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插入式水封捞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9620 阅读:4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插入式水封捞渣机,包括一水槽和一输送机构,所述水槽设置于锅炉排渣斗下方,输送机构的输送带部分设置于水槽的液面以下;所述水槽设有一用于维持锅炉处于负压工作状态的密封腔室,密封腔室与锅炉排渣斗连接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和操作都比较方便,除渣效果明显;2、锅炉排渣斗出口高于捞渣机水槽液面,灰渣直接掉落入水槽内,不会在锅炉排渣斗出口聚集和结块,避免停炉事故;3、具有强制输送灰渣的功能,灰渣不会停留在水槽中,无需定期人工清理捞渣机水槽,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捞渣机,属于锅炉用除渣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非插 入式水封捞渣机。
技术介绍
常规燃煤用捞渣机,锅炉排渣斗下部需插入到捞渣机水槽的液面以下一定深度, 以形成水封,维持锅炉处于负压工作状态。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插入式水封捞渣机并不适用 于蔗渣、秸秆和稻壳等生物质燃料的锅炉,其原因在于1、生物质燃料燃烧后形成的灰渣密 度很小,一般为150-200Kg/m3,远小于水的密度,灰渣落到水面后很难沉淀下来,而由于插 入式水封捞渣机的水槽液面高于锅炉排渣斗出口的底面标高,所以灰渣容易在锅炉排渣斗 出口处聚集、结块,如果不定期清理锅炉排渣斗出口,灰渣将越积越多,造成锅炉排渣斗出 口结焦堵塞,甚至可能造成锅炉停炉事故;2、水槽内大量浮灰不与捞渣机的输送皮带接触, 很难被输送皮带送到捞渣机的上升段进而排出捞渣机,造成灰渣停留在水槽中,需定时人 工清理,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 方便、实用有效且成本低的非插入式水封捞渣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非插入式水封捞渣机,包括一水槽和一输送机构,所述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插入式水封捞渣机,包括一水槽和一输送机构,所述水槽设置于锅炉排渣斗下方,输送机构的输送带部分设置于水槽的液面以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设有一用于维持锅炉处于负压工作状态的密封腔室,密封腔室与锅炉排渣斗连接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平罗军石海松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广州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