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声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050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聋哑声感器,属于可使耳聋病人用别种感觉代替直接听觉的仪器。聋哑声感器主要由麦克风输入电路、放大器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输出电路构成,利用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上的麦克风拾取声音,经上述电路转换成微弱电刺激,经弹簧耳夹夹住耳垂后使绝缘电极板上平行的电极片导通实现。聋哑声感器可使行路、生活、工作或睡眠中的聋哑人利用感觉代替听觉,做出相应反应。(*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聋哑声感器,属于可使耳聋病人用别种感觉代替直接听觉的仪器。正常人在马路上行走,对来自后边的声响、呼喊、鸣笛都能很快做出反应,而聋哑人由于没有听力,对来自后边的车辆喇叭声、车铃声、呼喊声置若罔闻,常引起交通肇事及伤亡事故,而目前尚无可唤起聋哑人对声音感知的器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提供一种将声音信号转为微弱电剌激,从而使聋哑人利用感觉代替直接听觉的聋哑声感器。因此,本技术是有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本技术是按如下方案实现的。聋哑声感器由外壳及其上的输出插孔、电源开关、声感灵敏度调节器、电触强度调节器、以及输出插头、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及导线构成。其电路部分主要由麦克风输入电路,放大器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多谐振荡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其中,麦克风输入电路由直流电源串联电源开关N、电阻R4R3、可变电阻W1,并于电阻R4R3中点及电源间并联麦克风;放大器电路经电容C1,耦合到晶体三极管T1的基极,其间接电阻R1之一端,T1至T6组成差分放大器。T8、T9、T10组成互补对称射极输出、二极管D1D2串联于T8T9基极,T3放大极与电阻R2间串联电阻R5R6R7并于R6两端并接电容C2,电阻R8一端接T2基极,另一端接T6T7放射极间。倍压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3D4电容C3C4相间串接而成,开关控制电路中电阻R9接晶体三极管T11基极,电阻R10接T11集电极,其发射极接入多谐振荡器B之输入端。多谐振荡电路中晶体三极管T12发射极与基极间接电容C5,基极与集电极分接多谐振荡器B输入端,输出电路为多谐振荡器B的输出端,并于一端上接可变电阻W2。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是由托架前的前窗式麦克风外壳及其内的橡胶减震垫圈、麦克风和托架后有平行电极片的电极板以及可与电极板接触的弹簧耳夹构成。使用时,在聋哑声感器内安装4.5V直流电源,按下电源开关,使电流导通,将耳式麦克风电极头背后的弹簧耳夹夹在耳垂前,而使前窗式麦克风朝向后,把输出插头插入输出插孔,当活动中的聋哑人背后有车辆喇叭声或呼喊声时,声音有一定强度时,经麦克风拾取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倍压整流和振荡变压器使输出极约有150V左右的电压输出,其功率很小,经电极头作用于耳垂皮肤上,产生轻微的电麻感,以达到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刺激信号,使聋哑人用感觉代替直接听觉的目的。这样设计的聋哑声感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聋哑人无法感知周围声响信号的困扰,为其工作生活带来方便。若为睡眠中的聋哑人安装本声感器,配合闹表的闹铃定时唤醒熟睡中的聋哑人,使其独自休息按时起居变为现实。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纵剖侧视图。在聋哑声感器长方形外壳(1)顶部侧壁上设有电源开关(2)声感灵敏度调节器(3)和电流强度调节器(4),侧壁设有输出插孔(5)。含三条金属线的导线(6)一端为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7),另一端为输出插头(8)。