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平衡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起重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51996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合平衡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起重机,针对现有平衡重装置无法实现前后方向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组合平衡重装置包括平衡重本体、两个水平滑轨、平衡重支架、两个垂直油缸和两个水平油缸;其中,垂直油缸通过两个垂直油缸固定于所述平衡重支架上,所述平衡重支架在两个水平油缸的作用下可沿固定设置在转台尾部两侧的水平滑轨前后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平衡重本体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向后滑移可有效提高起重机在大臂长、大幅度工况下的整机稳定性;向前滑移能减少整车的长度,使起重机布置紧凑;同时,在弯道行驶时具有较小的转弯直径,大大提高了起重机的行驶性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平衡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机均配备有平衡重,在吊重过程中起到反向杠杆的作用,以防止吊重过程中起重机倾翻的事故发生。轮式起重机所采用的平衡重大体有两种方式固定式平衡重和组合式平衡重。相比于固定式平衡重,组合式平衡重是由独立的几块平衡重体组成,在组合成不同的重量时,厚度各不相同,每一种组合都需要相对定位、固定,以保证平衡重安全可靠地使用,进而发挥在大幅度起重臂下的吊重性能。随着大吨位起重机的开发,整车要求越来越紧凑,起重机在大臂长、大幅度下的整机稳定性下降明显。现有的自顶式平衡重装置解决了上述起重臂在大幅度下的吊重性能下降的问题。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现有自顶式平衡重装置结构及安装过程。自顶式平衡重装置主要由多块配重块和垂直设置的提升缸组成,其中,配重块分为上、下两组,上组配重块与缸体固连并可随缸体一同升降,下组配重块与缸杆固连并可随缸杆一同升降。安装时,如图la所示,将自顶式平衡重装置置于车架上,调整转台使车体转台尾部至与平衡重相对的安装位置;如图lb所示,压力介质作用于提升缸无杆腔,上组配重块随釭体一起提升,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平衡重装置,包括: 平衡重本体,设置在车体转台尾部的下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水平滑轨,分别固定设置在车体转台尾部的左、右两侧壁上; 平衡重支架,其上表面上开有倒“T”形槽,所述倒“T”形槽两侧的上侧槽壁 分别与所述两个水平滑轨上表面相抵形成滑动副; 两个垂直油缸,分别置于车体转台尾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垂直油缸的缸杆下端部分别与所述平衡重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两个垂直油缸的其缸体分别与平衡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垂直油缸的有杆腔/无杆 腔进油,用于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升/降; 两个水平油缸,分别设置在车体转台尾部的左、右两侧,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平衡重装置,包括平衡重本体,设置在车体转台尾部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水平滑轨,分别固定设置在车体转台尾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平衡重支架,其上表面上开有倒“T”形槽,所述倒“T”形槽两侧的上侧槽壁分别与所述两个水平滑轨上表面相抵形成滑动副;两个垂直油缸,分别置于车体转台尾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垂直油缸的缸杆下端部分别与所述平衡重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两个垂直油缸的其缸体分别与平衡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垂直油缸的有杆腔/无杆腔进油,用于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升/降;两个水平油缸,分别设置在车体转台尾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水平油缸的缸杆分别与车体转台尾部铰接,且其缸体分别与平衡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水平油缸的无杆腔/有杆腔进油,用于所述平衡重本体的伸出/收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平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 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块平衡重,每个所述平衡重的左、右两侧对称 设置有上小下大的台阶孔,所述若干块平衡重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为一 体;两个下端分别设有底托的立柱,所述两个立柱分别自下而上/人所述若干 块平衡重两侧的台阶孔中穿出,且所述两个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垂直 油缸的缸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立柱下端底托的上表面与底部的所述平衡重上台阶孔的台阶面相抵。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平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增海张海燕张正得赵庆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