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清峰专利>正文

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720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支撑在该太阳能面板的下侧,该各支撑结构包含一底梁、一支撑梁、一顶梁及一支撑杆,该底梁与该顶梁间以该支撑梁连接,该底梁与该支撑杆间垂直向以一调整螺杆连接,该支撑杆又抵顶在该顶梁下侧,如此只要调整该调整螺杆,便能调整该顶梁的高度,再配合调整该支撑梁,便能调整该支撑结构支撑该太阳能面板的高度,而改变该太阳能面板的角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的构件、零部件或附件有关,特别是 指一种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的太阳能面板是直接放置在支撑用的架体上,但太阳能面板 的重量相当重,所以常常会导致下方支撑用的架体弯曲变形,造成太 阳能面板倾斜而无法正对阳光,使太阳能面板的效率降低,如果要提 升架体的结构强度,使其在支撑太阳能面板时不会弯曲变形,最简单 的作法就是增加该架体的直径,但相对的也会增加使用的材料,造成 成本的增加。新型内容本新型目的在提供一种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可调整支撑太 阳能面板的高度,且将该太阳能面板调整至最适当的角度。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支撑结构包含 一底梁,水平向延伸,该底梁具 上侧面,该上侧面垂直向成型一穿 孑L;一支撑梁,垂直向延伸,该支撑梁的下端与该底梁连接; 一顶梁,水平向延伸,该顶梁与该支撑梁的上端连接;以及 一支撑杆,底部开设一螺孔,该螺孔与该底梁的上侧面的穿孔相对,且一调整螺杆垂直向贯穿该穿孔以及一弹簧并螺合在该螺孔内,该支撑杆的顶部垂直向由下向上抵顶在该顶梁。如此调整该调整螺杆锁合于该支撑杆的深度,便能调整该支撑杆与该底梁的相对距离,并改变该顶梁受该支撑杆抵顶后的高度,再配合调整该支撑梁,便能调整该支撑结构支撑该太阳能面板的高度,以改变该太阳能面板的角度。该底梁具一下侧面,该下侧面垂直向成型一穿孔,该下侧面的穿孔与 该上侧面的穿孔相对,该下侧面的穿孔被该调整螺杆贯穿。该底梁具二侧面,该二侧面分别成型若干固定孔,该支撑梁下端相对 该底梁的该些固定孔成型若干锁固孔,该各固定孔与该各锁固孔之间以一 螺丝及一螺帽锁合连接。该支撑梁的上端又成型若干垂直向延伸的长条穿孔,该顶梁相对该支 撑梁的长条穿孔开设若干水平向延伸的凹槽,该各长条穿孔与该各凹槽之 间以一螺丝及一螺帽锁合,且该些螺帽容纳在该各凹槽内。该支撑梁为中空管状,该支撑杆容纳在该支撑梁内且垂直向延伸。该支撑梁的上端成型二相对的上缺口 ,且下端成型二相对的下缺口, 该支撑梁以该二下缺口插设在该底梁的上侧面,该顶梁则设置在该支撑梁 的二上缺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支撑结构可调整支撑太阳能面板的高 度,且将该太阳能面板调整至最适当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 本新型实施例连接太阳能面板的示意图。图2 本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 本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 本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 本新型实施例改变支撑高度的剖视图。图6 本新型实施例改变支撑高度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新型》太阳能面板A底梁IO上侧面ll穿孔lll下侧面12穿孔121侧面13固定孔131支撑梁20下缺口 21锁固孔22上缺口 23长条穿孔24顶梁30凹槽31支撑杆40螺孔41调整螺杆50弹簧51螺丝B螺帽C具体实施方式本新型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以 复数支撑结构设置在该太阳能面板A的下侧以供支撑该太阳能面板A, 该各支撑结构包含一底梁10,为中空管状且水平向延伸,该底梁10具一上侧面11、 一下侧面12及二侧面13,该上侧面11及该下侧面12分别成型一垂 直方向相对的穿孔111、 121,该底梁10的二侧面13又分别成型若干 固定孔131。