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线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529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现所期望的频带和衰减极,并且能够实现宽频带的滤波特性的带状线滤波器。带状线滤波器(1)至少将第1谐振线路(8C)、第2谐振线路(8A)和第3谐振线路(8B)配置在电介质基板(3)的与第1及第2侧面(3A、3B)垂直的方向。这里,第1谐振线路(8C)两端开放,第2及第3谐振器(8A、8C)一端短路、一端开放,并且与第1谐振线路(8C)的两端分别耦合。而且,第1~第3谐振线路(8A~8C)以各个谐振线路(8A~8C)的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3)的中心为基准,为对称形状,第2谐振线路(8A)和第3谐振线路(8B)借助通过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3的中心的侧面线路(4B、4E)与接地电极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介质基板上设置有带状线的带状线滤波器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公开了一种设置有U字状或S字状的带状线的滤波器。 (参照专利文献1及2)。图1表示以往的带状线滤波器的构成例子。带状线滤波器101是使用了 3个谐振 器的滤波器。3个谐振器分别由设置在电介质基板的同一主面上的线路102、103A、103B构 成。线路102是折曲成U字的形状,其两端开放。线路103A、103B是一端与接地电极105 连接的I字形状,且先端部开放。这些谐振器之间为交指(Inter-digital)耦合,在线路 103AU03B上分别连接着输入输出传送线路104A、104B。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35850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151908号公报在以往的带状线滤波器中,存在着由于元件尺寸等的要求,对带状线的线路长度 和谐振器间的耦合度的设定产生限制的情况。例如,存在着即使谐振器长度适当,但该谐振 器与其他谐振器的间隔不适当,或者即使谐振器间的间隔适当,但各个谐振器的谐振器长 度不适当的情况,因此不能得到具有所期望的频带和衰减极的滤波特性。该问题在使3阶以上的谐振器耦合的情况下较为显著,如果想要设定一组谐振器 间的耦合和谐振器长度,则对另一组谐振器间的耦合造成很大影响,导致难以满足各个谐 振器的谐振器长度和谐振器间的耦合。而且,为了使带状线滤波器宽频带化,需要使多个谐 振器之间强力耦合,这也成为制约。而且,在构成1/4波长谐振器的谐振线路的情况下,需要确保与接地电极的连接, 但用于连接的引出电极等对邻接的其他谐振器产生电磁作用,还会对其他的谐振器的耦合 或谐振器长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实现所希望的频带和衰减极,并且 能够实现宽频带的滤波特性的带状线滤波器。本专利技术的带状线滤波器具有接地电极、多个谐振线路、侧面线路和输入输出电 极,至少将第1谐振线路、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排列在电介质基板的与对置的2个 侧面垂直的方向。这里,第1谐振线路两端开放,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一端短路、一端开放, 分别与第1谐振线路的两端耦合。而且,以各个谐振线路的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 心为基准,第1 第3谐振线路成为近似对称形状,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借助通过 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面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在该构成中,由于将两端开放的谐振线路配置在电介质基板的中心,所以可以借 助通过电介质谐振器的中心面的侧面线路,将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能够在3抑制第1 第3谐振线路的电极形成面积的同时,增长第2及第3谐振线路的线路长度。而 且,由于使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的侧面线路通过中心面,所以抑制了该侧面 线路对第1谐振线路的影响,使第1谐振线路的电磁场的设定变得容易。第1谐振线路以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为中心,成为线对称形状,第2谐振 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可以通过公共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导通。该情况下,第1谐振线路 可以为U字型形状。第1谐振线路以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为基准,成为点对称形状, 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可以通过分别设置在对置的侧面上的侧面线路,与接地电极 导通。该情况下,第1谐振线路可以为S字型形状。第2谐振线路和第3谐振线路可以通过在平行于所述中心面的任意侧面上形成的 侧面线路,与输入输出电极导通。