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浆纯棉机织坯布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84417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浆纯棉机织坯布的生产方法,原棉梳棉后送入紧密纺细纱机纺出细纱,细纱络筒后单纱通过双或者三股捻合到一起成股线,并经烧毛机的环形喷火口,烧掉股线表面细绒毛后得筒线,筒线在75%相对湿度条件下吸湿平衡8-12小时后从整经机引出,对织轴内前1-2米的经纱涂抹成膜胶水进行定捻,再用电吹风吹干;将定捻后的经纱穿综、插筘,与纬线一道在喷气织机上织造出坯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达95%,与有浆经纱织造水平接近,所织坯布的质量水平达美国四分制标准100%优等品。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方针、政策,同时给坯布生产厂家和印染厂家节约了生产成本。既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棉机织坯布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织坯布经纱在织机上织造时,要经受停经片、综丝和钢筘等机件 的反复摩擦;还要经受由于各种机构运动而产生的反复拉伸、曲折及冲击。据测算, 在织机上,单位长度的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5000次彻底 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及磨损作用。未经上浆的经纱表面毛羽突出,纤维之间抱合力不 足,在这种复杂机械力作用下,纱身起毛,纤维游离,纱线解体,产生断头;纱身起毛 还会使经纱相互粘连,导致开口不清,形成织疵,最后,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进行。为了降低经纱断头率,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及产品质量,必须赋予经纱以更高的 耐磨性,粘附突出在纱条表面的毛羽,适当增加经纱强度,并尽可能地保持经纱原有的 弹性。因此,经纱上浆是织造前经纱准备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浆纱的目的正是为 了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作用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 行。因此,一般短纤纱均需经上浆加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无梭织机进一步向高速、高经纱张力 织造方面迈进,同时,机织物的幅宽和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此织造生产对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浆纯棉机织坯布的生产方法,其步骤为:a、选择纤维线密度1.54dtex、长度37mm的原棉送入梳棉机梳棉,控制梳棉机刺辊速度700-750r/min、盖板速度17-18cm/min;b、将a步半制品送入紧密纺细纱机纺出细纱,控制紧密纺细纱机吸风负压为25KPa,前罗拉钳口输出须条的宽度3-4mm;控制车间温度25-32℃、相对湿度52-60%;c、将b步细纱经络筒机得到筒纱,控制络筒速度1000m/min、络筒张力10-15cN和预清纱隔距0.8mm;d、将c步筒纱的单纱通过双或者三股捻合到一起成股线,并经烧毛机的环形喷火口,烧掉股线表面细绒毛后得筒线,烧毛速度为1000m/min;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辉徐敏程志平方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