一支撑梁20,为中空管状且垂直向延伸,该支撑梁20的下端成 型二相对的下缺口 21,该支撑梁20以该二下缺口 21插设在该底梁 10的上侧面11,该支撑梁20下端又相对该底梁10的该些固定孔131 成型若干锁固孔22,该各固定孔131与该各锁固孔22之间以一螺丝 B及一螺帽C锁合,令该支撑梁20与该底梁10锁固连接,该支撑梁 20的上端也成型二相对的上缺口 23,该支撑梁20的上端又成型若干 垂直向延伸的长条穿孔24。一顶梁30,为中空管状且水平向延伸,该顶梁30设置在该支撑 梁20上端的二上缺口 23内,且该顶梁30相对该支撑梁20的长条穿 孔24开设若干水平向延伸的凹槽31,该各长条穿孔24与该各凹槽 31之间以一螺丝B及一螺帽C锁合,且该些螺帽C容纳在该各凹槽 31内,令该支撑梁20与该顶梁30连接,该顶梁30并用以与该太阳 能面板A的下侧连接,供支撑该太阳能面板A,该顶梁30与该太阳能 面板A连接的技术是属公知技术,故于此不再赘述;以及一支撑杆40,容纳在该支撑梁20内且垂直向延伸,该支撑杆40 的底部开设一螺孔41,该螺孔41与该底梁10上侧面11的穿孔111相对,且一调整螺杆50垂直向依序贯穿该底梁10下侧面12的穿孔 121、该上侧面11的穿孔111及一弹簧51后与该支撑杆40的螺孔41 螺合,该支撑杆40顶部则垂直向由下向上抵顶该顶梁30。如此,只要如图5及图6所示,调整该调整螺杆50螺合在该支 撑杆40底部螺孔41的深度,便能改变该支撑杆40与该底梁10之间 的相对距离,再配合调整该支撑梁20与该顶梁30连接的相对位置, 使该支撑杆40抵顶于该顶梁30,便能调整该顶梁30与该底梁10之 间的距离,而改变支撑该太阳能面板A的高度,当改变部分支撑结构 支撑的高度,便能调整该太阳能面板A的角度。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设置在该太阳能面板的下侧,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一底梁,水平向延伸,该底梁具一上侧面,该上侧面垂直向成型一穿孔;一支撑梁,垂直向延伸,该支撑梁的下端与该底梁连接;一顶梁,水平向延伸,该顶梁与该支撑梁的上端连接;以及一支撑杆,底部开设一螺孔,该螺孔与该底梁的上侧面的穿孔相对,且一调整螺杆垂直向贯穿该穿孔以及一弹簧并螺合在该螺孔内,该支撑杆的顶部垂直向由下向上抵顶在该顶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梁 具一下侧面,该下侧面垂直向成型一穿孔,该下侧面的穿孔与该上侧面的 穿孔相对,该下侧面的穿孔被该调整螺杆贯穿。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梁 具二侧面,该二侧面分别成型若干固定孔,该支撑梁下端相对该底梁的该 些固定孔成型若干锁固孔,该各固定孔与该各锁固孔之间以一螺丝及一螺 帽锁合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 梁的上端又成型若干垂直向延伸的长条穿孔,该顶梁相对该支撑梁的长条 穿孔开设若干水平向延伸的凹槽,该各长条穿孔与该各凹槽之间以一螺丝 及一螺帽锁合,且该些螺帽容纳在该各凹槽内。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 梁为中空管状,该支撑杆容纳在该支撑梁内且垂直向延伸。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 梁的上端成型二相对的上缺口,且下端成型二相对的下缺口,该支撑梁以 该二下缺口插设在该底梁的上侧面,该顶梁则设置在该支撑梁的二上缺口 内。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其支撑在该太阳能面板的下侧,该各支撑结构包含一底梁、一支撑梁、一顶梁及一支撑杆,该底梁与该顶梁间以该支撑梁连接,该底梁与该支撑杆间垂直向以一调整螺杆连接,该支撑杆又抵顶在该顶梁下侧,如此只要调整该调整螺杆,便能调整该顶梁的高度,再配合调整该支撑梁,便能调整该支撑结构支撑该太阳能面板的高度,而改变该太阳能面板的角度。文档编号F24J2/52GK201277753SQ200820127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面板的支撑结构,设置在该太阳能面板的下侧,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 一底梁,水平向延伸,该底梁具一上侧面,该上侧面垂直向成型一穿孔; 一支撑梁,垂直向延伸,该支撑梁的下端与该底梁连接; 一顶梁,水平向延伸,该顶梁 与该支撑梁的上端连接;以及 一支撑杆,底部开设一螺孔,该螺孔与该底梁的上侧面的穿孔相对,且一调整螺杆垂直向贯穿该穿孔以及一弹簧并螺合在该螺孔内,该支撑杆的顶部垂直向由下向上抵顶在该顶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清峰廖友村江义忠
申请(专利权)人:詹清峰廖友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