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发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893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挠性发光体,其具有挠性,可以抑制消耗电力,寿命长,且可小型化。一种挠性发光体,其是在具有挠性的片板状基板上设置有配线的挠性基板上配置发光元件、用软性树脂灌封成板状而成的发光体,上述发光元件在挠性基板的一面侧的上端部以规定的间距配置成一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发光二极管的照明用或者显示用装置 的技术,特别地,该技术抑制消耗电力,寿命长,还不受配置 照明的空间的限制,可在所有场所使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照明用光源,改变使用灯泡等而使用发光二极管(LED)。该发光二极管由于消耗电力少、另外寿命也长,所以作为 各种照明用光源或者作为信号机等显示用光源而被使用。另外,近年来,随着蓝色LED的开发和普及,利用红、蓝、 绿的三原色作为各种照明和公告牌等的显示用光源而被使用。另外,还提出了排列多个这些发光二极管,采用树脂进行 涂敷而成的照明用、显示用光源。作为这样的一例,例如,将发光芯片装设于挠性配线板上, 用具用柔软性、透光性的树脂密封该发光芯片及挠性配线板(例 如,专利文献l)。另外,还提出了在用于排列多个LED芯片的排列部上设置 的一个LED芯片的设置部位和其他LED芯片的设置部位之间, 形成有为了避开设置部位而4吏排列部弯曲的切口部等(例如, 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9-50253专利文献2:曰本特开2004-103993但是,上述以往的发光体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发光二极管 安装在其基板的一面侧的中央,所以只有基板宽度程度的配置面积,如果只有极小的空间的场所则无法有效地配置,限制了 其可使用的用途和场所。另外,以往,由于灌封树脂使用了半透明的物质,所以存 在透光差,亮度也降低的问题。另外,和以往一样,在基板的中央部配置发光元件,使其 从l个面发光的情况下,发光元件上的树脂的厚度依赖于灌封 树脂的厚度。因此,即使欲将该树脂的厚度超出必要地做薄, 进一步提高透光性,也会受到来自灌封强度等的限制。另外,在以往的技术中,欲根据配置场所等而调整发光体 的长度时,则需要预先做出与其空间匹配的长度的发光体。因 此,在现场等进行发光体的安装的时候,即使在当时欲做成所 期望的长度,也无法对其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挠性发光体,该挠性发光体为挠性,可以抑制消耗电力,寿 命长,且可小型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挠性发光体是.在设置有配线而成的挠性基板上以^L定的间距配置发光元 件、用软性树脂覆盖上述挠性基板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上 述发光体由多个发光组件组成一组而构成一个单元,能在各单 元之间被切断为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的挠性发光体是将发光元 件配置于设置有配线而成的挠性基板上,用软性树脂灌封成板 状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以规定的间距在上述 挠性基板的一端部侧配置成一列,使上述板状的灌封树脂的厚 度方向具有指向性。由此,由于发光体从端部侧发光,配置时将基板竖起来配 置,所以可以不受基板面积的限制,实现小型化,在更狭窄的 场所也不受空间等的限制,可有效地利用。也可以将上述软性树脂做成中空的管状,通过将上述挠性 基板插入于上述管状的软性树脂中而密封,从而覆盖上述挠性 基板。另外,树脂也可由透明的聚氨酯树脂构成。这样,由于使 用聚氨酯树脂,因此不产生挥发物,特别是粘接力及防水性优 良,从而可以在维持基板的性质以及性能的状态下模制作品,也可以提高亮度。此外,树脂不限于聚氨酯树脂,硅等也可以。 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发光组件组成一组构成一个单元,在各单元间配置电极零件,构成可切断该电极零件的结构。上述电极零件也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为了与外部电源连接的配线线束的孔。由此,可以获得所希望的长度的发光体。另外,可以将切断了的零件作为与外部电源连接的零件使用,可以谋求提高作业效率。另外,上述发光元件也可以,文成侧-沈(side view )型发光元件。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挠性的、抑制消耗电力,寿命 长,且小型化的照明用或者显示用装置。由此,可以在所有相关的照明上容易地适用,可以最大限 度的发挥结构上、空间上、视觉上的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本实施方式的发光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发光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发光体的后视图。图4是示意表示发光元件的连接的图。图5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体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发光元件4配线5电才及零件6灌封部60树脂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将本专利技术应用在发光体上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l是本实施方式的挠性发光体的立体图。在图1及图2中, 发光体包括基板1和安装于基板1上的发光元件2、用于模制作 品这些基一反l及发光元件2的软性树脂部6。基板1是由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构成的具 有挠性的基板,形成为较薄的板状。该基板1上配置有发光元件2,该发光元件2沿着基板1的如 图所示的侧面侧的上端部大致等间距地配置成一列。由此,如 图2所示,基板l的侧面侧(一端部侧)上配置有一列发光元件 2。该发光元件2是,在本例中使用由氮化镓(GaN)构成的侧 视型的元件,通过通电而在灌封树脂的厚度方向(图示上方) 具有指向性的白色LED。此外,发光色并不限于白色,例如蓝色发光二极管也可以。 另外,3个发光元件2构成一组单元,各单元的分界线上各 自上下并列安装有2个电极零件5。图示上侧的电极零件5与正 电极侧电连接,下侧的电极零件5与负电极侧电连接。7电极零件5由铜等导电体构成薄板形状。如图所示,该电极零件5左右形成有2个通孔,可以将外部电源的配线连接于 此。另外,可以用剪刀、钳子等切断工具从图示的虚线部将该 电极零件5切断,从而获得所期望的长度的发光体。例如,可 以将原来2m的发光体l从中途切断,从而成为lm、 50cm、 80cm 等所期望的长度。另外,基板l的两面设有用于将发光元件2电连接的配线4、 9。该配线4、 9可以通过铜的薄膜印刷(thin-film printing) 形成。如图2所示,该配线4的打印是在其侧面侧为了将各发光元 件2串联地连^^妄,设有一个极(例如,)的配线,图3所示 的其背面侧的配线9上设有另 一个极(例如,-极)的配线。 另外,各个发光元件2和配线4之间通过焊锡3电连接。 另外,在本例中,由于设想将3个发光元件2作为一组而构 成单元,因此为了将l个单元内的两端部的发光元件2连接而形 成有配线4。由此,如图4所示,各个发光元件2成为串联连接的状态 另外,如图3所示,在背面,发光元件2之间连接有电阻10。 另外,配线4的端部连4妻有电极零件5,从基4反1的端部的电极零件连接有向外部电源延伸的配线线束7、 8,由此,成为与外部直流电源通电。用于模制作品基板1的树脂部6形成为将基板1的侧面侧和背面侧覆盖的板状。该树脂部6由透明的软性聚氨酯树脂形成。因此,树脂6本身具有光泽,柔软性、抗药品性、防水性优良。如图2及图3所示,该树脂部6为了完全覆盖基板l,其宽度大于基板l。在使用这样构成的发光体的时候,由于通过在将配线线束7、 8与外部直流电源连接的状态下通电(本例中DC12V、 20mA),通过配线4及9对发光元件2通电,因而使发光元件2 发光,发出的光透过树脂部6的上端部等发挥作为照明、显示 体的功能。另外,在该过程中,发光体在板状的基板1及树脂6 的厚度方向(图示上方)具有指向性,在本例中,发光元件2 的光扩散角度是120度。另外,发光体2上的树脂的厚度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挠性发光体,其是在设有配线的挠性基板上以规定的间距配置发光元件、利用软性树脂覆盖上述挠性基板而成的发光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体以多个发光元件组成一组而构成一个单元,能在各单元间被切断为所期望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珍换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康天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