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先武专利>正文

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75039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经过粉碎、混合均匀而制成:松叶9~11份、陈皮1.5~2.5份、白参0.8~1.2份、黄芩0.8~1.2份、黄柏0.8~1.2份、黄栀子1.5~2.5份、板蓝根1.5~2.5份、甘草0.2~0.4份、金银花1.5~2.5份、茵阵1.5~2.5份、黄芪3.5~4.5份、贯众1.5~2.5份、连翘0.8~1.2份、桔梗1.5~2.5份、虎杖0.8~1.2份、黄芪多糖0.3~0.5份。其对于没有感染猪蓝耳病的猪有更好的预防作用,对于患中度猪蓝耳病症状的猪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还对猪流行性感冒、猪链球菌病、猪丹毒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猪流行病防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对猪蓝耳病、猪 流行性感冒、猪链球菌病和猪丹毒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广泛流行猪蓝耳病(全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目前人们防治猪蓝耳病通常的做法是给猪打蓝耳病 毒疫苗,以及用一些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在猪蓝耳病流行的季节和地方,大 部分猪的养殖户都出现大量的猪的死忘,严重的猪的死忘率在5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了 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本发 明的药物可以有效防治猪蓝耳病,特别对于没有感染猪蓝耳病的猪提前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 有更好的预防作用,对于患中度猪蓝耳病症状的猪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还对猪流行性感 冒、猪链球菌病、猪丹毒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其原料药常见、便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药制成松叶9 11份、陈皮1. 5 2. 5份、白参0. 8 1. 2份、黄芩0. 8 1. 2份、黄柏 0. 8 1. 2份、黄桅子1. 5 2. 5份、板蓝根1. 5 2. 5份、甘草0. 2 0. 4份、金银花1. 5 2. 5份、茵阵1. 5 2. 5份、黄芪3. 5 4. 5份、黄芪多糖0. 3 0. 5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松叶10份、陈皮2份、白参1份、黄芩1份、黄 柏1份、黄桅子2份、板蓝根2份、甘草0. 3份、金银花2份、茵阵2份、黄芪4份、黄芪多糖 0.4 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松叶9份、陈皮1. 5份、白参0. 8份、黄芩0. 8 份、黄柏0. 8份、黄桅子1. 5份、板蓝根1. 5份、甘草0. 2份、金银花1. 5份、茵阵1. 5份、黄 芪3. 5份、黄芪多糖0.3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松叶11份、陈皮2. 5份、白参1. 2份、黄芩1. 2 份、黄柏1. 2份、黄桅子2. 5份、板蓝根2. 5份、甘草0. 4份、金银花2. 5份、茵阵2. 5份、黄 芪4. 5份、黄芪多糖0.5份。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贯众1. 5 2. 5 份、连翘0. 8 1. 2份、桔梗1. 5 2. 5份、虎杖0. 8 1. 2份。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下 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松叶10份、陈皮2份、白参1份、黄芩1份、黄柏1份、黄桅子2份、 板蓝根2份、甘草0. 3份、金银花2份、茵阵2份、黄芪4份、黄芪多糖0. 4份、贯众2份、连翘1份、桔梗2份、虎杖1份。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下 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松叶9份、陈皮1. 5份、白参0. 8份、黄芩0. 8份、黄柏0. 8份、黄 桅子1. 5份、板蓝根1. 5份、甘草0. 2份、金银花1. 5份、茵阵1. 5份、黄芪3. 5份、黄芪多糖 0. 3份、贯众1. 5份、连翘0. 8份、桔梗1. 5份、虎杖0. 8份。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其主要是由下 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松叶11份、陈皮2. 5份、白参1. 2份、黄芩1. 2份、黄柏1. 2份、黄 桅子2. 5份、板蓝根2. 5份、甘草0. 4份、金银花2. 5份、茵阵2. 5份、黄芪4. 5份、黄芪多糖0.5份、贯众2. 5份、连翘1. 2份、桔梗2. 5份、虎杖1. 2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 骤一、称取原料松叶9 11份、陈皮1. 5 2. 5份、白参0. 8 1. 2份、黄芩0. 8 1.2份、黄柏0. 8 1. 2份、黄桅子1. 5 2. 5份、板蓝根1. 5 2. 5份、甘草0. 2 0. 4份、 金银花1. 5 2. 5份、茵阵1. 5 2. 5份、黄芪3. 5 4. 5份、黄芪多糖0. 3 0. 5份;二、将称得的原料粉碎,混合均勻,得到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第一步称取的原料还包括贯众1. 5 2. 5份、 连翘0. 8 1. 2份、桔梗1. 5 2. 5份、虎杖0. 8 1. 2份。本专利技术用到的主要原料药的说明松叶,出自《本草经集注》;别名猪鬃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药材基源为松科 植物华山松、黄山松、马尾松、黑松、油松、云南松、红松等的针叶;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系 统有镇静作用;抗炎作用;降血脂作用;延缓衰老作用;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作用。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 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本草纲目》其至百并总是取棋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 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哪元气知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 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白参,菌类,别名裂褶菌、白花、白参冲文名白参菌;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菇 菌,菇体质韧、味道清香、鲜美爽口、营养丰富;白参(人参)通常指生晒白参;为五加科多 年草本植物人参的根;科属真菌植物门真菌裂褶菌(schizophyllqaeae)的一种食药兼用 的珍稀菇菌;据《药用真菌》等籍记载,此菌“性平,味甘,气味(根)苦、微寒、无毒;有清肝 明目、滋补强身的功效,特别对小儿盗汗、妇科疾病、神经衰弱、头昏耳鸣等症疗效明显。”从 白参菌中提取的多糖(SPG),能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对慢性细菌感染有显著的防御 效能,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其菌丝深层发酵产出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及生 物化学等方面。 贯众药名两色鳞毛蕨;分类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 (Dryopteris);国内分布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 北、四川、贵州、云南;国外分布朝鲜、日本;俗名贯众;药名两色鳞毛蕨;来源为鳞毛 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性味归经辛,苦, 寒;《新华本草纲要》根茎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 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 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黄柏,别名黄檗、元柏、檗木,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 “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 功能与主治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 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黄桅子,中文学名桅子花,又名桅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松叶9~11份、陈皮1.5~2.5份、白参0.8~1.2份、黄芩0.8~1.2份、黄柏0.8~1.2份、黄栀子1.5~2.5份、板蓝根1.5~2.5份、甘草0.2~0.4份、金银花1.5~2.5份、茵阵1.5~2.5份、黄芪3.5~4.5份、黄芪多糖0.3~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先武
申请(专利权)人:任先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