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状物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58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设于净化间内的卷状物输送装置中,防止尘埃向卷状物的附着。为 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状物输送装置,其从形成于圆筒形输送 辊的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一边使卷状物浮起一边进行输 送,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卷状物时所述输送辊的卷缠卷状物一侧的相反侧 设置遮风板,相对于净化间的空气流动方向,大致垂直地设置所述输送辊 的输送面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巻状物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尤其是涉及应用空气压力以 非接触方式输送巻状物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应用空气压力以非接触方式输送巻状物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如专利文献1 6中公开的那样,提案有各种方式,这些都是以完全的非接触状态输送巻状物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装置中,在该变巻状物 行进方向的圆弧状的输送面上形成多个空气喷出孔,通过从该空气喷出孔 喷出压縮空气使巻状物浮起而进行输送。而且,在该装置中,为了使从空 气喷出孔喷出的空气的压力分布均匀化,在输送面的前后位置设置有与输送面相连的导向板。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中,在上述构成的 输送面的前后位置设置有阻止从空气喷出孔喷出的空气的部件,在专利文 献3中公开的装置中,在输送面的前后位置设置有对从空气喷出口喷出的 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装置中,在上述 输送面的两侧位置设置有输送板。另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装置中, 为了使从空气喷出口喷出的空气的压力分布均匀化,在形成有多个空气喷 出口的输送面的表面沿巻状物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缝隙,此外,在专 利文献6中公开的装置中,以弯曲状态支承巻状物。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 6中记载的以完全非接触状态输送巻状物 的装置存在如下缺点,容易受到空气压力的变化或巻状物的输送张力的变 化的影响,从而使巻状物的浮起量容易变化。而且,因此而存在如下缺点, 使巻状物产生蛇形曲折及偏斜,产生输送速度不均匀,使巻状物与输送面 接触而损伤巻状物表面。此外,这些方法还存在无法在精密涂敷工序的前 后使用等限制可使用场所的缺点。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在专利文献7 中公开有一种巻状物输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形成于输送面的喷4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而使巻状物浮起, 一边由边缘辊支承被浮起输送 的巻状物的两缘部, 一边进行输送。此外,作为能够防止巻状物的巻曲并 稳定地进行浮起输送的装置,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有在气体吹出面宽度方 向端部的上部设置气体吹出箱的无接触浮起输送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9305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 — 20305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2—16716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3—22505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163252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8—245028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1 —106402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5 — 317792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7及8中公开的输送装置无法解决如下问题,艮口, 由于输送张力的变化或浮起空气压力的变化,而使由于巻状物与输送面接 触产生的尘埃附着于巻状物,尤其是,在净化间内设置该装置的情况下存 在如下问题,由于用于使巻状物浮起的空气从输送装置下部泄漏,因此使 净化间的气流紊乱,使净化间内的净化度降低。图l表示上述专利文献7中公开的圆筒状的输送面设置了空气喷出孔 的气浮辊的立体图。巻状物输送装置的气浮辊由在表面设置有喷出孔的外 筒ll、内筒12、未图示的边缘辊构成,从内筒12供给的压縮空气从设置 于外筒ll的空气喷出孔喷出,由此,能够将巻缠于气浮辊的外筒11的未 图示的巻状物浮起并输送。此外,在气浮辊接近设置有接近辊13,能够顺 畅地进行巻状物的输送。图2是表示该气浮辊的剖面的空气流动状态的说明图。巻状物15通 过气浮辊的边缘辊14接触或接近,利用从气浮辊的内筒12供给且从设置 于外筒11的喷出孔喷出的空气浮起并输送。在外筒11上遍及圆筒形的表 面整个面设置有喷出孔,图中,由于在上方向有巻状物15,因此在图中空 气向下方向流动。该向下方向流出的空气使净化间内的气流产生紊乱,使 尘埃附着于巻状物15上。此外,由于巻状物15也存在于与图面平行的面 上,因此,流出的空气在图中向下方向成为强烈的气流而流出。由于这样产生的气流,如图2所示,周围的空气被吸引(喷射效果),由此产生引 导风,在巻状物和输送装置的接触面产生的尘埃通过引导风移动,附着在 巻状物15的涂敷面侧(巻状物的浮起面侧)。此外,在通常的下流式净化间中,从上向下流动的气流的风量或风速 为一定,不会产生气流的涡流等,但如上所述,只在特定区域产生强烈的 气流时,发生气流的涡流等,由此,尘埃会积存于特定的区域,积存的尘 埃被巻起,从而使净化间内的净化度降低,并且,在巻状物15表面附着 尘埃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其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装置及输 送方法,能够尽量地降低对净化间的气流流动造成的影响,能够尽量地防 止在巻状物上附着尘埃,并且防止净化间内的净化度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装置,从形成于圆筒形输送辊 的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 一边使巻状物浮起一边进行输 送,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巻状物时所述输送辊的巻缠巻状物一侧的相反侧 设置有遮风板。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巻状物输送装置设置于净化间内。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装 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净化间的空气流动方向大致垂直地设置所述 输送辊的输送面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在第一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风板设置在离开所述输送辊10 (mm) 以上、100 (mm)以下距离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在第一 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 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形成于所述输送辊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 缝隙喷出的空气通过所述遮风板而朝向巻状物宽度的两端的方向流动。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在第一 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 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风板在巻状物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6巻状物的宽度更窄。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方法,从形成于圆筒形输送辊的 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 一边使巻状物浮起一边进行输送, 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巻状物时所述输送辊的巻缠巻状物一侧的相反侧设置 遮风板, 一边从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一边进行输送。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输送辊设置于净化间内,相对于所述净化间的空气流动方向 大致垂直地设置所述输送辊的输送面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在第七或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状物输送方 法,其特征在于,从形成于所述输送辊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的 空气通过所述遮风板而朝向巻状物宽度的两端的方向流动。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在第七 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巻 状物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风板在巻状物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 巻状物的宽度更窄。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具有如下效果, 即,即使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置于净化间内,也能够减少对净化间内的气流 流动造成的影响,能够尽量地防止在巻状物上附着尘埃,并且,防止净化 间内的净化度的降低。此外,即使在将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置于净化间以外的 场所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巻状物上附着的尘埃。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巻状物输送装置的气浮辊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的巻状物输送装置的气浮辊的与巻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状物输送装置,从形成于圆筒形输送辊的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一边使卷状物浮起一边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 在输送卷状物时所述输送辊的卷缠卷状物一侧的相反侧设置有遮风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26 JP 261382/20061、一种卷状物输送装置,从形成于圆筒形输送辊的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空气,一边使卷状物浮起一边进行输送,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卷状物时所述输送辊的卷缠卷状物一侧的相反侧设置有遮风板。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巻状物输送装置设置于净化间内。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 所述净化间的空气流动方向大致垂直地设置所述输送辊的输送面的一部 分。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风板设置在离开所述输送辊10 (mm)以上、100 (mm)以下距离的位置。5、 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巻状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形成于所述输送辊输送面的喷出孔或喷出缝隙喷出的空气利用所述遮风板而朝向巻状物宽度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昌孝小桥创一菊地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