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设备、尤其是家用电器的驱动装置的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254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设备、尤其是家用电器的驱动装置的外壳,该外壳(1)具有径向壁体(2)以及端面壁体(3),它配有一个或多个冲压痕。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至少一个第一冲压痕(5)在端面壁体(3)里面通道形地构成并且在端面壁体(3)圆周(6)的相互对置的部位之间延伸。第一通道形冲压痕(5)最好通到相互对置的空隙(7)里面,穿过空隙可以将电驱动装置的电刷结构(B)插入并固定到通道形冲压痕(5)里面。最好与第一冲压痕(5)成直角地延伸第二通道形冲压痕(12),它与端面壁体(3)中心(4)中的第一冲压痕和位于那里的用于容纳轴承结构的拱顶形冲压痕(13)相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个用于电设备驱动装置的外壳(1),其中所述径向壁体(2)、第一端面壁体(3)和/或第二端面壁体(26)的部位配有多维拱曲结构形式的蜂窝形冲压痕(27)。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有利地节省材料。此外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并减少形成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particularly a household ...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用于电设备、尤其是家用电器的驱动装置的外壳,具有径向壁体 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端面壁体,它配有一个或多个冲压痕。
技术介绍
在公开文献DE 197 17 594 A1中公开了一个上述形式的外壳,用于容纳家用电器 电驱动装置的转子。由钢板冲压而成的、钵形外壳具有圆柱形的径向壁体以及端面的壁体, 其中与端面壁体的中心同轴地使用向外拱曲的、拱顶形冲压痕。它在装配家用电器时容纳 转子的滚动轴承。通过透穿径向壁体中的开口还可以使定子的电刷结构在转子方向上插入 到外壳里面,由端面壁体中卡子形向内成形的冲压痕容纳电刷结构。这种外壳已经证实是良好的。为了具有在静态负荷和振动方面足够的强度,使用 于加工外壳的钢板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25mm。该外壳由于使用大量材料相 对较重和昂贵。由实践还已知,通过塑料压铸成形家用电器的电驱动装置的外壳。由此尽管减轻 外壳的重量,但是由于塑料的不良导热性也使电驱动装置的冷却恶化。与塑料的种类和尺 寸有关这个措施还伴随着降低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构成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设备、尤其是家用电器的驱动装置的外壳(1)具有径向壁体(2)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端面壁体(3),它配有一个或多个冲压痕(5,2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冲压痕(5)在端面壁体(3)中通道形地构成并且在端面壁体(3)圆周(6)的相互对置的部位之间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博特M布特纳T盖格A柯克纳D曼格H佩卡特W赖森韦伯T特里普
申请(专利权)人: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