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电线短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59509 阅读:5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零件数目的增加及大型化,并能可靠地使电线彼此短路的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JC)包括用于短路的连接端子(30)和连接器外壳(40)。连接端子(30)包括多个电接触部(32)和与这些电接触部(32)连接的短路部(34)。连接器外壳(40)包括围成用来让各电线侧端子插入的端子插入空间(47)的底壁(45)等、以及用来卡止所插入的电线侧端子的矛状部件(46)。矛状部件(46)在电源侧端子到达标准的插入深度位置为止的期间,以从底壁(45)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移位,以离开该电源侧端子,并在该电源侧端子到达标准的插入深度位置时,弹性恢复至底壁(45)内。可通过该矛状部件(46)的弯曲移位确认电源侧端子的插入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joint connector)及使用该连接器的电线短路方法,该 连接器用于在汽车用线束等中以形成具有多条电线的分支电路为目的,使分别设置在所述 各电线末端的多个电线侧端子彼此短路。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4-27588号中所揭示的 连接器已为公知。该连接器包括连接端子和保持该连接端子的连接器外壳(connector housing)ο所述连接端子用以使分别设置在多条电线末端的电线侧端子彼此短路,其一体地 具有多个电接触部和连结部。所述电接触部在指定方向上排列,并通过所述连结部相互连 结。电线侧端子可与各电接触部接触,通过这种接触,所有的电线侧端子通过所述连接端子 而相互短路。在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可弯曲支撑片。这些可弯曲支撑片从所述连 接器外壳的外壁的内侧面向内侧延伸,并作为将所述各电线侧端子卡止在该电线侧端子与 电接触部相接触的位置的端子卡止片而发挥功能。然而,该连接器存在检查方面的问题。为了使用该连接器可靠地使电线彼此短路, 需要检查插入该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内的各电线侧端子的插入状态,但该连接器的连接端 子位于该连接器外壳内的深处,从连接器外部难以判断各电线侧端子是否已插入到与该连 接端子完全嵌合的位置。以往,是通过在所述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所谓的定位器(retainer)来进行此判断。 该定位器在所述连接器外壳上被设置成可以在允许电线侧端子向所述连接器外壳内插入 的临时卡止位置和用于将已完成插入的电线侧端子二次卡止的正式卡止位置之间移动,, 只有在电线侧端子被插入该连接器外壳内到达标准位置的状态下,该定位器才可从所述临 时卡止位置移位至所述正式卡止位置。但是,添加该定位器会增加连接器的零件数目,而且 也会使该连接器的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使所述 电线彼此短路的方法,该连接器可避免零件数目的增加及大型化,并能可靠地使分别设置 在多条电线末端的多个电线侧端子彼此电短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连接器包括通过与所述各电线侧端子以共同的方式连接而使这 些电线侧端子彼此短路的连接端子;以及通过绝缘材料而成形,在容纳所述连接端子的状 态下保持所述连接端子的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端子一体地包括具有可与所述各电线侧端 子接触的形状且在指定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接触部、以及沿着这些电接触部的排列方向延 伸且与各电接触部连接的短路部。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围成可让所述各电线侧端子插入以4便与该连接器外壳内的连接端子的各电接触部接触的端子插入空间的主体壁,该主体壁上 形成有具有能够与插入所述端子插入空间而与所述电接触部接触的电线侧端子卡合的卡 止部的多个端子卡止片。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第1个方面的连接器中,所述端子卡止片具有可弯曲移位的形状, 以便从所述电线侧端子向与其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且在所述端子插入空间的相反侧的方 向退离,并且对该端子卡止片的位置进行设定,使得在所述电线侧端子到达所述端子插入 空间内的标准的插入深度位置之前,该端子卡止片受到该电线侧端子的按压而弯曲移位以 便从所述主体壁向外侧突出,当所述电线侧端子到达所述标准的插入深度位置时,该电线 侧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并且该端子卡止片利用其弹性恢复力而缩回到所述主体壁 内。另一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2个方面的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外壳中形成有作为允许 所述端子卡止片弯曲移位的空间并可让用于检测该弯曲移位的夹具插入的夹具插入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所述第1连接器或所述第2连接器,使在末端分别设置有 电线侧端子的多条电线彼此电短路的方法,包括通过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分别插入所述连 接器的连接器外壳所形成的端子插入空间,让所述电线侧端子与该电线侧端子所对应的电 接触部接触,从而使电线彼此短路的短路工序;以及在所述电线侧端子的插入操作结束之 后,检测所述端子卡止片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主体壁突出的状态,基于该检测结果判断与 该端子卡止片对应的电线侧端子的插入情况的优劣的检查工序。