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的热处理方法、机械零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机械零部件,尤其特定地 涉及包括对由含有3. 75质量%以上的铬的钢构成的被处理物进行氮化的工序的钢的热处 理方法、由含有3. 75质量%以上的铬的钢构成且表层部经过氮化处理的机械零部件及其 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由钢构成的零部件的表层部的强度,有时进行钢的氮化处理。作为现有 的钢的氮化处理方法,代表性的有通过在包含氨等作为氮源的气体的气氛中对钢加热而使 氮侵入钢的表层部的气体软氮化处理。但是,铬含量高的钢、例如含有3. 75质量%以上的 铬的钢的表层部形成有化学性质稳定的氧化膜。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即使对铬含量高的 钢实施上述软氮化处理,氮也无法侵入钢的表层部,钢不被氮化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如下处理方法,即将由钢构成的被处理物配置在经减压的炉 内,在向该炉内导入包含作为氮源的气体的气体的条件下使被处理物和例如炉壁等与被处 理物相对地配置的构件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产生辉光放电,使氮侵入构成被处理物的钢 的表层部的处理(等离子体氮化处理)(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2-57675号公报(专利 文献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钢淬火硬化的工序,该钢是含有0.77质量%以上0.85质量%以下的碳、0.01质量%以上0.25质量%以下的硅、0.01质量%以上0.35质量%以下的锰、0.01质量%以上0.15质量%以下的镍、3.75质量%以上4.25质量%以下的铬、4质量%以上4.5质量%以下的钼、0.9质量%以上1.1质量%以下的钒、剩余部分由铁和杂质构成的钢;对经淬火硬化的所述钢进行等离子体氮化的工序;以及将经等离子体氮化的所述钢保持于300℃以上480℃以下的扩散温度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1-14 2007-295892;JP 2007-11-30 2007-31036一种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钢淬火硬化的工序,该钢是含有0.77质量%以上0.85质量%以下的碳、0.01质量%以上0.25质量%以下的硅、0.01质量%以上0.35质量%以下的锰、0.01质量%以上0.15质量%以下的镍、3.75质量%以上4.25质量%以下的铬、4质量%以上4.5质量%以下的钼、0.9质量%以上1.1质量%以下的钒、剩余部分由铁和杂质构成的钢;对经淬火硬化的所述钢进行等离子体氮化的工序;以及将经等离子体氮化的所述钢保持于300℃以上480℃以下的扩散温度的工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温度在430°C以下。3.一种机械零部件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力,八木田和宽,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