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7)呈扁圆状,在L形弯曲的托架(9)前方固定安装前窗式麦克风外壳(10)及其内的橡胶垫圈(11)、麦克风(12),托架(9)后安装有两条平行电极片的绝缘电极板(13),并在L形托架(9)的水平端安装S形弯曲的弹簧耳夹(14)的两脚。当聋哑人耳垂夹在弹簧耳夹(14)与电极板(13)中间时,使电极板(13)上两条平行的金属电极片经耳垂导电形成通路,即有微弱的电刺激作用于耳垂上令聋哑人感知。正负极的电极片及麦克风(12)分三条绝缘导线(6)合一引出。聋哑声感器的电路设置由麦克风输入电路(15)放大器(16)倍压整流电路(17)开关控制电路(18)多谐振荡电路(19)和输出电路(20)组成。麦克风输入电路(15)中4.5V直流电源串联电源开关N、电阻R4R3、可变电阻W1并于电阻R4R3中点及电源间并联麦克风(12)。放大器电路(16)中的电容C1接W1后,将拾取的声音信号耦合到晶体三极管T1的基极,其间接电阻R1之一端,晶体三极管T1致T6组成差分放大器,其中T5T6为境像恒流源,做为T3T4的有源负载,使输入极有稳定的增益;电压增益极由接成共射极组态的T7承担,其负载也使用了恒流源,开环增益主要由该极决定;T8T9T10组成互补对称射极输出,给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流;二极管D1D2串接于晶体三极管T8T10基极,以提供偏置,即末偏置在甲乙类工作状态。T3放大极与电阻R2间串接电阻R5R6R7,并于R6两端并接电容C2,电阻R8一端接T2基极,另端接T6T7放射极间。倍压整流电路(17)由二极管D3D4电容C3C4相间串接而成。开关控制电路(18)中的电阻R9接晶体三极管T11基极,作为控制电压,电阻R10接T11集电极,其发射极接入多谐振荡器之输入端,当声音信号有一定强度时,T11基极电压超过0.7V并导通,即可使多谐振荡电路(19)中晶体三极管T12和振荡变压器B开使工作。多谐振荡电路(19)中晶体三极管T12发射极与基极间接电容C5,基极与集电极分接多谐振荡器B的出入端。输出电路(20)为多谐振荡器B的输出端,并于一端接可变电阻W2。制成的聋哑声感器,麦克风(12)是采用北京737生产的MJ-2型,可变电阻W1即声感灵敏度调节器(3)为10K,W2为47K或10K即电触强度调节器(4)。电阻R1R8为3K,R2R5R6为1K,R3R4为51KR7以200Ω,R10为500Ω-1K,R9为10K。电容器C1为4.7uC3为47uC4为10uC2C5为0.033u晶体三极管T1至T10采用3DGBT11T12采用9014,二极管D1D2为2CT,D3D4为2AT。这样制成的聋哑声感器声响在95dB,f500Hz以上时良好的响应,电流强度在50-200V之间连续可调,当声源强度大于95dB时,可方便的降该机的灵敏度调整到最低值95dB位置。整机电源降至3.6V时机器仍能正常工作,静态电流小于5MA。聋哑声感器临床应用获得满意的使用效果,深受聋哑人欢迎。权利要求1.一种聋哑声感器,其特征在于该声感器是由声感器外壳(1)及其上的输出插孔(5)、电源开关(2)、声感灵敏度调节器(3)、电触强度调节器(4)、以及输出插头(8)、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7)和导线(6)构成,电路部分主要由麦克风输入电路(15)、放大器电路(16)、倍压整流电路(17)、开关控制电路(18)、多谐振荡电路(19)和输出电路(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聋哑声感器,其特征在于该声感器的麦克风输入电路(15)中,由直流电源串联电源开关N、电阻R3、R4、可变电阻W1,并于电阻R4、R3中点及电源间并联麦克风(12)。放大器电路(16)经电容C1耦合到晶体三极管T1的基极,其间接电阻R1之一端,T1至T6组成差分放大器,T8T9T10组成互补对称射极输出,二极管D1D2串接于T9T10基极,T3放大极与电阻R2之间串接电阻R5R6R7,并于R6两端并接电容C2,电阻R8一端接T2基极,另一端接T6T7发射极间;倍压整流电路(17)由二极管D3D4、电容C3C4相间串接而成;开关控制电路(18)中电阻R1接晶体三极管T11基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聋哑声感器,其特征在于该声感器是由声感器外壳(1)及其上的输出插孔(5)、电源开关(2)、声感灵敏度调节器(3)、电触强度调节器(4)、以及输出插头(8)、耳夹式麦克风电极头(7)和导线(6)构成,电路部分主要由麦克风输入电路(15)、放大器电路(16)、倍压整流电路(17)、开关控制电路(18)、多谐振荡电路(19)和输出电路(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同良宋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零七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