还可以具有从多个谐振线路分离的多个侧面线路,将这些侧面线路以排列方向上 的电介质基板的中心为基准,对称配置。电介质基板的上面的电极为感光性电极,电介质基板的下面及侧面的电极为非感 光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第2及第3谐振线路借助通过电介质谐振器的中心面的侧面线 路与接地电极导通,所以,可以在抑制第1 第3谐振线路的电极形成面积的同时,将第2 及第3谐振线路迂回引到侧面中央,来增长谐振器长度,而且,可抑制该侧面线路对第1谐 振线路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宽频带的滤波特性,也可以容易地实现所期望的频带和衰减 极。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以往的带状线滤波器的构成例子的图。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状线滤波器的上面侧的内观立体图。图3是该带状线滤波器的下面侧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该带状线滤波器的制造工序的图。图5是说明该带状线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例子的图。图6是说明带状线滤波器的其他构成例子的图。图7是说明带状线滤波器的其他构成例子的图。图8是说明该带状线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的例子的图。图9是说明带状线滤波器的其他构成例子的图。符号说明1、21、31、41_带状线滤波器;3-电介质基板;3A 3D-侧面;4A 4F-侧面线路;5A、5B-侧面引出电极;6A、6B-输入输出电极;7-接地电极;8Α、8Β_1/4波长 谐振线路;8C-1/2波长谐振线路;10AU0B-上面引出电极;13A 13G-线路部;19-中心 面;32-公共线路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状线滤波器的构成例子进行说明。这里表示的带状线滤波器是带通型滤波器,被使用于与4GHz以上的高频带对应的UWB通信中。图2是带状滤波器的上面侧的内观立体图,图3是该带状线滤波器的下面侧的立 体图。带状线滤波器1具有电介质基板3。基板3是由氧化钛等构成的相对介电常数约 为111的小型立方体状的陶瓷烧结基板。考虑到频率特性等,适当地设定了基板3的组成 及尺寸。并且,以提高带状线滤波器1的机械性保护和环境耐性为目的,在电介质基板3上 层积有未图示的玻璃层。在带状线滤波器1的如图2所示的侧面上,设置有侧面线路4A 4C和侧面引出 电极5A。而且,在与设置有侧面线路4A 4C的侧面3C(以下称为第3侧面)对置的侧面 3D (以下称为第4侧面)上,以与侧面线路4A 4C全等的形状设置有图3所示的侧面线路 4D 4F。在与设置有侧面引出电极5A的侧面3A(以下称为第1侧面)对置的侧面3B(以 下称为第2侧面)上,以与侧面引出电极5A全等的形状,设置有未图示的侧面引出电极5B。 其中,图中的虚线是电介质基板3的中心面。电介质基板3的下面是该带状线滤波器1的安装面,具有接地电极7和输入输出 电极6A、6B。在将该带状线滤波器1安装到安装基板时,输入输出电极6A、6B与高频率信号 输入输出端子连接。接地电极7是谐振器的接地面,与安装基板的接地电极连接。接地电极7被设置在电介质基板3的下面的近似整个面,输入输出电极6A、6B被 相互分离设置在电介质基板3的下面的没有形成接地电极7的电极非形成部。接地电极7 与侧面线路4A 4F连接。输入输出电极6A与侧面引出电极5A连接。输入输出电极6B 与侧面引出电极5B连接。这些电极是厚度约为12 μ m以上的银电极,通过利用丝网掩模或 者金属掩膜在基板3上涂覆非感光性的银糊并烧制而成。在电介质基板3的上面,设置有上面引出电极10Α、10Β、1/4波长谐振线路8A、8B 和1/2波长谐振线路8C。1/2波长谐振线路8C被设置在1/4波长谐振线路8A与1/4波长 谐振线路8B之间。这些电极是厚度约为5μπι以上的银电极,通过在基板3上涂覆感光性 银糊,经光刻工序形成图案并烧制而成。通过将这些电极制成感光性银电极,提高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状线滤波器,具有:设置在矩形平板状电介质基板的下面的接地电极;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上面的多个谐振线路;设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侧面,至少与所述接地电极连接的侧面线路;以及与所述接地电极和各个谐振线路构成的任意谐振器耦合的输入输出电极;至少将两端开放的第1谐振线路、与所述第1谐振线路的第1端耦合的一端短路且一端开放的第2谐振线路、和与所述第1谐振线路的第2端耦合的一端短路且一端开放的第3谐振线路,配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与对置的2侧面垂直的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第3谐振线路以各个谐振线路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电介质基板为基准,成为近似对称形状,借助通过各个谐振线路的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中心面的侧面线路,所述第2及第3谐振线路与所述接地电极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井泰范广嶋基晴中村聪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