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字识别(DID)对实体对象进行物理度量鉴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274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扫描产品,所述产品包括实体对象和ID容纳装置。所述ID容纳装置在其存储器上存储有唯一的ID标识并存储有编码锁机制。通过将实体对象的物理度量特性和唯一的ID标识输入至杂凑函数(hash)而产生一个难解的码,可以生成所述存储的编码锁机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产生可扫描产品的方法以及鉴别可扫描产品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扫描产品及其产生方法 和鉴别方法。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目前使用于防伪解决方案中,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由 于RFID被认为代表产品的身份,如果RFID标签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就 认为该产品为正品。然而,如果真的标识附加到仿制品或假冒品上,或者真 的RFID标签被克隆并置于仿制品上,那么目前基于RFID的防伪系统将鉴 别此仿制品或假冒品为正品。对于诸如珠宝或医药等行业而言,这种局限性 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这是因为难以永久地将RFID标签附着于珠宝或医药产口 P物理度量(physimetric)鉴别可用于防伪系统。物理度量识别是一种基 于对象的物理特性来自动验证和识别实体对象身份或真实性的方法。比如应 用于过程控制操作的物理度量鉴别将识别装置作为对象的一部分,而不仅仅 是将其附着于对象。物理度量鉴别能够确保RFID标签和附着该标签的产品 是唯一的配对。然而,物理度量鉴别本身可能无法充分保护信息被阅读器和 扫描仪破译的克隆RFID标签。将物理度量鉴别与其它安全措施结合可以将 标签做成产品的一部分,这样在防范克隆方面安全性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实体对象和ID容纳装置构成的可扫描产品、产生这种实体对象的方法、以及鉴别具有附加ID容纳装置的实体对象的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产生的实体对象具有ID容纳装置,所述ID容纳装置中存储 有对应于该实体对象的唯一 ID标识和编码锁机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体对象, 使得对实体对象的鉴别不仅基于该ID容纳装置的真实性,而且基于该实体 对象的真实性。依据本专利技术产生实体对象的方法包括在该实体对象上设置ID容纳装置, 所述ID容纳装置具有唯一的ID标识和编码锁机制。ID容纳装置由以下步骤 制成获取一个唯一的ID标识码,测量所述实体对象的物理度量(physimetric)特性,将所述唯一的ID标识码和所述物理度量特性输入转换 算法中,产生一个编码锁机制,将所述唯一的ID标识码插入所述ID容纳装 置中,并使用编码锁机制锁住ID容纳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鉴别实体对象的方法,其中该实体对象上配置有ID 容纳装置,所述ID容纳装置具有一个唯一的ID标识并存储有编码锁机制。 所述方法包括进入一个阅读区域,从其中读取所述ID标识并测量所述实 体对象的物理度量特性,将所述ID标识和物理度量特性输入转换算法中以 产生一个编码锁机制,将所述ID容纳装置中存储的编码锁机制与新生成的 编码锁机制进行比较。所述比较通过存储在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的比较算法 来实现。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 限制本专利技术,诸如特定的架构、接口、技术等的具体的细节都被阐述。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知晓,未包含在这些具体的细节中的其它实施例仍 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而且,为了清晰起见,省去了常见的设 备、电路及方法的具体描述,以突出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应当清楚地理解,附图仅 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图示说明,并不能代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特性和优点以及其它更多的特性和优点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实体对象鉴别方法的示意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产生带有ID容纳装置的实体对象的示意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配置具有唯一的ID标识的ID容纳装置和编码锁机制的方法示意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对配置有ID容纳装置的实体对象进行鉴别的方法流 程图,该ID容纳装置具有唯一的ID标识和编码锁机制;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包含ID容纳装置的实体对象进行鉴别的 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这里提到的"鉴别"应当涉及真实性,比如对对象或主张的判定。被鉴别 的实体对象的特性应当包含纯度、数量、质量、新鲜度以及实体对象的来源 和成分。"实体对象"应当涉及批量包装、单独产品或对象,或分立产品,这些产 品或对象被独立包装或分批包装,这些产品或对象在物理度量特性方面彼此 完全或部分匹配,这些产品或对象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或这些形态的组 合。"物理度量(physimetric)"应当涉及实体对象的物理特性,包括但不限 于尺寸、重量、质量、颜色、外形、大小、式样、基础材料、光反射/折射系 数、或设计。"阅读区域"应当涉及询问器或阅读器产生的电磁场所覆盖的区域。 "询问器"应当涉及任何能够与应答器(诸如RFID标签、智能卡或条形 码)交互、收发信号的收发器。"控制装置"应当涉及任何适合于在阅读区域内操作询问器的设备,例如 计算机。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一个计算机,包括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 便携设备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操作面板。这类装置通常包括微处理 器、接口设备、电源、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装置(诸如无线或有线技术)。"加锁"应当涉及依照ID容纳装置的国际标准,诸如EPC或RFID的ISO 标准,意指将生成的编码锁机制存储于ID容纳装置的存储器中的过程,以 在物理度量鉴别过程中对其解锁。例如,在EPC Class 1 RFID,部份存储空 间,如访问码(AccessCode)(对终端用户来说是不可见和不可访问)可用作 为密码以确保RFID标签的安全。因此,产生的编码锁机制可以存储到访问 码的存储器中以锁住RFID标签。另一个ISO 18000-6B RFID的例子,除了 为唯一的ID标识保留的存储器外,还有另外的存储空间以存储其它信息, 诸如可以用来存储所产生的编码锁机制,以锁住RFID标签。"解锁"应当涉及通过从实体对象测量唯一的ID标识和测量物理度量特 性来产生编码锁机制的过程,以及试图通过对产生的编码锁机制与ID容纳 装置中存储的编码锁机制进行比较来验证ID容器的过程。图1是有关现有数字识别技术的例子。图2 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通过使用ID容纳装置对实体对象进行鉴别的原理。如图1 所示,带有一个与实体对象对应的唯一的ID标识的容纳装置附着在对象上。 当客户购买该对象时,通过对ID容纳装置进行扫描,仅基于该ID容纳装置 来判定该对象是否为真实的。换句话说,该ID容纳装置决定了产品的真实 性。因为ID容纳装置很容易被移走而且不能永久地附着于对象上而不降低 其价值。对于造假者来说,将真正的ID容纳装置附着于假冒品上这种方法 是一种惯用的造假手段。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扫描产品,其中可扫描产品200包含一个实 体对象201及其附带的ID容纳装置203。其中ID容纳装置203存储有一个 唯一的ID标识205和一个编码锁机制207。适于本专利技术的实体对象201包括诸如戒指、耳环、钻石等珠宝,诸如非 处方药、处方药的医药品,诸如照相机、收音机、PDA等电子产品,诸如油 画、雕塑、服装等可视作品,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够被产生、挖掘、和/或以批 发或零售方式出售的对象,它们的真实性的鉴别是一个问题。这些对象可以 是独立包装也可批量包装。ID容纳装置203可以是例如RFID标签、条形码、智能卡等。所述ID 容纳装置可以是有源的、半有源的或无源的。在有源的情况下,ID容纳装置 203自身包括电源,如本领域公知。专利号为38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扫描产品(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实体对象(201、503、509)和附着其上的ID容纳装置(203、501),所述ID容纳装置(203、501)包含一个唯一的ID标识(205、504)和编码锁机制(207、50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少强张志辉曾庆才李荣彬陈炎材吴沛谦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