根据该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形成于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端子卡止片的弯曲移位,可 避免该连接器的零件数目的增加及大型化,并且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判断电线侧端子向该连 接器的该连接器外壳内的插入状态。这使得使用该连接器的电线彼此短路较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所述连接器的仰视图。图3是所述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侧的侧视图。图4是所述连接器的电线侧端子插入侧的侧视图。图5是所述连接器中所含的矛状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7是表示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的途中的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8是表示电线侧端子已插入所述连接器的状态的正视剖面图。图9是表示用于检查所述连接器中的电线侧端子插入状态的检查装置的示例的 主视剖面图。图10是表示将电线侧端子未完全插入的连接器插入所述检查装置壳体的状态的 主视剖面图。图11是表示将电线侧端子已完全插入的连接器插入所述检查装置壳体的状态的 主视剖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主视剖面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仰视图。5图14是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侧的侧视图。图15是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电线侧端子插入侧的侧视图。图16是表示电线侧端子插入图12所示的连接器之前的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17是表示电线侧端子插入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途中的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18是表示电线侧端子已插入图12所示的连接器的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19是表示用于检查图12所示的连接器中的电线侧端子插入状态的检查装置的 示例的主视剖面图。图20是表示将电线侧端子未完全插入的连接器插入图19所示的检查装置壳体的 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21是表示将电线侧端子已完全插入的连接器插入图19所示的检查装置壳体的 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连接器JC。该连接器JC用于使分 别设置在图6至图8所示的多条(在该实施例中为4条)电线10的末端的电线侧端子20 彼此短路。所述各电线10包括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绝缘被覆(insulatingsheath),在通过 去除该绝缘涂层的末端而露出的导体的末端压接有所述电线侧端子20。该实施例所涉及的电线侧端子20是通过对单一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的,在轴方向的前后具有雌型的电接触部22和电线压接部24。所述电接触部22包括中空棱柱状的主体、以及被设置成可在该主体内弯曲的接 触弹簧片26,被卡止片28从所述主体的下面向斜后方突出。该被卡止片28构成如下所述 在连接器JC的连接器外壳40 —侧被卡止的被卡止部。所述电线压接部24在前后具有如图6所示的导体套管(barrel) 24a和绝缘套管 24b。导体套管24a形成在端子宽度方向的两侧,通过以搂住所述电线10的导体末端的姿 势压接于该导体而与该导体电连接。所述绝缘套管24b也形成在端子宽度方向的两侧,在 比所述导体套管24a更靠后侧的位置以搂住所述电线10的绝缘被覆的姿势压接于该电线 10。所述连接器JC包括图1及图2所示的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用于使分别设置在多条电线末端的多个电线侧端子彼此电短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通过与所述各电线侧端子以共同的方式连接使所述电线侧端子彼此短路;和连接器外壳,由绝缘材料形成,在容纳所述连接端子的状态下保持所述连接端子,其中,所述连接端子一体地包括:具有可与所述各电线侧端子接触的形状且在指定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电接触部;以及沿着所述电接触部的排列方向延伸且与各电接触部连接的短路部,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主体壁,该主体壁围绕可让所述各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与该连接器外壳内的连接端子的各电接触部接触的端子插入空间,该主体壁上形成有具有插入至所述端子插入空间内而与所述电接触部接触的电线侧端子能够卡合的卡止部的多个端子卡止片,所述端子卡止片具有可弯曲移位的形状,以便从所述电线侧端子向与其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且向与所述端子插入空间相反一侧的方向退离,所述端子卡止片的位置被设为:在所述电线侧端子到达所述端子插入空间内的标准的插入深度位置之前,该端子卡止片受到该电线侧端子的按压而弯曲移位以便从所述主体壁向外侧突出;当所述电线侧端子到达所述标准的插入深度位置时,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电连接,并且该端子卡止片利用其弹性恢复力而缩回到所述主体壁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康雄平井宏树田中徹儿玉川达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