用技术 的广泛应用。因此,人们希望将这种技术的使用扩展到其它联运应用。在公路上进行定期集装箱运输通常需要标准集装箱底盘。这些标 准集装箱底盘是具有后承梁和前承梁的骨架构架,所述前后承梁具有 锁定装置以固定集装箱。这些标准集装箱底盘的前端安装有牵引销, 这些标准集装箱底盘的后端安装有带弹簧悬架、轴和制动器的简单行 走装置。这些标准底架具有永久固定的悬挂并且只具有20或53英尺 构造。这些标准集装箱底盘的悬架是符合桥梁法的水平滑动设计。这 些标准集装箱底盘重量轻,以使有效载荷最大化,但是不具备在铁路 作业中使用的技术能力。因此,人们希望提供一种两用集装箱底盘, 从而扩展集装箱底盘和两用技术的应用。对于公路运输来说,已知的两用拖车通常具有用于连接到牵引车 上的前端和配备有行走装置的后端。这些两用拖车可以连接到牵引车 上并在其后拉动,同时它们的行走装置与路面接触并在其上移动。对 于铁路运输来说,这些两用拖车通常具有位于前端上的阴连接器和位 于后端上的阳连接器,两个连接器用于连接到有轨转向车的相应连接 部分上。当在铁路上使用时,这些两用拖车连接到转向车上并悬挂于部件都不接触铁路轨道。这通常通过使用已安 装的提升轴实现,所述提升轴由供自牵引车的气动致动。这种气动致 动轴明显比弹簧悬架贵,并且还具有更大的重量。此外,抬升的悬架 必须安全固定在上部位置,以避免其偶然下落,这会在铁路作业中造 成事故。这一固定过程需要昂贵的部件并且耗时,因为每个行走装置 都必须在火车出发前进行控制和检查。因此,人们希望提供一种两用 拖车和集装箱底盘,其无需进行空气提升和固定。另外,人们希望提供一种两用拖车和集装箱底盘,其适合于在公路和铁路运输中使用, 并且符合相关的公路和铁路法律、法规和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两用集装箱底盘用于在公路和铁路运输期间支撑集装箱和其它货 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两用集装箱底盘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 端部以及顶部和底部边缘的主车架。底部边缘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 定位。底盘还具有连接到主车架上的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沿着底 部边缘沿第一和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向上且朝向第一端部,第二 方向向下且朝向第二端部。当在公路运输位置和铁路运输位置之间转 换时,行走装置沿着主车架的锥形底部边缘沿第一和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行走装置沿第一方向移动到用于铁路运输的 铁路运输位置,并且沿第二方向移动到用于公路运输的公路运输位置。 铁路运输位置的特征为位于行走装置的轮胎和铁路之间的间隙以及位 于主车架下面第二端部处的空隙。主车架连接到位于所述空隙处的转 向车上,以便在铁路运输期间支撑底盘。公路运输位置的特征为轮胎 与路面接触,行走装置位于主车架的第二端部处以在公路运输期间支 撑底盘。附图说明图l是在公路运输作业中传送集装箱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L图。图2是在铁路运输作业中传送集装箱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 的侧视图。图3是未装载且具有鹅颈式主车架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 侧视图,所述主车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行走装置。图4是具有鹅颈式主车架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所述鵝颈式主车架未装载并悬挂在转向车之间。图5是具有枢转连接的防钻撞护栅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 局部侧视图。图6是具有枢转连接的防钻撞护栅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 局部侧视图。图7是具有楔形梁主车架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所述楔形梁主车架在公路运输作业中运送集装箱。图8是具有楔形梁主车架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所述楔形梁主车架在铁路运输作业运送集装箱。图9是具有直梁主车架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所 述直梁主车架包括滑动装置。图10是具有直梁主车架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局部侧视 图,所述直梁主车架包括摇摆滑动器。图11是空气致动锁定销的局部侧视图。图12是图11所示空气致动锁定销的另一局部侧视图。图13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 底盘包括用于防止悬架部件卸压的装置。图14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 底盘包括用于防止图13所示的悬架部件卸压的装置。图15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底盘 在铁路运输作业中运送集装箱并且牵引销的高度为42英寸。图16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底盘 在铁路运输作业中运送集装箱并且牵引销的高度为48英寸。图17是具有可调节半拖车连接轮的牵引车的侧视图,所述半拖车连接轮与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一起使用。图18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底盘包括结合在内部的接收箱。图19是与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接收箱的透视图。 图20是与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一起使用的部分装配的接收箱的透视图。图21是具有接收箱的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透视图,所述接 收箱配备有滑动衬垫。图22是利用带槽螺钉固定到接收箱上的图21所示滑动衬垫的局 部侧视图。图23是与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接收箱分离的转向车舌片的 顶视图。图24是与图23的接收箱部分接合的转向车舌片的顶视图。图25是与图23的接收箱部分接合的转向车舌片的顶视图。图26是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的透视图,显示了在作业 期间作用于主车架上的作用力。图27是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的局部透视图,显示了在 作业期间作用于主车架上的压力。图28是图27所示主车架的局部透视图,显示了在作业期间作用 于主车架上的拉力。图29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顶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底盘 具有鵝颈式主车架并显示了压曲(buckling)方式。图30是两用集装箱底盘的实施例的侧视图,所述两用集装箱底盘 具有鹅颈式主车架并显示了压曲方式。图31是I形梁的横截面视图,所述I形梁在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 例的主车架中使用。图32是显示出I形梁中的凸缘压曲的横截面视图和局部侧视图, 所述I形梁在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中使用。图33显示出I形梁中的腹板压曲的横截面视图和局部侧视图,所述I形梁在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中使用。图34是显示出I形梁中的尖端压曲的横截面视图和局部透视图, 所述I形梁在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中使用。图35是非对称I形梁的剖视图,所述非对称I形梁在两用集装箱 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中使用。图36是空心梁的剖视图,所述空心梁在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 主车架中使用。图37是具有竖直加强肋的I形梁的局部透视图,所述I形梁在两 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主车架中使用。图38是具有阴阳联接器的两用集装箱底盘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见附图,图1显示了两用集装箱底盘10连接到牵引车12 上以在公路52上运送集装箱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公路和铁路运输期间支撑集装箱的两用集装箱底盘,所述底盘包括: 主车架,所述主车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以及顶部和底部边缘,所述底部边缘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定位;和 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连接到所述主车架上并且可沿着所述底部 边缘沿第一和第二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向上且朝向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方向向下且朝向所述第二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格拉夫MP格拉韦兰德MW迪卢伊吉GL芬顿TJ德拉克斯勒
申请(专利权)人:铁路赛跑者NA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