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加工方法及冲压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5820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成形明确的特征线的冲压加工装置。冲压加工装置(110)成形具有特征线的成形件。冲压加工装置(110)包括:夹持钢板(112)而配置的上模(138)及下模(152);使该上模(138)相对于下模(152)进退的上模机构(118);夹持钢板(112)并施加防皱压力的第一保持架(142)及第二保持架(144);控制上模机构(118)及第二保持架(142)的控制部(116)。上模(138)在成形件的特征线上分割为第一上模(148)及第二上模(158)。控制部(116)使基于第一保持架(142)的防皱压力比基于第二保持架(144)的防皱压力大,利用第二上模(158)冲压成形钢板(112),然后,利用第一上模(148)成形钢板(1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加工方法及沖压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车辆的外板等通过冲压成形薄板状的工件而形成(参照 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1所示的冲压方法及冲压装置,利用压坯料 环夹持工件的端部,对工件施加防皱压力。然后,使上模下降,通过利用 该上模和下模冲压工件而进行冲压成形。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昭63-194826号公报。但是,有在上述车辆的外板表面形成特征线的情况。特征线是指在车 辆的外板等成形件的表面形成的设计上重要的棱线。这种棱线通过在上模 设置槽状部,在下模设置与该槽状部对置的突状部,并利用所述上模和下 模冲压工件,将槽状部转印在工件上而形成。但是,在利用这种上模和下模冲压工件之际,工件从特征线的两侧流 入,而由于模具的形状使得从特征线两侧的流入量不同,导致特征线的位 置偏移,其结果,存在特征线不明确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车辆的外板中的例如嵌合门的凸缘部为以凹入角状形成 的部分。但是,由于形成为这种凹入角状的部分通过放边成形工件来形成, 所以有在冲压成形时产生拉伸应力集中,而在成形件产生裂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成形时的不良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加工装置,其成形具有特征线的成形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模及第二模,其隔着工件配置; 进退机构,其使所述第一模相对于所述第二模进退; 保持架,其夹持所述工件并施加防皱压力; 控制单元,其对所述进退机构及所 述保持架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模在所述成形件的特征线上被分割为第一板模及第二板模, 所述保持架配置在所述第一板模侧及所述第二板模侧, 所述控制单元使基于所述第一板模侧的保持架的防皱压力比基于所述第二板模侧的保持架的防皱压力大 ,利用所述第二板模冲压成形所述工件,然后,利用所述第一板模成形所述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真吾回秀夫高桥圣次永井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