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心脏间隔缺损封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903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封闭器,它包括一扩张导管,一在扩张导管内套装的顶塞导管,一贯穿于顶塞导管内的导引钢丝,以及安装在顶塞导管前端的网状支架。网状支架是由镍钛记忆合金钢丝编制成的双碟状自膨式网状支架,网状支架内衬有具阀门作用的弹性泡沫塑料片,其截面中央穿置顶塞导管的较细部位,顶塞导管的较粗部位固定或推送网状支架。网状支架可自行膨胀扩张后成双碟状弹性结构,能牢固地固定在缺损部位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闭器通过介入的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其操作安全、简单,疗效可靠,费用明显低于手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涉及对于先天性心脏病例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封闭治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封闭器
技术介绍
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中较高,需开胸体外循环下进行修补手术,其风险大,恢复慢,费用较高。目前对于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治疗,国内外主要还是体外循环下开胸手术治疗,国外已经有房间隔缺损(ASD)的介入堵闭装置,主要应用蘑菇形堵闭器(Amplatzer)堵闭房间隔缺损(ASD),但其应用较局限,一般仅适用于卵圆孔型房间隔缺损,且操作复杂,仍在临床试验中,对于中国病人来说,其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心脏间隔缺损封闭器,它可以非开胸进行堵闭,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开胸手术、风险较大、费用较高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封闭器,它包括一扩张导管,一在扩张导管内套装的顶塞导管,一贯穿于顶塞导管内的导引钢丝,以及安装在顶塞导管前端的网状支架,所述网状支架是由镍钛记忆合金钢丝编制成的双碟状自膨式网状支架,网状支架内衬有具阀门作用的弹性泡沫塑料片,其截面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脏间隔缺损封闭器,它包括一扩张导管,一在扩张导管内套装的顶塞导管,一贯穿于顶塞导管内的导引钢丝,以及安装在顶塞导管前端的网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支架是由镍钛记忆合金钢丝编制成的双碟状自膨式网状支架,网状支架内衬有具阀门作用的弹性泡沫塑料片,其截面中央穿置顶塞导管的较细部位,顶塞导管的较粗部位固定或推送网状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武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