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3’位羟基和5’位羟基被硅保护基保护的核糖核酸衍生物,在核糖的2’位羟基导入下述取代基(I)的方法。 式(I)中,WG1表示吸电子基团。 作为WG1的吸电子基团,可例举例如氰基、硝基、烷基磺酰基、芳基磺酰基、卤素。其中优选氰基。 作为WG1的烷基磺酰基的烷基部分,可例举例如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数1~5的烷基。具体可例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 作为WG1的芳基磺酰基的芳基部分,可例举例如碳数6~12的芳基。具体可例举例如苯基、1-萘基、2-萘基、联苯基。该芳基可被取代,作为该取代基,可例举例如卤素、烷基、烷氧基、氰基、硝基,它们可在任意位置取代有1~3个。 作为WG1的卤素,可例举例如氟、氯、溴、碘。 作为WG1的芳基的取代基的卤素及烷基,可例举与所述卤素及烷基同样的基团。作为WG1的芳基的取代基的烷氧基,可例举例如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碳数1~4的烷氧基。具体可例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其中优选碳数1~ ...
【技术保护点】
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以下的通式(2)表示的单缩硫醛化合物与以下的通式(1)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反应而制造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方法中,在酸存在下,用碘作为将单缩硫醛化合物(2)的硫原子卤化的试剂, *** 式(1)、(2)及(3)中,Bz表示可具有保护基的核酸碱基,WG↑[1]表示吸电子基团,R↑[3]表示烷基或芳基,A表示以下的通式(4a)或(4b)表示的硅取代基, *** 式(4a)及(4 b)中,R↑[6]表示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8-2 210439/20061.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以下的通式(2)表示的单缩硫醛化合物与以下的通式(1)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反应而制造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方法中,在酸存在下,用碘作为将单缩硫醛化合物(2)的硫原子卤化的试剂,式(1)、(2)及(3)中,Bz表示可具有保护基的核酸碱基,WG1表示吸电子基团,R3表示烷基或芳基,A表示以下的通式(4a)或(4b)表示的硅取代基,式(4a)及(4b)中,R6表示烷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酸为甲磺酸或三氟甲磺酸和甲磺酸的混合酸。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R3为甲基。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WG1为氰基。5.以下的通式(A)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式(A)中,Bz表示可具有保护基的核酸碱基,R2a、R2b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表示R2a、R2b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的5~6元的饱和氨基环基,该饱和氨基环基除了氮原子以外可具有1个作为成环原子的氧原子或硫原子,WG1、WG2相同或不同,表示吸电子基团,R1表示以下的通式(5)表示的取代基,式(5)中,R11、R12、R13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烷氧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在使以下的通式(2)表示的单缩硫醛化合物与以下的通式(1)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反应而制造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工序中,在酸存在下,通过用碘作为将单缩硫醛化合物(2)的硫原子卤化的试剂来制造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式(1)、(2)及(3)中,Bz表示可具有保护基的核酸碱基,WG1表示吸电子基团,R3表示烷基或芳基,A表示以下的通式(4a)或(4b)表示的硅取代基,式(4a)及(4b)中,R6表示烷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酸为甲磺酸或三氟甲磺酸和甲磺酸的混合酸。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R3为甲基。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WG1为氰基。9.以下的通式(A)表示的亚磷酰胺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式(A)中,Bz表示可具有保护基的核酸碱基,R2a、R2b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表示R2a、R2b与邻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的5~6元的饱和氨基环基,该饱和氨基环基除了氮原子以外可具有1个作为成环原子的氧原子或硫原子,WG1、WG2相同或不同,表示吸电子基团,R1表示以下的通式(5)表示的取代基,式(5)中,R11、R12、R13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烷氧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d步骤a在使以下的通式(2)表示的单缩硫醛化合物与以下的通式(1)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反应而制造以下的通式(3)表示的核糖核酸衍生物的工序中,在酸存在下,通过用碘作为将单缩硫醛化合物(2)的硫原子卤化的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英俊,植竹弘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新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