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代偿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90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视听代偿镜是专为先天聋哑或后天聋人设计的一种康复仪器,是由微音器、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滤波电路、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组及特制眼镜等部件构成。可将声音信息转换成视觉信号,用于帮助聋人识别特定环境声响和语音以及判断声源方向、辅助唇读等。(*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康复仪器,用于帮助聋人识别特定环境示声响和语音以及判断声源方向,辅助唇读等。根据我国1987年调查,发现有听力语言残疾者多达2000万人,占人口的2%,且每年以2~4万人的速率增长,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残疾者属于完全性耳聋,即使配带助听器也不能听见声音,这样,他们连生活所必须的特定环境警示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电话铃声、门铃声、枪炮声以及打招呼等信息都不能得到。对于那些后天耳聋患者,可通过唇读法来获得讲话者语义,但要获得唇读能力,提高唇读的成功率,则需要一个辅助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配带方便,能将声音信息转换成视觉信号的视听代偿镜,帮助耳聋者识别特定环境声音、语音以及判断声源方向,辅助唇读等功能,以满足耳聋者的需要。本技术外形结构大体分两部分,由声音分析器和特制眼镜构成。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声音分析器由壳体1、前向微音器2、电源开关3、排线4和插头5组成。壳体可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其体积约为60~80mm×50~60mm×20~30mm,与普通烟盒体积相仿。壳内装有声音分析器线电路板和6节AG2型纽扣电池等,除壳体外其他元器件均为通用件。特制眼镜由发光二极管组6,透光镜片7,反射镜片8,后向微音器9、套壳10、弹性软带11、插座12、镜架13等组成。镜架13可用塑料注塑成形,其外观与常见镜架相似,透光镜片7可用普通平光镜片或根据配带者视力情况选配。反光镜与镜架为一体,注塑后经抛光处理制成,其厚度为5mm,高为8~10mm。发光二极管和与其相连的导线均在注塑时分别嵌在反射镜片上和嵌在镜架边框内。发光二极管为Omm通用管,选用黄、红、绿、橙四种颜色,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在反射镜中(在左右两反射镜中其顺序相同)。连接发光二极管的导线通过镜架边框与插座12相连。连接后向微音器的导线包嵌在弹性软带11中亦与插座12相连。插座12为12芯双列微型插座,装嵌在左镜架脚内。后向微音器被套嵌在套壳10中,弹性软带11与套壳10及左右镜架脚相连。前向微音器和后向微音器同为CM-18W型微音器。使用时,将声音分析器的插头5插入特制眼镜的插座12中,使两者合为一体。附图2是本技术视听代偿镜的电路原理框图,包括微音器1A和1B,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2A与2B,滤波器组3A与3B,驱动电路组4A与4B及发光二极管组5A与5B等单元组成。其中1A为前向声音信号处理通道,1B为后向声音信号处理通道。本技术采用前、后两个微音器,来收集来自前方和后方的声音,经过两个相互独立通道进行处理后分别点亮眼镜上左、右镜片的发光二极管组。对于来自前方的声音信号,左镜片的发光二极管组形成一定的发光模式,而右侧的则不发光或发相对较弱光。反之,由后方来的声音信号,右镜片的发光而左侧的却不发光或发相对较弱光。对于微声音信号,首先微音器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经过适量放大后,滤波器组将其分解成频谱,通过驱动器点亮发光二极管组。发光二极管分别选用黄、红、绿、橙四种颜色,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安装在反射镜中,分别代表由低到高的四个频率段(100~400HZ,400~700HZ,700~1000HZ,1000~4000HZ),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亮暗程度即表示该频率段信号的强度。这样对于每个特定声音都会在发光二极管组上形成一定的发光模式。配带者通过训练熟悉这些发光模式和声音的对应关系后,就可以利用眼睛的余光来获取声音信息。附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其中一通道的原理图(两通道电路相同)。以下用附图3所示电路为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详述。本技术采用6节1.5V纽扣电池构成正负电源,对集成电路IC1和IC2供电(IC1和IC2为LM324,R1、C1、R2、C2是电源去耦电路,以防止电源由于负载变化而引起波动。微音器M和电阻R3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C3和R4耦合到以集成电路IC1为核心构成的增益自动控制放大器进行适量放大后,输出到以集成电路IC2及周围电阻、电容构成的四频段滤波器进行滤波后形成频谱,通过电容分别耦合到三极管Q1Q2Q3Q4所构成的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以点亮发光二极管D3D4D5D6。本技术主要优点如下1、采用黄红、绿、橙四色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声信号频谱,较符合人的视觉生理特点,而声频谱又比较容易地表达各类声信号的特征,从而使耳聋者比较容易掌握各类声信号所形成的显示模式。2、由于采用自增益控制放大器,允许声信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能适应各类声音。3、采用前、后向微音器处理通道双通道方式,可帮助耳聋者判断声源方向。4、整机体积小、功耗低、重量轻、配带方便、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由声音分析器和特制眼镜构成的视听代偿镜,其特征在于该代偿镜的声音分析器的壳体上设有前向微音器、电源开关、排线和连接插头,壳内装有声音分析器线路板及扭扣电池等,并通过排线连接插头与特制眼镜上的插座连接;特制眼镜由镜架、镜片、反射镜片、发光二极管组和后向微音器及连接插座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视听代偿镜,其特征在于该代偿镜的线路结构包括2个微音器、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滤波电路、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组等组成,微音器1A与1B分别与放大器2A、2B相连,经双通道线路由两组相同的发光二极管组分别显示两路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之视听代偿镜,其特征在于增益自动控制放大器2A、2B与四频段滤波器3A、3B相连,每通道滤波后4个频段输出,通过偶合电容分别与三极管Q1、Q2、Q3、Q4所构成的4个驱动电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之视听代偿镜,其特征在于每个通道的4个驱动器通过插头5与插座12分别与红、橙、黄、绿4个发光二极管相连,由发光管的颜色显示声谱,其亮度显示声强弱。专利摘要本视听代偿镜是专为先天聋哑或后天聋人设计的一种康复仪器,是由微音器、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滤波电路、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组及特制眼镜等部件构成。可将声音信息转换成视觉信号,用于帮助聋人识别特定环境声响和语音以及判断声源方向、辅助唇读等。文档编号A61F11/00GK2186561SQ94225908公开日1995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邵庆余, 王德伟, 李新, 王建, 孙文红 申请人:山东医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声音分析器和特制眼镜构成的视听代偿镜,其特征在于该代偿镜的声音分析器的壳体上设有前向微音器、电源开关、排线和连接插头,壳内装有声音分析器线路板及扭扣电池等,并通过排线连接插头与特制眼镜上的插座连接;特制眼镜由镜架、镜片、反射镜片、发光二极管组和后向微音器及连接插座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庆余王德伟李新王建孙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医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